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结合快速溶剂前处理方法快速分析芹菜中苯醚甲环唑农药残留。利用乙腈提取芹菜汁,采用N-丙基乙二胺(PSA)、C18和石墨化碳去除芹菜汁中的脂肪酸、蜡质、色素和固醇等荧光物质,分别采集不同浓度苯醚甲环唑标准溶液和以芹菜汁为基质的苯醚甲环唑溶液表面增强拉曼信号。结果表明,1192 cm-1特征峰强度与以芹菜汁为基质的苯醚甲环唑溶液浓度在1~1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622。以芹菜汁为基质的苯醚甲环唑溶液的最低检测浓度1 mg/L。方法的回收率为92.4%~113.2%,相对标准偏差RSD在8.83%~12.4%之间。在对4个未知浓度的样本进行t检验时,参考值与预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该方法操作简单,单个样本检测时间在20 min内完成,基本满足国家规定的残留限量要求,可为蔬菜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装置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双重基底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对香蕉中苯醚甲环唑与毒死蜱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 采用银溶胶作为柔性衬底,增强芯片作为固体基底,实现双信号放大策略。选用香蕉这种常见的热带水果作为基质,向香蕉基质中加入不同浓度苯醚甲环唑和毒死蜱标准溶液,利用QuEChERS法对香蕉中农药残留进行提取,通过SERS技术对两种农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在0.10~5.00μg/mL范围内,苯醚甲环唑和毒死蜱的特征峰强度和浓度之间均满足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4、0.9773,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16 mg/kg、0.032 mg/kg。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双重基底的SERS,为香蕉中苯醚甲环唑和毒死蜱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提供了依据,也为热带水果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索花状纳米金(Gold nanoflowers,AuNFs)在免疫层析方法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探究其在果蔬样品中的应用。方法:使用AuNFs、球状金(Gold nanospheres,AuNSs)分别和苯醚甲环唑单克隆抗体制备免疫探针。优化反应体系,构建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DIFE)免疫层析试纸条(immunochromatographic strip,IGTS)。验证该试纸条的检出限、特异性、准确性和精密度,并对果蔬样本进行检测。结果:以AuNFs为探针制备的试纸条检出限为0.05 mg/kg,检测限比以AuNSs为探针制备的试纸条检测限提高10倍,检测时间为15 min,与其他三唑类农药无交叉反应,假阴性率为0,假阳性率为3.75 %,稳定性良好。结论:以AuNFs为探针制备的试纸条性能良好,可以有效提升检测限,可准确检测果蔬中苯醚甲环唑含量是否超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在西瓜中的长期慢性和短期急性膳食摄入风险.方法 于2018年进行1年10地规范残留试验,建立检测西瓜中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加NaCl盐析,经无水MgSO4除水和PSA净化,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  相似文献   

5.
纺织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纺织品中农药残留现状、相关检测标准、检测技术应用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样品前处理技术,着重介绍加速溶剂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等样品前处理方法;仪器检测技术,主要介绍气相色谱法及其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及联用技术等在纺织品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总结纺织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旨在研制苯醚甲环唑快速检测试纸条,并探究其在蔬菜中的应用.以胶体金标记苯醚甲环唑单克隆抗体,在优化免疫层析条件下研制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 表明:研制的胶体金试纸条对蔬菜中苯醚甲环唑的检测限为0.5 mg/kg,假阳性率为3.33%,假阴性率为0;该试条对其他三唑类杀虫剂无交叉反应,可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葡萄中苯醚甲环唑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定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葡萄中苯醚甲环唑时的不确定度。方法:根据GB 23200.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果和蔬菜中50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建立模型,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评定和表示》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量化。结果:本方法测定苯醚甲环唑的合成不确定度为2.258%,扩展不确定度为0.0451,葡萄中苯醚甲环唑测定结果为(0.06047±0.00273)mg/kg,k=2。结论:本方法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标准溶液配制及其曲线拟合,重复性测定对实验结果准确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烟草赤星病菌对菌核净和苯醚甲环唑的抗性水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318株烟草赤星病菌对菌核净和苯醚甲环唑的药剂敏感性,建立敏感基线。运用最低抑制浓度法确定抗性菌株及频率,并比较不同采样地点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供试敏感菌株对菌核净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的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其EC50均值2.916 μg/mL可作为两省烟草赤星病菌对菌核净的敏感基线,抗性频率为21.38%;烟草赤星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基线为1.198 μg/mL,抗性频率为18.24%。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烟草赤星病菌对菌核净和苯醚甲环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不同地点抗性水平存在差异。本研究为烟草赤星病菌的抗药风险评估奠定了基础,为制定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烟草赤星病科学防治策略和科学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农药残留的检测是对痕量组分的分析,所以农药残留检测对检测技术的操作手法、灵敏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这一大环境下,为了保证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效果,一定要加强对检测技术的应用,同时对其研究进展有所了解,文章便针对此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固相萃取材料,建立了蔬菜中苯醚甲环唑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匀浆提取后,以MWCNTs固相萃取柱净化,用GC-MS进行检测。