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麦草为原料,探讨了氧气(O2)-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预处理工艺条件,以期提高麦草的酶解效率。结果显示,较适宜的O2-[Emim]Ac预处理条件为:固液比1∶1.5,氧压0.4 MPa,温度130℃,处理时间6 h。在此条件下,经过O2-[Emim]Ac预处理的麦草酶解(酶解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30 U/g原料,酶解时间72 h)还原糖得率为65.1%,高于未经预处理麦草酶解还原糖得率5倍以上。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O2-[Emim]Ac预处理后麦草纤维表面粗糙,孔隙增加,结构疏松,结晶度降低12.6%。  相似文献   

2.
胶原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在组织工程应用中已被广泛使用。在本研究中,利用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离子液体([EMIM][Acl)作为溶剂开发了一种新的胶原蛋白溶解体系。为了加快胶原蛋白的溶解过程,在该溶剂体系这加入了一系列的钠盐。结果表明,胶原蛋白的溶解度明显受温度和钠盐的影响。在45℃时,匝MIM][Ac]/NaEHP04体系中胶原蛋白的溶解度达到约11%。然而,该再生胶原蛋白的结构可能已被损坏。由于其生物和理化性质是基于其结构的完整性,因此我们致力于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超灵敏差示扫描量热法、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圆二色谱仪等方法研究从[EMIM】[Ac]溶剂系统中再生胶原的结构完整性。同时,提出了一种可能的溶解机理。结果表明,在溶解温度低于35℃时,从[EMIM][Ac]溶剂系统中再生的胶原蛋白的三螺旋结构大部分得以保留。再生胶原的生物相容性首次采用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增殖模型表征。结果表明,再生胶原与天然胶原具有几乎相同的良好的生物活性,这表明[EMIM][Ac]在组织工程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纤维素在咪唑类离子液体中的降解行为,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温度、转速、时间对纤维素降解程度的影响,并比较了纤维素在四种离子液体中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纤维素在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中的最佳溶解条件为,温度80℃,时间1h,转速230r/min。温度对纤维素降解程度影响最大,其次为时间和转速。同条件下,纤维素在[EMIM]Ac中的降解最轻,在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中降解最严重。没食子酸丙酯可显著缓解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降解程度。[EMIM]Ac、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BMIM]Ac)遇没食子酸丙酯显紫红色,并在纤维素溶解后颜色消失。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工业大麻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以工业大麻叶为原料,利用离子液体辅助超声法提取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成分大麻二酚(CBD),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本研究以CBD得率为指标,先从16种咪唑类离子液体中筛选出[C8mim]NTF2为最佳提取溶剂,再对影响离子液体辅助超声法提取CBD得率的6个因素(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乙醇溶液浓度、离子液体摩尔浓度和液料比)进行单因素实验,并确定乙醇浓度为65%,离子液体摩尔浓度为0.3 mol/L(65%乙醇溶液配制)。在此结果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4个显著因素(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液料比)。并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确定CBD显著因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80 W,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62.5 min,液料比25 mL/g。在上述条件下,离子液体[C8mim]NTF2提取CBD得率为7.66%±0.2%、甲醇的CBD得率为6.42%±0.3%,65%乙醇溶液的CBD得率...  相似文献   

5.
