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建辉 《安徽建筑》2000,7(1):34-35
一、城镇体系规划目标与城镇现代化目标比较 城镇体系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它以一个区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城镇体系规划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组织  相似文献   

2.
近日,粤港澳三地规划界召开了“大珠江三角洲城镇规划前景与规划管理研讨会”,三地规划界一致认为,要提升大珠三角的国际竞争力,关键是要将珠三角城镇和港澳看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网络。  相似文献   

3.
一、城镇体系规划的产生与发展 城镇体系规划以结构的形式首先在英国提出并在规划法规中被明确规定。当时由于西方国家城市蓬勃发展,带来了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关系的复杂化和矛盾化。于是,便有了区域整体发展的迫切要求。规划的产生就是为了协调区域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现在对城镇体系的一般理解为“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我国对城镇体系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城镇体系规划是与城镇…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城镇和枉村集镇体系结构 当前我国城镇的基本分类除城市外,还有县城、县属镇(非县城所在的建制镇).乡集镇和一般农村集镇。从城镇的职能、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经济成份以及设施和建设等方面来看,县城和县属镇相类似,属于城市型城镇.我们统称它们为小城镇。乡集镇和非乡政府所在地的一般集镇属于乡村型城镇,统称为农村集镇。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模式,是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带动区域内不同类型的城镇发展,以形成完整的城镇体系网络。小城镇和农村集镇就是这个体系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我国西部城镇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全球化、资源、环境、人口等诸多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中西部城镇与沿海城镇的差距仍然很大,需要不断调整空间规划促进城镇间协调.本文以西部城市中的昆明城镇体系研究为例,分析昆明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通过城镇网络的构建和空间管制,探索促进昆明城镇体系结构调整、城乡统筹以及空间资源整合的空间规划途径.  相似文献   

6.
松滋,是一个古老的邦郡,地处江汉平原与巫山山系.武夷山系两大山系过渡地带,是湘鄂近邻的一座新兴发展的城市。1996年松滋撤县建市以来,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城市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园地制宜、有序推进”的方针,不断提高城镇现代化建设水平与质量,促进了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镇发展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是以优化城镇结构、提高城镇质量、完善城镇功能为主的内涵型发展,是数量上的城市化和质量上城镇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通过城镇系统的结构改进与质量提高来带动和促进区域城市化;二是以增加城镇数量、扩大城镇规模为主的外延型发展,主要通过城镇数量增加来推动区域城市化,提高城乡一体化的发达程度。  我个人认为,温州市域城市化模式应为内涵与外延相结合。初期以外延发展为主,适当扩大温州的城市规模,同时考虑发展郊区、郊县的重点中心镇,提高城市化水平;后期以内涵发展为主,特别是提高城市…  相似文献   

8.
北京调色板     
<正>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人们向城市聚集的同时,在保留自然风光的郊区寻求周末住宅的富裕阶层也渐渐增多起来。从北京市中心开车约2小时车程,我们在一个山水围绕的城镇中规划有一处共90户的集合住宅。考虑到选址的特性,将其作为周末住宅而购买的人居多,因而力图追求一种与城市建设的集合住宅不一样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2012年7月19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单位主办的第一届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在会上做了“智慧地进行城镇建设,积极促进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0.
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村与城市之间联系的纽带,城镇的发展状况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实践证明,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保证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它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层载体和重要堡垒。 一、城镇和城镇化 1.城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讲到城镇时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基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列宁认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动力。新中国关于城镇含义的解释出现在1984  相似文献   

11.
城镇户外广告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是集商业、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城市景观。城镇户外广告直接反映着一个城镇的商业繁华程度.体现着一个城镇的文化艺术品位,也影响着一个城镇的对外整体形象。因此,如何加强城镇户外广告的设计与管理,以现代文明的户外广告,点缀城镇环境,增辉城镇景观,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张源 《城市勘测》2013,(6):59-62
描述了中心地系统形成原理,并将其与Voronoi图生成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Voronoi图的生成与中心地的形成过程的一致性,提出了用Voronoi图描述中心地系统,进一步提出Delaunay三角网是建立城镇网络体系的最佳模型。以广西为例,建立广西地级市城市网络,计算出城市配位数和地级市平均距离,由此分析出城市网络中存在的“空洞”现象,并找出位于空洞点位上的潜在新兴城镇,为城镇网络的分析与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城市集合居住模式的重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军 《建筑学报》2002,(12):29-31
针对当代中国城市居住建设的现状,本文尝试从集合居住的角度来认识城市的地域结构构成方式,并建构起集合居住社区的概念,分析了其内涵的两个方面,提出以多层次的公共空间网络起到促进社区整合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以重建邻里关系为中心的的新小区模式进行了重构。  相似文献   

14.
各地动态     
《小城镇建设》2010,(9):18-19
济南——科学构建四级城镇结构体系 按照统筹城乡、以强带弱、轴线集聚、网络发展的原则,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科学构建中心城市一次中心城市-中心镇——般镇四级城镇结构体系,形成层次分明、规模序列完善、职能分工互补、空间布局合理的城镇发展网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湖南靖州县科学经营小城镇,创造了引人注目的“靖州现象”,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对城镇准确定位,充分挖掘城镇发展潜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城镇的规模扩张和内涵发展。靖州地处湘黔桂三省接边地带,位于怀化-邵阳-柳州-桂林-凯里这一城市网络“空洞”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宏观发展战略和促进资源枯竭经济转型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城镇建设,切实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棚户区与城市其他区域的统筹规划、配套建设和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政策的实施,白银市人民政府为了引导城镇健康、生态、快速、经济的发展,同时为了加强总体规划的可控制性和操作性,实施白银市棚户区改造规划。  相似文献   

17.
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以意大利历史城镇科莫市过去300年中的城市发展进程作为样本,研究一个城镇在保存历史文脉的前提下,空间系统结构的增长模式。并在大量测算数据的基础上,指出城市演变过程中空间网络的动态特性以及回归值的存在。以此量化解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内部机制,同时为设计师理解城市的传统空间特质提供可操作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8.
消防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城市、管理城市,保障城市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确保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等等,都离不开科学的消防专项规划。 我国地域广阔,海岛众多,除了台湾省之外,目前就有13个市(地)县(区)地处海岛。因此,因地制宜的编制好海岛城镇的消防专项规划,对于促进我国海岛城镇渔业及经济的顺利发展,确保海岛城镇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其它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占思思  郑清菁 《城市建筑》2022,(19):52-56+66
高铁1.0时期是“四纵四横”建设时期,以连接城市群的干线建设为主;随着高铁2.0时期到来,过渡到“八纵八横”建设时期,高铁建设逐渐向都市圈网络完善纵深推进。本文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城镇发展与交通发展历程,研究“集合城市”“集群枢纽”产生的历史背景。剖析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在空间尺度、产业特征、出行特征上的差异性,总结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落实“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模式上的独特性,厘清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在集合单元实现高铁枢纽群共享、大区域范围内中心体系如何打破行政边界限制实现“直连直通”,总结面向世界级城市群枢纽与城镇空间互动发展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朱春 《化学建材》2011,(4):25-26
今年6月下旬,由我国国家能源局主办的APEC低碳示范城镇论坛21日在天津成功举办,此次论坛是应胡锦涛主席2010年11月在日本横滨召开APEC非正式领导人会议讲话,即“加强低碳城镇示范项目合作,促进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效领域合作”的倡议,通过讨论研究APEC(亚太经合组织)各国家/地区实现城市低碳化的经验和方法,主要包括低碳城市/城镇的概念和模式、能源战略、低碳技术、政策举措、低碳规划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