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增强民办高校的办学竞争力,形成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文章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探讨了不同于公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方案,其中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培养计划中增加实践环节模块和职业课模块,根据实用性、联系与整合、时代感等原则优化课程内容。实行“活动教学法”等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及增强人文教育,培养自己的校园文化等改革理念。  相似文献   

2.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文章以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必要性,国内外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应用型创新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等进行论述,提出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以高校为主体,并偏重于理论教学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对此,高校应当主动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具有积极意义,应科学制定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具体实践措施,如企业参与制定培养计划、校企联合建立实习基地、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教学及加强校企双方人员的交流等。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行之有效,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王月明 《四川建筑》2004,24(2):34-34
在高等院校中实行完全学分制,这在西方国家早已采用和实现,在我国这是迈入新世纪以来才刚刚启动的一项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要实行完全学分制,必须要有一整套配套措施,它依赖于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即一方面依赖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化,另一方面依赖于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支持,还依赖于高等院校的后勤实行完全的社会化和成教、普教的并轨,并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结合湖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提出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共赢的合作机制,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推进和完善实践教学信息化改革,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法,以期为同类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在满足基本要求基础上,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将层次不同的学生培养成为创新人才.文章针对土木工程专业以培养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改革与实践相关知识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农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实现农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懂管理、精设计、能施工"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文章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通过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遵循"工为本,工农结合"的办学特色,创建体现农业院校特色的"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学生科技团队、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表明,"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教研水平、学生综合能力和社会影响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应用技术型大学定位的技能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以土木工程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为核心、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新型"三平台、一训练、两能力"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即通过"基础教学试验平台—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工程技能实战平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与创新能力。同时,为确保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对其保障措施和监控体系进行分析。通过改革现有专业实践教学,建立一个适应应用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以基于产学研的延边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训练为例,介绍了创新创业训练的主要内容与实施方法,同时提出了中期检查及项目验收管理措施,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训练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1)
论文根据作者在厦门理工学院多年来开展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总结了应用型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几个关键因素,即工程实践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办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强化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强化工具运用意识与能力等,最后指出专业建设需重视主动迎接行业变革新形势,不断适应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