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锁芯钥匙槽(图1a)窄而长,槽中部还有凸出部分。拉削这种类型的槽,宜采用装配式拉刀。针对图1a工件设计的装配式拉刀如图1b所示,其明显的优点为: 1)每一块刀片块只有45毫米长,可在普通铣床、万能工具磨床上完成铣齿、刃磨。同时由于刀片块短,热处理工艺也方便。故加工制造方便。 2)拉刀某几个刀齿损坏时,只要更换损坏了刀齿的刀块即可,不会因此而整把拉刀报废。 3)重磨拉刀前角时,不需把整把拉刀都重磨,只要将用纯的刀齿刀块折下来重磨即可。 4)整把拉刀磨损重磨变小后,只要更换一块校准刀块即可。磨损变小后的刀块,经刃磨修复后可移  相似文献   

2.
图1所示为一种特形键槽,即类似扇形键槽。以往这种槽形拉刀设计,通常采用同廓拉削法,沿拉刀纵向各齿顶圆弧半径R逐渐增大。这种拉刀制造工艺性差,且由于键槽口窄底宽,切屑不易卷曲而易折断,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往往成为生产关键。为此,在此拉刀截形设计中采用了新的齿形。  相似文献   

3.
在零件加工,特别是模具加工中,常常遇到如图1所示的零件,槽宽在1mm左右的封闭形及非直线形窄槽的加工问题。若采用电火花加工,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我们在使用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的实践中,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窄槽铣削方法,其关键是制作小直径的铣刀。图2所示,是我们制作的几种窄槽铣削用刀具。图2a、b所示刀具由中心钻改制而成。对于图2a,选用标准直径为φ1~2mm的中心钻,将刀尖磨平,然后磨出底齿。刀具几何角度参数见图。它适  相似文献   

4.
加工图1所示的螺栓模模片上的六方孔。我们采用普通环形刃六方拉刀,拉刀齿距按t=(1.25~1.9)L~(1/2)的原则选择,由于孔的长度L短,同时参加切削的齿数减少,拉削不平稳;拉刀齿距选择较小时,容屑槽减少,磨削前角时困难,至使拉刀在工作中容易塞屑,积屑瘤和鳞刺严重,六方孔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为此,我们根据斜角切削的原理,设计制造了如图2所示的螺旋刃渐变式六方  相似文献   

5.
图1所示零件是汽车发动机的凸轮轴齿环,材料为45钢。对于该零件上的倒梯形花键孔,拟用拉刀进行加工。开始我们设计制造了如图2所示切削图形的拉刀,齿升量S_E=0.06mm。拉刀容屑槽系数及强度从设计计算来看都是足够的。但经过对工件的试拉,拉刀都拉断了。  相似文献   

6.
在机械零件加工时,常遇以下几种情况(如图1所示):a)内圆中开槽;b)外圆上开窄槽;c)内圆止口宽度很窄。这几种情况,用通用量具均不容易测量,为此我们设计制作如图2所示圆形槽测量仪。圆形槽测量仪由表架、测量杆、上下压板等零件组成,使用时,先调整测量杆和测量螺钉的伸长长度,使伸长  相似文献   

7.
<正>1数控拉刀刃磨机床选用磨削拉刀前刃面是拉刀在制造及使用中修磨时的重要工序,该工序决定了拉刀前角的大小、容屑槽的形状及尺寸。如图1所示,四坐标数控拉刀刃磨机床采用德国西门子840D磨床用数控系统。三个直线坐标轴用于拉刀径向、轴向进给尺寸的控制及砂轮修形,三轴均配备西班牙FAGOR公司的高精度长度光栅尺作为位置测量反馈元件,一个回转轴用于砂轮主轴转角的控制。配置意大利马波斯(MARPOSS)TL25  相似文献   

8.
过去,苏联革新车工伏罗比也夫在加工阶形轴(如图1)时,是采用三把车刀来进行的。加工的方法如图2,图中1是端面车刀,用来车削外圆和端面,车刀切削的路线如图中所示。采用的切削用量是:车头转速 n=1,200转/分;吃刀深度 t=1.0公厘;走刀量 s=0.25~0.35公厘/转。图中2是切槽刀,用来切削退砂轮的槽。切槽刀切削的路线如图中所示。此  相似文献   

9.
由于拉刀本身的进给作用,因此,拉削是一种特别快速而有效的加工方法。拉刀具有三段不同刀齿(照片见原文),在立式拉床滑座的一次向下行程内,分别起到了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作用.然而,因为拉刀最大的切削深度基本上由拉刀长度所确定,所以在生产中就使拉削方法在实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除非有特别长的拉刀和大型拉床,才能进行很深的切削).对于外拉削工序来说,如拉平面和拉槽,据称,TyMiles 公司在他们标准设备上采用多次行程“啄食(Peckering)”法克服了拉刀拉削浅薄的局限性,这种方法实际上起到了附加的进刀作用.加工时仅用拉刀的粗切和半精切两段刀齿,经多次快速、短行程的拉削即达到了所要求的加工深度,然后用一次精加工行程来完成切削。此外,机床具有简易的程控性能(用拨盘控制),其工序完全是自动的.据Miles 报导,程控“啄食”法是一种全新的拉削概念.照片所示为具有代表性的使用情况:在1144钢锻造的油泵转子体周围拉削1(?)(深)×1(?)(长)的槽(插油泵阀用)。为了便于观察,图中所示的零件位于夹具退回的位置上.每个槽宽为  相似文献   