实验以大豆粉为原料,利用红外加热方法,研究其对大豆蛋白质变性程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研究了热处理时间、热处理温度和固液比对大豆蛋白质溶解度有较大的影响。分析得出大豆蛋白质变性最佳条件,即加热温度为110℃,加热时间为35 min,固液比(w/w)为1∶2;在此条件下,大豆粉蛋白质的氮溶解指数为22.36%,即大豆蛋白质的变性最高。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制革行业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以水洗-酸溶解为核心工艺,对制革物化污泥制备水处理剂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物化污泥的最佳煅烧温度为1 000℃;最佳水洗条件为固液比1∶10,水洗时间1 h,水洗次数2次;最佳酸溶解条件为固液比5 g/L,酸浓度0.5 mol/L,酸溶解温度20℃,酸溶解时间0.5 h;溶液中Cr6+最佳还原条件为摩尔比(还原剂∶Cr6+)16∶1,还原温度40℃。在本文的工艺条件下,制革行业的物化污泥可实现最佳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目标。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氯化物([Bmim]Cl)、1-丁基-3-甲基溴化物([Bmim]Br)和1-烯丙基-3-甲基氯化物([Amim]Cl),探索了离子液体对羽毛的溶解与再生规律,并分别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溶解前后羽毛蛋白的化学结构和结晶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羽毛在离子液体[Amim]Cl和[Bmim]Cl中的溶解度分别达到8%(80℃)和5%(80℃),但不溶于离子液体[Bmim]Br.通过羽毛蛋白/离子液体溶液可制备再生羽毛蛋白膜,所得再生羽毛蛋白膜能较好地保持原羽毛蛋白的二次结构,即离子液体是羽毛的非衍生化优良溶剂,经溶解、再生,再生羽毛蛋白膜的结晶度较原羽毛蛋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水酶分步法提取虾壳蛋白并制备虾味调料.结果表明:虾壳先在料液比1 : 4,温度50℃的条件下水提1 h,离心分离上清液,剩余虾壳再在料液比1:1,木瓜蛋白酶用量0.075%,温度50℃的条件下酶提1.5 h,最终虾壳蛋白提取率可达到74.29%.此虾壳蛋白提取液经浓缩,调配得到虾味调料.  相似文献   

9.
猪皮胶原蛋白在1-丁基-3-甲基氯代咪唑中的溶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1-丁基-3-甲基氯代咪唑([Bmim]Cl)离子液体,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表征,将其作为溶剂,溶解不同质量的废弃猪皮胶原蛋白粉.通过普通水浴加热,微波辐射水浴加热和微波直接辐射加热三种方式研究了离子液体对胶原蛋白的溶解能力,对不同质量浓度的溶液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测定,分析溶液中的胶原蛋白结构的变化,最后,对溶液进行再生得到皮胶原蛋白膜,并进行红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猪皮胶原的溶解程度和加热方式、温度、时间等参数密切相关.在室温至70 ℃范围内,在三种加热方式中,微波加热溶解程度优于水浴加热溶解程度;在5%、8%质量分数的溶液中,微波、水浴和微波水浴加热方式下,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加热时间增长,溶解效果增加,最大溶解度可达10%;此外,猪皮胶原蛋白在离子液体中有稳定性,在溶解与再生前后蛋白质结构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制离子液体[Bmim]Br溶解羊毛和纤维素,研究溶解温度和时间对纤维素和羊毛溶解度的影响;制备共混膜,探讨了羊毛/纤维素共混比、凝固浴种类和凝固浴温度等因素对共混膜性能影响;对羊毛/纤维素共混膜进行阻燃处理,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离子液体[Bmim]Br溶解羊毛的最佳工艺为:搅拌速度350 r/min,温度120℃,溶解时间10 h;纤维素的最佳溶解工艺为:搅拌速度350 r/min,温度100℃,溶解时间6 h;共混膜最佳制备工艺为:6%羊毛溶液和6%的纤维素溶液比例3∶7,搅拌速度为350 r/min,混合温度60℃,凝固浴为水,凝固浴温度为25℃。经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共混膜中羊毛蛋白与纤维素大分子之间可产生相互作用力,并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离子液体结合微波提取石上柏中穗花杉双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首先,筛选不同类型的离子液体,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考察离子液体浓度,微波功率,固液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对穗花杉双黄酮得率的影响,并将其与乙醇微波辅助提取和乙醇回流提取两种传统提取方法做比较。结果表明,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2.0 mmol/L[C6 mim][PF6]溶液为提取剂,固液比为1:15(g/mL),微波功率为500 W,温度为50℃,微波提取40 min,穗花杉双黄酮得率为0.61%±0.08%。与两种传统提取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微波提取法可显著升高石上柏中穗花杉双黄酮的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p < 0.05)。