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交叉划线法、径向划线法、琼脂扩散法及液体共培养法评价各益生菌菌株及其代谢产物对4 株具代表性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并从20?株益生菌中筛选出同时对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致病菌)及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菌(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益生菌菌株。将筛选出的益生菌添加到羟丙基纤维素、丙三醇及魔芋粉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制备生物活性抑菌膜,并对抑菌膜中益生菌的存活情况及抑菌膜的抗菌效果进行评价。交叉划线法及径向划线法实验结果一致:乳杆菌属和肠球菌属的菌株,特别是Lactobacillus paracasei CICC 20241菌株对4?株目标致病菌均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琼脂扩散法实验表明:L. paracasei CICC 20241菌株的培养液、上清液和菌悬液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液体共培养法实验表明:乳酸菌L. paracasei CICC 20241先于致病菌接种时表现出更高的生长活性和拮抗活性。此外,本实验制备的抑菌膜是L. paracasei CICC 20241菌株的良好载体,适宜该菌株的生长存活并对目标致病菌表现出持续的抗菌活性,对于开发鲜食食品的包装材料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筛选能够抑制引起腹泻致病菌黏附的益生菌,并且对其适应肠道环境:耐酸、耐胆盐和黏附性能进行评价。从中国西部地区传统发酵食品以及人类粪便样品中分离的14株益生菌作为筛选菌株。对这14株益生菌进行抑制致病菌黏附的筛选,最终筛选出7株使致病菌黏附数量降低到1.5×104CFU/m L的益生菌进行耐受肠道环境能力评价。实验结果显示这7株益生菌在p H2的条件下处理90min后存活的益生菌依然能够达到107CFU/m L左右,在0.3%的胆盐环境中处理2h后菌数降低到原来的百分之一,单层细胞上黏附的益生菌数J5、G15和F0533能够达到106CFU/m L,显示出了较强的黏附能力。经过综合分析筛选出F0533、IN4125、G15、J5和M7益生菌,经16S r DNA基因技术鉴定分别为Lactobacillus rhamnosus、Lactobacillus rhamnosus、Lactobacillus paracasei、Lactobacillus casei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相似文献   

3.
从西藏地区藏族传统发酵乳中分离乳酸菌,采用生理生化特性和16S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双层琼脂平板扩散法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结果表明,共分离37株乳酸菌,其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35株、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2株;35株乳酸杆菌为Lactobacillus casei 16株、Lactobacillus paracasei 7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 4株、Lactobacillus fermentum 2株、L.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2株、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1株、Lactobacillus diolivorans 3株;7株L.casei和L.paracasei的发酵上清液对3株细菌指示菌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所有菌株对真菌无抑菌活性;在排除有机酸、H2O2等的干扰和经蛋白酶K处理后,初步确定7株乳酸菌发酵上清液中的抑菌物质为细菌素。  相似文献   

4.
抑菌型纳豆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其微生态菌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变芳  石磊  乔冬玲  雒丹 《食品工业科技》2011,(12):210-212,217
纳豆杆菌具有抗菌、溶血栓、产生各种胞外酶等优良特征,着重关注了其抗菌活性,期望能够为饲料添加抗菌型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实验从市售不同品种豆豉和纳豆中,分离纯化纳豆菌株23株,并通过对纳豆菌个体特征显微观察、水解酪蛋白实验、VP实验、吲哚实验等生理生化实验进行鉴定。研究了不同纳豆菌株对4种致病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抗性特征,选育出7株抗致病菌性能良好的纳豆菌。选育的菌株进行组合发酵,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复合纳豆菌微生态制剂。实验结果显示,选育的纳豆菌株抑菌效果明显,冷冻干燥的微生态制剂中活菌数为1.05×109cfu/g,益生菌的存活率为72.7%。  相似文献   

