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12)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存在较多实际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项目组以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为切入点,通过增加单元测试,恢复期中考试制度,减少终结性考核权重,加大形成性考核权重,侧重过程考核,实现高等数学课程的深层次改革。项目组利用教学案例,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学生和教师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3):110-115
实践教学是《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具有软件开发项目实践经验的有效途径。针对传统Java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基于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对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实施方案和实践过程考核评价进行了深入探索。该模式的应用有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和协作的职业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改革考核方式,重新设定评分标准及分值权重,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重过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应用型院校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成绩的构成和考核方式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考核方式的变革,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
为了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激励、反馈与导向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浙江农林大学经管学院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中构建了"334"考核模式,将形成性评价、小组合作研讨学习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让考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课程考核更加合理化,考试改革效果明显。为使"334"考核模式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加强教务系统改革、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与奖惩机制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如何全面科学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及其运用情况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焦点问题,渗透于教学过程中的过程化考核方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合理的考核方式及权重等是过程化考核的关键。文章介绍了东北电力大学土力学课程的考核方法,通过对笔试成绩、课外活动及问卷调查等多方面数据的分析,探讨过程化考核对教学的积极意义。结果表明,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较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5)
课程考核作为教育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学的落脚点,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对所学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掌握与否的关键指标,也是考核教师教学质量、教学能力的方法之一,同时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指导思想。因此,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有利于教学相长。本文就如何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改变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并行的改革策略,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8)
文章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出发,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OBE教育理念,以《钢结构课程设计》课程为例探讨了以项目制教学考核为导向的土木工程课程设计类课程考核改革,将问题导向教学、过程性评价体系等教学方法引入课程教学中,突出"目标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架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29)
"金融学"课程对非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理论性与专业性极强的课程,若仅依靠传统的教师讲授与期末考核的方法,很难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与效果。为此,有必要在"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学科背景、学习兴趣、课程不同部分内容的难易程度、理论与实践要求等穿插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来发挥每种教学方法的最大效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