综上所述,离子液体微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绿色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发展一种绿色、高效及温和的茶多酚提取方法,采用离子液体(IL)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系统(ATPS)提取茶渣中的茶多酚,考察了离子液体结构和用量对茶多酚得率和抗氧化性的影响,对提取工艺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结果显示,少量IL添加可提高乙醇/硫酸铵ATPS的分相能力及其对茶多酚的得率,但对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咪唑型离子液体对提取茶多酚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咪唑环上侧链越长,其茶多酚得率越高;[C4mim]Cl辅助乙醇/硫酸铵ATPS对茶渣中茶多酚得率明显高于其他体系,且其提取液中儿茶素类组分含量更高。茶渣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C4mim]Cl质量分数10%、硫酸铵质量分数30%、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0 g/mL及超声功率540 W,在此条件下,茶渣中茶多酚得率为85.31±1.25 mg·g-1。IL辅助双水相系统是一种有前景的茶多酚提取工艺,在保持茶多酚活性的同时,能获得较高的茶多酚得率和儿茶素类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离子液体超声辅助提取黄花菜中总黄酮,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利用Box-Behnken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表明,以离子液体为提取溶剂提取黄花菜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0.8 mol/L[C6mim]Br(1-己基-3-甲基咪唑溴化盐)水溶液,液料比20∶ 1(mL/g),提取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0℃和30 min,黄花菜总黄酮...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猕猴桃中叶绿素组分及其抗氧化活性,以宜昌绿肉猕猴桃果肉为实验材料,利用溶剂提取法和柱层析等手段分离纯化得到包括叶绿素a在内的6种高纯度物质,通过质谱得到了它们[M+H]+的准确分子质量,结合核磁共振数据推测了5种叶绿素相关物质的结构。其中C1为叶绿素a,得到物质A1的[M+H]+的分子质量为927.6967,分子式C55H84O7N4;物质B1的[M+H]+的分子质量为588.4304,分子式C34H33O5N4;物质D1的[M+H]+的分子质量为601.1116,分子式C35H34O5N4,推测结构可知为脱镁叶绿酸a;物质E1的[M+H]+的分子质量为927.6985,分子式C55H84O7N4;物质F1的[M+H]+的分子质量为701.5039,分子式C37H38O9N4。同时通过DPPH法和Fe3+还原力法对其单品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在质量浓度为0.12 mg/mL时,清除率分别为93.14%和93.39%,略低于VC的96.49%,且在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物质E1与F1的吸光值均为1.92,仅次于VC的1.95。通过研究发现并推测了5种叶绿素相关物质的结构,并且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E1与F1的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建立并优化利用辛巴蓝(Cibacron Blue F-3GA,CB)修饰[C4MIM]Cl的新型离子液体[C4MIM]3CB特异性萃取分离鸡蛋清中溶菌酶的方法,并采用AutoDock Vina分析[C4MIM]3CB与蛋白的结合能,研究溶菌酶与[C4MIM]3CB相结合的能力。通过亲和萃取和反萃取并进一步脱盐、浓缩、冷冻干燥,得到溶菌酶产品。结果表明,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研究,优化出最佳的萃取分离条件:蛋清粉溶液pH为7,新型离子液体中[C4MIM]3[CB]浓度为8 mg/mL,反应震荡时间为15 min,反萃取KCl溶液pH为7.0,浓度为1.5 mol/L。最终250 mg蛋清粉可得12.3 mg的溶菌酶产品,纯度为97.56%,酶活力为35000 U/mg,纯化倍数达到37.39,酶活回收率89.74%,且与其他蛋白达到完全分离。该方法具有选择性高、操作简便、产物纯度和活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香酥虾球(crispy shrimp balls)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以聚乙烯尼龙(PE/PA)作为包装材料,采用普通热封包装、气调包装(100% N2、70% N2+30% CO2、50% N2+50% CO2、30% N2+70% CO2、100% CO2)和真空包装7种包装方式,测定不同贮藏时间下香酥虾球的感官评分、脂质、蛋白质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确定香酥虾球的最佳包装方式,同时,采用电子鼻/舌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最佳包装方式下香酥虾球贮藏过程中的风味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30% N2+70% CO2气调包装组和100% CO2气调包装组的过氧化值、羰基价、丙二醛含量、蛋白质羰基含量和菌落总数均低于其他组,感官评分和蛋白质巯基含量则均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CO2浓度增加,香酥虾球的品质劣变速率降低,但100% CO2气调包装组在贮藏30 d后存在塌瘪现象。