5.
副干酪乳杆菌Q-1-4的筛选鉴定及抗菌物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应用潜力较高的抗菌菌株,对内蒙古地区传统乳制品中分离的8株乳酸杆菌进行抗菌菌株筛选,获得了一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菌株(编号为Q-1-4)。经常规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鉴定该菌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通过实验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干扰后,L.paracasei Q-1-4发酵离心后的无细胞发酵上清液(cell-free fermentation supernatant,CF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CMCC50115仍具有抑制作用,且经蛋白酶处理后抗菌活性下降,说明L.paracasei Q-1-4所产抗菌物质中含有蛋白类物质。其在pH 2.0~5.5范围内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有抑制作用,且在此pH值范围内该抗菌物质对热稳定,对紫外线不敏感;与十二烷基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共同作用效果好于单一作用,而其他的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金属离子对其无明显影响;该抗菌物质具有一定的贮藏稳定性且抑菌谱较广。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评价了分离自传统发酵乳制品中4株L.paracasei supsp.paracasei菌株在模拟胃、肠液中的存活性,在HT-29细胞上的粘附性,对致病菌的抑制能力,以及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增殖的能力。其中菌株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psp.paracasei M5AL、J23AL在模拟胃液存活率较高,而菌株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psp.paracaseiGl5AL、T3AL在胃液中暴露3h即失去活性;4株菌在模拟肠液中存活率较高。菌株L.paracasei supsp.paracasei M5AL和G15AL在HT.29细胞上有较强粘附能力f〉40bacteria cells per 100HT-29cells),并抑制病原微生物Ecoli ATCC25922、styphimurium ATCC14028、S.sonnei ATCC25931生长。4株菌活菌体刺激PBMCs增殖,具有潜在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采用平板涂布法和平板划线法从印度洋沉积物中分离纯化海洋微生物,以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划线法对拮抗菌株进行初筛,琼脂扩散法进行复筛,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研究其抑菌谱。结果表明,从印度洋沉积物中共分离纯化出115株微生物,经过初筛,得到10株有抑制效果的拮抗菌,经过复筛得到1株对副溶血弧菌有较好抑制效果的菌株,编号为NO.5.10.1-1,抑菌圈直径为(18.50±0.28) mm,该菌被鉴定为中村芽孢杆菌(Bacillus nakamurai)。除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外,该菌对7株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具有较广的抑菌谱。  相似文献   

8.
从健康的仿刺参体表以及肠道中分离得到37株细菌,以仿刺参"腐皮综合症"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splendidus)为指示菌,采用十字交叉划线法和纸片法进行体外拮抗试验,两种方法筛选出对灿烂弧菌(Vibriosplendidus)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分别为20种和8种。选择对灿烂弧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7种菌株进行拮抗机理研究。研究表明:7株菌均是通过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竞争及产生有抑菌活性的胞外产物两种方式协同抑菌。其中,编号为CG-6-1的Pseudoalteromonas sp.主要分泌蛋白类等和比较大的极性分子,其胞外产物经过硫酸铵沉淀,在80%饱和度时抑菌活性最高,因此推断其产生的抑菌物质是蛋白类物质。  相似文献   