研究了不同提取溶剂和MWCNTs的量对提取净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实验条件下,苯醚甲环唑在0.005~2.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检出限为0.001 mg/kg,空白蔬菜样品在0.01、0.10、1.00 μg/mL 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在84.2%~111.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为5.3%~11.9%。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适合蔬菜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定性确证分析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为详细地讨论了我国常用的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并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酶免疫分析技术的简单分类;并叙述了酶免疫技术、放射免疫技术、金免疫技术等免疫学分析技术在食品中农药残留、药物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农兽药残留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兽药残留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食品中农兽药残留开发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及相关应用研究工作近几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农兽药残留检测常用方法和技术及近年相关研究进展作了详细的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以期为相关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农药残留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农药残留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直到最近才引起大家的关注。目前,JMPR研究国际范围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开始进行国家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农药残留急性膳食风险是急性或短期接触毒性与农药残留急性膳食摄入量的函数。急性膳食风险评估包括设定急性毒性参考剂量、急性膳食摄入量评定和急性膳食风险描述。急性毒性参考剂量是根据现有的认知水平,在24h或少于24h的期间,人体摄入的食品或水中某物质对消费者不产生可察觉的健康危险的量,单位为毫克/公斤体重(mg/kgbw)。急性膳食接触量评估常用的方法有:定点或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模型法。在确定性方法中选取食物的大部分人群消耗量和高残留量来计算膳食摄入量,为了解决混合样品中食品个体之间的残留差异,在计算中引入了变异因子。概率模型法是将食品中农药残留分布曲线与膳食摄入食品分布曲线进行整合得到农药膳食摄入量的分布曲线。目前最常用的是蒙特卡洛分析法。使用该方法需要收集个体在每天或每顿饭的食品膳食消耗数据和田间残留试验、市场残留检测数据以及关于加工、削皮、清洗、烹饪等行为对农药残留影响的研究数据。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健全膳食结构和农产品性状数据库,建立健全市场中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数据库,并在高毒和中等毒性农药登记前,进行急性膳食风险评估,提高农药膳食摄入的安全性。首先应采用JMPR的确定性方法,然后再开发适合我国使用的概率模型法。  相似文献   

15.
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污染的现状,阐述了色-质联用技术、极谱分析、串联质谱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等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分析技术的特性,同时阐述了具有更广泛应用前景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酶抑制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农作物的增收提供了重要保证,但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威胁,所以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及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以期为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固定化酶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娟  李建科  牛乐 《食品科学》2008,29(6):268-272
采用硝酸纤维素膜(Nc)和植物酯酶研究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固定化酶片.通过对酶用量、戊二醛浓度、牛血清白蛋白浓度、固定化pH值和温度的参数优化,建立了NC膜固定化植物酯酶的方法,即:20μl游离酶,0.05%戊二醛2μl,0.5%牛血清白蛋白15μl,pH7.0缓冲液体系,4℃下固定8h.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特性进行了比较,发现固定化植物酯酶对底物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比游离酶提高了5℃;最适pH为8.0,比游离酶提高了0.5个pH单位.游离酶和固定化酶对四种农药(敌敌畏、灭多威、氧乐果、久效磷)的敏感性进行了比较,发现固定化酶对四种农药敏感性都较游离酶有所提高,固定化酶更适合于农药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8.
免疫分析技术因其操作简单、结果呈现快速、通量高等优点成为检测农药残留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免疫分析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比较了酶联免疫吸附技术、胶体金侧向流免疫层析、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仿生免疫等技术的优缺点,探讨了免疫分析技术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加工过程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加工过程不仅能改变食品的品质特性,而且还会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如农药残留的变化。大部分加工过程可降低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如清洗、去皮、榨汁、杀菌、发酵等;但也有一些如浓缩、干燥以及油脂提炼等过程,可能会导致农药残留水平升高;另外,加工过程还可能使某些农药成分发生改变。了解加工过程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影响,不仅可为优化产品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本文以食品加工过程为出发点,综述常用食品加工方式对农药残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