因此,最佳包装方式为30% N2+70% CO2的气调包装。在最佳包装方式下(30% N2+70% CO2气调包装),香酥虾球贮藏过程中的风味成分变化明显,贮藏30 d后香酥虾球中的醇类、醛类、含氮硫类及含氧类的挥发性种类及含量总量显著(P<0.05)增加。新鲜和贮藏30 d香酥虾球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有39种和57种,新鲜香酥虾球中甲酸乙烯酯、环丁醇、3,4-癸二烯和3,3-二苯基-5-甲基吡唑含量较高,贮藏30 d后香酥虾球中甲酸乙烯酯、2-异氰基-环己醇(反式)、3-环己基丙醇、(E,E)-2,4-十二烷醛、柠檬醛、2-异氰基-2,4,4-三甲基戊烷和2,3-环氧丁烷含量较高。本研究表明30% N2+70% CO2的气调包装可以有效减缓香酥虾球的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并分析比较了5株双歧杆菌代谢产物及细胞中脂肪酸的构成。结果表明,不同双歧杆菌脂肪酸含量在代谢产物之间差异较为明显,在细胞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同种不同源的双歧杆菌菌株之间(动物双歧杆菌A6和BA-5)也存在着一定的脂肪酸差异;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二十四烷酸(C24:0)为各双歧杆菌代谢产物及细胞中的主要脂肪酸;各菌株代谢产物中,C16:0在5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C16:0与C18:0的质量浓度比(ρC16:0∶ρC18:0)为2.607~3.120,乙酸和乳酸的浓度比(C乙酸∶C乳酸)为2.085~2.295。与代谢产物相比,各菌株细胞中未检测出芥酸(C22:1n-9)、二十四碳烯酸(C24:1n-14)、二十碳五烯酸(C20:5n-3)。  相似文献   

18.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the extracted oils from ten varieties of cowpea, eighteen varieties of limabean and two of soyabean were determined by gas-liquid chromatography. All the seeds, with the exception of soyabean, were poor sources of oil. The major fatty acids in the cowpea and limabean varieties were linoleic (C18:2), palmitic (C16:0) and linolenic (C18:3) acids. In the soyabeans, linoleic and oleic (C18:1) acids were the major fatty acids. Traces of gadoleic (C20:1), erucic (C22:1) and lignoceric (C24:0) acids were obtained in Cowpea Kano 1696, Farv-13 and Nigeria B7 and in limabean TPL 2 and TPL 187. Considerable variability was encountered among the different fatty acids in the different varieties of cowpea and limabean. This is indicated by the differences i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the high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btained for ether extract (28·6 and 46·2% in cowpea and limabean, respectively), lauric acid (100 and 50%, respectively), oleic acid (35·1 and 37·7%, respectively), myristic acid (30 and 30·8%, respectively) and behenic acid (39·4 and 30·4%, respectively). Some of these differences may be genetic.  相似文献   

19.
建立有效的红花籽品质评价方法,筛选发掘红花籽优异资源,为优质红花品种选育及品质改良提供理论基础。以82 份不同产地的红花籽为实验材料,测定红花籽油中的脂肪酸和9 种组分含量,采用隶属函数转化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综合评价红花籽油的主要营养品质特征。82 份红花籽油脂肪酸和9 种组分含量各有差异,变异系数在0.98%~111.99%之间;脂肪酸平均含量为22.16~27.23 mg/100 g,亚油酸平均质量分数为78.54%~82.45%。相关性分析发现,脂肪酸与亚油酸(C18:2)和棕榈酸(C16:0)呈显著正相关,与油酸(C18:1n12、C18:1n9)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PCA将9 个营养组分指标简化为3 个PC因子,PC1包括亚油酸(C18:2)、油酸(C18:1n9)、硬脂酸(C18:0)和二十四烷酸(C24:0);PC2包括棕榈酸(C16:0)和亚麻酸(C18:3);PC3包括油酸(C18:1n12)、二十碳烷酸(C20:0)和二十碳一烯酸(C20:1)。3 个PC贡献率分别为42.721%、30.426%和16.435%,累计贡献率为89.852%。根据各因子隶属函数值和权重,分析红花籽油主要营养品质综合评价排名,筛选出综合品质评价得分靠前的10 份种质:09新疆红花、24云南红花、05四川红花、41辽宁红花、66封丘红花、55卫辉红花、32河北红花、71亳州红花、22延津红花、78江苏红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