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密封条件对钝化RDX快速烤燃响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评估传爆药的易损性,设计了密封状态不同的多种烤燃弹结构。用快速烤燃实验方法,研究了壳体密封条件对RDX基传爆药的烤燃响应特性,分析了影响传爆药大火烤燃响应特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壳体密封结构是影响钝化RDX烤燃响应的关键因素。相同条件下,随着壳体密封条件的减弱,传爆药快速烤燃响应的剧烈程度增加,认为壳体的密封条件影响传爆药的易损性,壳体采用一定的泄漏方式能够降低传爆药的火烤易损性能。  相似文献   

2.
铝含量对RDX基含铝炸药爆压和爆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锰铜压力传感器和测时仪测量了不同铝含量的RDX基含铝炸药的爆压和爆速。拟合出爆压、爆速与铝含量的关系式,分析了铝含量对RDX基含铝炸药爆压、爆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铝含量的增加,RDX基含铝炸药的爆压和爆速呈线性减小。计算了铝粉的质量分数在0~40%时所对应的PC-J=A(x)0ρD2中的A(x)值,拟合出A(x)值与铝含量的关系式,得到RDX基含铝炸药爆压与爆速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苏北工区近年来发生的TCP射孔失败,传爆管断爆是射孔失败的最主要原因。研究传爆管的传爆间距、装药密度、温度以及轴向偏移距离等问题,解决TCP射孔断爆事故。通过对传爆机理知识的详解,强化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杜绝断爆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100%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分析法对某一批JO-9C传爆药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并优化了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的用量、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以及水解时间对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当乙酸乙酯与传爆药的质量比r为5~5.5,碱溶液的浓度一定且与传爆药的质量比R为90~100时,水解时间缩短至4 h.分析结果的平行性和数据的连续稳定性较好,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器分析法稳定准确,从宏观上可准确反映HMX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油管传输射孔与电缆射孔相比有着许多优点,但存在着层与层之间夹层段传爆的问题。传统的传爆方式由于采用导爆索与传爆管传爆,工作量大且可靠性低,无法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本文阐述了夹层枪传爆技术,增压装置传爆技术,多级投棒传爆技术的原理,并通过现场应用,研究总结出真对不同深度夹层的传爆技术施工规则应用后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LLM-105/EPDM造型粉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LM-105为主体炸药,EPDM(乙丙三元橡胶)为黏结剂,采用溶液-水悬浮法制备了LLM-105/EPDM造型粉,并将其压制成药柱.用SEM对包覆前后样品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机械感度、热分解特性、热安定性和爆速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与LLM-105和其他传爆药相比,EPDM/LLM-105造型粉的机械感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当传爆药柱的装药密度为1.518 g/cm~3时,爆速可达7915 m/s.  相似文献   

7.
造型粉的压装特性是其实际使用中需要衡量的一项物性参数.为了获得JO-9C传爆药的压装特性,本文通过测定一系列压力点下所获得的压药密度,绘制了其压力密度曲线.本文查阅了散粒体炸药的压装原理,筛选并控制试验条件,选取11个测试点,进行JO-9C(Ⅰ)与JO-9C(Ⅲ)传爆药的压药实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绘制了此两种传爆药的...  相似文献   

8.
冲击载荷下JH-14C传爆药的动态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技术对JH-14C传爆药在不同应变率冲击过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研究,观察该传爆药的宏观破坏形式并对回收试样细观损伤模式进行扫描电镜(SEM)观测,获得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该传爆药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失效应力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失效应变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
RDX的比热容、热力学性质及绝热至爆时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Micro-DSCⅢ微热量仪测定了RDX的比热容,得到了二次方温度方程,298.15 K时RDX的标准摩尔比热容为251.17 J·mol-1·K-1.运用Gaussian 03W程序的DFT-RB3LYP/6-311 G* *方法对RDX在280~350 K的温区内进行比热容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理论值低于实测值,偏差在12.72%~15.94%.用测得的比热容方程计算了298.15 K为基础的RDX的热力学函数,并得到了绝热至爆时间为3.10~3.19 s.  相似文献   