9.
对新疆圆柏叶内生菌进行分离,确定分离条件,分离纯化得到7 株菌株,采用打孔法对这7 株菌的发酵液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其中两株菌的发酵液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较强的抑菌活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和革兰氏染色,确定1 号菌株为革兰氏阳性球菌,2 号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球菌,均无荚膜,无芽孢,不产酸,不产气,淀粉水解为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筛选应用于活性乳酸菌饮料生产的优质益生菌。方法:以云南省各地区发酵样品中分离出的120株干酪乳杆菌为研究对象,筛选具有人工胃液、人工肠液、胆盐耐受性及对肠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同时将筛选出的菌株用于褐色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发酵实验。结果:筛选出四株干酪乳杆菌L.casei1、L.casei2、L.casei3、L.casei5,有较强的耐酸、耐胆盐及耐受人工消化液的能力;能抑制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福氏志贺氏菌、肠炎沙门氏菌以及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以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平衡的益生潜力。在进行200 L发酵罐的生产摸拟实验中干酪乳杆菌L.casei1、L.casei2、L.casei3、L.casei5四株菌的褐色活性乳酸菌饮料成品在口感、稳定性及均能满足生产应用要求,具有很好的研究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以一株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LXKJ-1为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得到的一株耐丁酸 钠突变菌株LXYB-2,采用牛津杯法比较菌株LXYB-2与菌株LXKJ-1的抑菌能力,同时采用活菌计数法对两株菌株的耐高温、人工胃 液、人工肠液及胆盐等抗逆性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两株菌株对9种常见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除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 金黄色葡萄球菌外,两株菌的抑菌活性差异显著(P<0.05)。 在高温90 ℃处理5 min时,两株菌耐受性差异显著(P<0.05);人工胃、肠 液耐受性实验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在胆盐质量分数达到0.4%时,两株菌胆盐耐受性差异显著(P<0.05)。 优良菌株LXYB-2更 适合作为益生菌饲料添加剂产品应用于动物养殖业。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传统辽西发酵食品中筛选对单增李斯特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乳酸菌菌株。方法:采用双层琼脂扩散法筛选乳酸菌优良菌株。采用酸性实验、热处理实验、蛋白酶敏感性实验分析拮抗特性,利用生长曲线分析拮抗物质形成过程,扫描电镜分析细胞结构完整性。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序列进行菌株鉴定。结果:从13株乳酸菌中筛选出1株抗单增李斯特菌活性较强的菌株DL3,抗菌物质存在于无细胞上清液中。经胃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丧失了27.50%,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可使抑菌活性完全丧失,经121℃处理15 min后,抑菌活性仍保留96.88%,在p H2.5~6.5时具有抑菌活性,表明菌株DL3产生的抑菌物质可能为细菌素。添加菌株DL3无细胞上清液可使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曲线延迟期和稳定期延长4 h,显著地缩短了其生长期。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经菌株DL3无细胞上清液处理的单增李斯特菌菌体变小且边缘模糊不清,其中一端细胞原生质发生泄漏。经鉴定菌株DL3为植物乳杆菌。结论:获得1株对单增李斯特菌有较强拮抗活性的植物乳杆菌DL3,该菌的拮抗活性物质可能为细菌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潜在的应用菌株。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海藻酸铜纤维的抗菌及抑菌性能,以大肠埃希氏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为实验菌株,采用琼脂平皿扩散法和烧瓶振荡法对海藻酸铜纤维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和评价,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其抗菌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藻酸铜纤维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性;细菌与纤维接触后由于铜离子...  相似文献   

14.
广谱抑菌物质产生菌GX-21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在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共11个采样地点采集土壤样品156份,分离得到放线菌1026株。土壤预处理采用碳酸钙富集培养法,分离采用平板稀释法,选取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作为分离培养基,添加50 mg/L重铬酸钾作为抑制剂。初筛采用琼脂块法,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白假丝酵母菌、黑曲霉共5种指示菌进行抑菌试验,共得到95株活性菌株。复筛选择初筛的5种指示菌加上副溶血性弧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共8种指示菌,分两级进行复筛:一级复筛仍采用琼脂块,得到19株活性菌株;二级复筛采用牛津杯定量扩散法,得到5株优良菌株。对优良菌株GX-21进行鉴定,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培养特性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GX-21为多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polychromogenes)。菌株GX-21具有抑菌谱广的特点,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优良的鱼源益生菌,作者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实验材料,进行肠道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抑菌活性、耐酸性、耐胆盐、人工胃肠液耐受、溶血活性和抗生素敏感性等体外益生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从罗非鱼肠道中共分离得到109株菌,其中包括79株乳酸菌和30株芽孢杆菌,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最终筛选出3株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3株菌均无溶血活性,对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对强酸、胆盐和人工胃肠液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对水产病原菌具有不同的抑菌活性。筛选得到的3株菌丰富了鱼源益生菌资源,它们均可作为优良的鱼源益生菌候选菌株。其中,菌株R1对强酸和人工胃肠液耐受性最强,菌株R29耐胆盐能力最强,可进行进一步的益生特性研究,挖掘其作为食品源益生菌的益生效果。  相似文献   