10.
槽拉刀副切削刃的设计改进石家庄内燃机配件总厂工具分厂(050031)史连瀛用拉刀拉削各种成形槽及花键孔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高生产率加工方法。其拉削方式一般都采用渐成法,即拉刀齿形做成圆形或直线形,齿升递增,槽的侧面由刀齿的副切削刃逐渐形成(见图1)。...  相似文献   

11.
大长宽比矩形孔是指长边S_1与短边S_2之比大于2以上的孔。对于此类矩形孔,预孔应加工成如图1所示的“腰子形”孔,采取图2所示的拉削图,用一把如图3所示的矩形孔拉刀拉成。拉刀的削角齿部分(拉刀第一段)拉去图2上的第1部分,相对两窄面,刀齿拉去图2上的第2部分,相对两宽面,刀齿拉去图2上的第3部分。采用这种拉削方法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我厂生产的零件中,有一种如图1所示的零件。若采用与零件上非全形花键形状相同的专用拉刀加工,不但使拉刀及拉刀夹头设计制造复杂化,而且拉非全形花键时拉刀同一刃截面上切削面积分布不均匀,所受的切削力大小不等,容易造成拉刀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3.
制造起重机箱形主梁时,在腹板与横向大筋板点焊过程中,如不能将腹板密贴于大筋板,有可能造成腹板的垂直倾斜及波浪变形超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在主梁横向增加水平力消除腹板与大筋板的间隙。增加横向水平力的方法一般有三种:如图1(a)(b)(c)所示。图1(a)是利用一个开口处稍大于主截面的Ⅱ型框架,卡死在主梁上,然后将撬棍塞在  相似文献   

14.
拉刀容屑槽的设计与刃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刀容屑槽是用来形成刀齿的前面以及容纳所切下的切屑。在加工韧性金属时,通常采用如图1所示齿背为曲线的槽形,它由两段圆弧组成,槽底和齿背连接平滑,切屑容易卷曲成紧密屑卷,且可在不减少齿背宽度和拉刀重磨次数的情况下增大槽的容屑空间。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同样...  相似文献   

15.
X字形和∞字形油槽是滑动轴承润滑油路的两种主要形式。由于油槽槽形具有一定封闭形状的曲线,用一般挂轮方法难以加工成形。只有掌握油槽形成的规律特点,采用一定的传动机构装置,才能一次加工成形。一、X字形和∞字形曲线形成原理 X字形油槽一般应用于开合型的润滑轴瓦。上轴瓦、下轴瓦的中心位置均有一个交点(X字形),如图1a所示。如果把整个X字形轴瓦按轴线位置剖切并展开,如图1b所示。则成为二条相交的正态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16.
<正> 全苏工具研究院设计了三种结构的粘接式键槽拉刀,这些拉刀可用来加工3—50毫米宽的键槽(ГОСТ23360—78和ГОСТ10748—79)。图a所示的拉刀可加工3—12毫米宽的槽,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刀齿粘接在刀体的形槽内,在拉力P≤8千牛顿条件下可保证结构元件具有牢固的连接强度。图6所示的拉刀可加工12—32毫米的槽,切削部分用胶和紧固件与刀体连接,销钉不会削弱拉刀的工作截面并能保护粘接部分免受断裂和剪切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图1a所示为深盒形件,需要用几次拉延的方法才能制出,至少需要四套模具。由于模具的制造周期长、造价高,对于小批量生产来说是不适宜的。我们采用了简易的方法来制造这个零件。其工艺方法是:先将08钢板剪成112.6×232.6毫米的片料,然后切角压弯成图1b所示的过渡制件,再用图2所示的  相似文献   

18.
当拉刀加工出的零件质量不合格或拉刀发生明显的磨损时,拉刀需进行重磨,以恢复其切削能力。拉刀前角是控制和改变材料塑性变形的重要部分,故内孔拉刀的刃磨一般都刃磨刀齿的前刀面。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刃磨方法是弧线球面磨削法。其原理如图1所示。采用这种方法刃磨时,砂轮锥面  相似文献   

19.
如图1a所示,金属经粗切削后,金属晶格发生较大变形。若仍按粗切削方向进行精切(正向精切),则如图1b所示,金属晶格变形会更大。而当进行精切时的切削方向与粗切削方向相反时(反向精切),则如图1c所示,粗切削时金属晶格变形的部分可被切除和得到部分纠正,从而可提高精切的加工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20.
螺旋内齿轮应用很少,主要是受制造工艺方法的限制,但在摩托车端面离合器套圈上应用螺旋内齿轮是十分必要的。图1b是一种端面离合器套圈外形及截面图,图1a是在立式拉床上拉削时所用技刀外形及截面图,图2是拉削夹具简图,现简述拉削工作原理。一、拉刀结构特点在立式拉床位削时,拉刀只做直线运动,工件与突具连成一体做旋转运动。因工件齿数Z=4,所以拉刀必须有4个右螺旋构,其导程与工件导程相同,导程为了使刀齿正常切削,则做成左旋4个头的切削刃,其螺旋角在拉刀的4个螺旋槽内,均布4个导向槽,与拉削夹具的件19(拉刀导套)内的4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