10.
刘月胜  徐文峥 《山西化工》2012,32(1):40-43,49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Y/LS-DYNA对装药弹丸斜侵彻混凝土过载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弹体侵彻模型及弹载传爆药应力波加载机理,揭示了弹载传爆药应力波加载的加载状态。研究表明,弹载传爆药不同入射角侵彻时,受弹体应力波作用,入射角越小,弹内传爆药所受塑性波幅值越高,对传爆药的损伤有很大的影响。将弹载传爆药过载曲线与弹体过载曲线进行对比,弹体过载与传爆药过载曲线变化规律趋势相近,可以通过弹体的过载特性来估算PBXN-5传爆药的过载特性。此项研究可为侵彻过载中弹载传爆药抗高过载能力评价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阻止RDX/SiO2膜的开裂,基于溶胶-凝胶法制膜原理,通过调节SiO2溶胶的摩尔配比和陈化时间,在其凝胶点处加入一定量RDX的N,N-二甲基酰胺(DMF)溶液,同时添加适量黏结剂,手工旋涂并冷冻干燥成膜。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水与正硅酸乙酯(TEOS)的摩尔比(r),缩短溶胶恒温陈化时间,缓慢干燥的同时保证环境湿度,加入质量分数3%~5%的氟橡胶(FPM2602)或聚乙烯醇(PVA),均可以增强凝胶骨架的连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RDX/SiO2膜的开裂。  相似文献   

12.
纳米复合镀层中纳米粉体含量的测定目前主要采用重量法和表面能谱分析法,而这2种方法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提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复合镀层中纳米SiO2的含量。以pH=1的HNO3溶液、NiSO4-HNO3溶液、CuSO4-HNO3溶液、ZnSO4-HNO3分别作为空白液来模拟复合镀层的溶解液。通过试验确定了测定波长,试验发现测定的标准曲线线性都非常理想、采用该法与重量分析法分别测定了待测液中纳米SiO2的含量,并对其误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法的准确度高,其平均相对误差(1.05%)远远小于重量分析法,而且更省时。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复合电镀技术制备了A u-S 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S iO2纳米粉体的浓度对A u-S 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X)对复合镀层进行了表面形貌和能谱分析,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分析了粉体对金镀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S iO2浓度的增加,镀层中S iO2含量与镀层硬度随之增加,在镀液中S iO2质量浓度为15 g/L时,两者出现最大值;另外S iO2粉体的加入细化了复合镀层的结晶结构。  相似文献   

14.
采用SiO2纳米粒子填充改性聚碳酸酯(PC),为使无机纳米粒子在基体PC中分散均匀,经硅烷偶联剂KH-550对SiO2纳米粒子进行表面处理,分析了改性SiO2纳米粒子对复合材料机械与加工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表征,探讨了无机刚性纳米粒子填充改性典型工程塑料PC的特点并探索其增强增韧的机理,研究了复合物的粘流变性能. 结果表明,改性SiO2纳米粒为球形,在PC基体中分散均匀,湿法改性制备的PC/SiO2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力学拉伸性能和流变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
ACR/纳米SiO2复合粒子的合成及其对PVC的增韧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细乳液聚合制备ACR/纳米SiO2复合粒子及其对PVC的增韧作用。对丙烯酸酯单体中的纳米SiO2粒子进行偶联改性,提高了ACR对纳米粒子的包覆率和接枝率,复合粒子与PVC共混后纳米SiO2粒子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好。复合粒子对PVC的增韧效果明显优于纳米SiO2粒子和未改性ACR共聚物,复合粒子的用量较少时,就可明显提高PVC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6.
纳米SiO2改进PMMA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纳米SiO2对PMMA的改性,对PMMA/SiO2纳米复合材料体系进行了性能测试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都发生了变化。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随无机成分(SiO2)含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软化点温度则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尼龙11/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SiO2的加入对尼龙11的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电镜观察冲击断面形态发现:纳米SiO2均匀分散在尼龙11基体中,受冲击时基体产生了屈服.  相似文献   

18.
纳米二氧化硅对涤纶纺丝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不同含量配比的纳米S iO2添加到聚合反应体系中,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PET/S iO2复合材料,并对它进行纺丝实验。测试结果显示:这种复合材料的纺丝温度降低了15℃左右,DSC和热台偏光显微镜实验证实了在降温过程中,微晶出现的起始温度比对照样品降低了5~20℃,但结晶速率加快;流变实验表明含有纳米S iO2的PET切片在270℃左右流动性较好,这为设定纺丝温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均匀包覆钛酸钾晶须(PTW)的核壳式复合微粒,并通过SEM、EDS、XRD、FTIR对这种复合微粒进行了表征。未处理的PTW在pH=2.0的酸性溶液中开始被腐蚀,并能被煮沸的浓硫酸所溶解;而SiO2PTW复合微粒耐酸性增强,在浓硫酸中煮沸40min后,仍能保持纤维形貌。PTW表面的SiO2壳层可以阻碍PTW中水溶性钾离子的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