16.
乳酸乳球菌L9所产类细菌素Lactococcin GJ-9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双层平板法 ,自 117株分离的乳酸菌中筛选出一株具有较广抑菌活性的菌株L9,经鉴定为乳酸乳球菌 (Lactococcuslactics)。在排除酸性产物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 ,L9菌株发酵液对溶壁微球菌 (Micrococcuslysodeikticus)、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aureus)和枯草杆菌 (Bacillussubtilis)等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大肠杆菌 (Escherichiacoli)、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 )等革兰氏阴性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表明该菌株产生一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物质。经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后发酵液抑菌活性不变 ,表明该活性物质为非蛋白成分 ,属于类细菌素 ,命名为LactococcinGJ 9。它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且活性高 ,对蛋白酶不敏感 ,且具有较广的抗菌谱  相似文献   

17.
为获取既可抑制食源性致病菌又可抑制水产致病菌的益生菌株,以人畜共患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TCC17802)为指示菌,采用点种法初筛以及打孔扩散法复筛,得到1株来源于上海东海海水的H19菌株,其抑菌物抑菌圈直径达(17.16±0.28)mm。通过形态观察及16SrDNA序列分析可知,菌株H19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H19,GenBank登录号:MG383451)。将菌株H19进行抑菌谱试验,探究菌株H19抑菌物的理化性质,并且抑菌物通过硫酸铵沉淀及不同孔径透析袋截留粗提,粗提物经蛋白酶处理及Tricine-SDS-PAGE蛋白质凝胶电泳可知,该抑菌物具有广谱抑菌活性,既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又可抑制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且具有较好的热、pH以及紫外线稳定性,该抑菌物可能为2种新型抗菌肽,分子量分别在6.5~9.5kDa以及27.0~35.0kDa。由此可见,枯草芽孢杆菌H19所产抗菌肽具有防治食源性疾病以及水产疾病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对一株本实验室筛选的益生菌植物乳杆菌C88的发酵特性进行了研究,以一株商业化益生菌L.rhamnosus GG为参照。结果表明,菌株C88的凝乳活性较弱,蛋白水解活性较高;4℃贮28 d,该菌株表现出良好的存活能力,活菌数高于L.rhamnosus GG。菌株C8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丙酸钙对其生长无显著影响;药敏实验表明该菌株对所选10种抗生素均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本研究对植物乳杆菌C88发酵特性的研究为其进一步应用于益生性发酵乳的研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从3 株瑞士乳杆菌(JCM1120、CICC6024 和实验室保存菌株L0906)中筛选出1 株产肽丰富的瑞士乳杆菌作为后续实验用菌株。采用水解度、pH 值、小肽含量3 个指标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产酸能力最强的菌株CICC6024 在相同发酵过程中最大水解度明显高于其他菌株;菌株CICC6024 和菌株JCM1120 的小肽含量在发酵时间16h 处达到最大,菌株L0906 的发酵活性较为缓慢,在发酵时间28h 尚未达到顶峰;另外小肽的反相液相色谱峰图显示,菌株16h 时CICC6024 菌对应的20mAU 以上的小肽峰多达19 个。通过比较,最后选定CICC6024 菌株作为后续实验用菌株,发酵时间为16h。  相似文献   

20.
产细菌素植物乳杆菌菌株的筛选及其细菌素生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甘蓝泡菜中分离到69株乳酸杆菌,通过琼脂点扩散交叉拮抗试验,筛选出3株有明显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植物乳杆菌。排除酸、过氧化氢等干扰因素后,离心发酵液对指示菌Lactobacilusplantarum96D仍有抑菌作用,用胰蛋白酶对其透析液处理后活性丧失,说明它们产生的抑菌物质是细菌素。以G8菌株为试材,对其细菌素类物质的产生及细菌素粗提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对数末期其抑菌活性最高,对热相对稳定(100℃,20min),易被胰蛋白酶、蛋白酶K和胃蛋白酶失活,显示活性的pH值范围为4.0~5.5,粗提液表现为不仅抗明串株菌属、片球菌属、乳杆菌属的一些菌株,而且抗一些非乳酸菌的革兰氏阳性菌,但对大肠杆菌(E.coli)等革兰氏阴性菌没有任何抑制作用。说明G8菌株产生的是一类抗广谱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菌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