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二氢杨梅素的酯化及其抗氧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卫  郑成  宁正祥  邵友元 《食品科技》2007,32(5):198-201
用不同摩尔配比的十二酰氯对二氢杨梅素进行不同程度的酯化。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AM1计算方法,比较出二氢杨梅素分子6个羟基发生酯化反应的难易程度为:3-OH>4-'OH>5-'OH>5-OH>3'-OH>7-OH;通过各羟基自由基生成热之差(△HOF),得出其6个羟基抗氧化能力依次为:4-'OH≈5'-OH>3-'OH>7-OH>5-OH>3-OH。并用量子化学方法对二氢杨梅素衍生物的酯化度与清除DPPH自由基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二氢杨梅素含量的显齿蛇葡萄提取物的抗菌活性与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选取17种二氢杨梅素含量不同的显齿蛇葡萄,使用乙醇超声辅助法获得各个样品的提取物;采用药敏滤纸片法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体系分别研究提取物以及相同含量的二氢杨梅素纯品的抗菌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17种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随着提取物中二氢杨梅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强,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显著强于相应含量二氢杨梅素纯品。在10mg/m L浓度下,部分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强于二氢杨梅素;对DPPH·清除作用:二氢杨梅素大于全部样品;样品10~17大于VC;样品2~17大于BHT。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二氢杨梅素对不同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采用ESR和自旋捕集技术测定二氢杨梅素对·OH、·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对活性氧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二氢杨梅素对活性氧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二氢杨梅素清除和抑制·O2-、·OH-和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7.4μg/mL、297.8μg/mL和12.4μg/mL,表明二氢杨梅素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有显著差异,对超氧自由基具有更强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杨梅素、杨梅苷及二氢杨梅素的抗氧化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高通量筛选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杨梅素、杨梅苷和二氢杨梅素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8.34、28.89、10.70μg/mL,三种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均强于阳性药芦丁(IC50=31.32μg/mL),其中二氢杨梅素还强于VC(IC50=14.69μg/mL);在质量浓度为0.25mg/mL时,杨梅素、杨梅苷和二氢杨梅素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分别为:30.66%±4.05%、38.48%±1.98%、78.81%±2.23%,其中二氢杨梅素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较显著,其IC50值为1546±47.05μmol/L。结论:杨梅素、杨梅苷、二氢杨梅素均具有显著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本文首次报道二氢杨梅素具有较好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月桂酰氯对二氢杨梅素进行不同程度的酯化修饰,探讨不同程度的酯化修饰对二氢杨梅素溶解性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二氢杨梅素相比,二氢杨梅素酯化物在油中的溶解度提高20~300 倍,并且随着酯化程度加大,二氢杨梅素酯化物在油中溶解度增加。二氢杨梅素酯化物在极性溶剂中清除DPPH 自由基和H2O2 的能力比二氢杨梅素低,酯化物的抗氧化活性随着酯化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铁离子- 抗坏血酸诱导的卵磷脂过氧化反应体系中,二氢杨梅素酯化物的抗氧化活性明显优于二氢杨梅素,且不受酯化程度的影响,表明二氢杨梅素及其酯化物在卵磷酯脂质体中的抗氧化活性受溶解性和羟基数目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法探讨二氢杨梅素抗氧化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二氢杨梅素为活性黄酮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Gaussian系列程序计算二氢杨梅素各羟基组成原子的前沿轨道系数、分子总能量以及二氢杨梅素供氢后的分子结构能量,采用“从头计算”法,选取6-31G*基组。计算结果认为二氢杨梅素分子供氢后结构的稳定性是决定二氢杨梅素物质抗氧化能力的主要因素,确定二氢杨梅素分子B环上3’位、4’位、5’位酚羟基结构是抗氧化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7.
以天然产物藤茶的有效成分二氢杨梅素作为配体,采用加热回流方法,合成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表征配合物.采用Fenton方法研究配体二氢杨梅素及其镍配合物的清除羟基自由基作用.结果合成了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颜色为土黄色,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强于配体二氢杨梅素.  相似文献   

8.
黄酮醇抗氧化剂构效关系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结构黄酮醇化合物的氧化机理及其抗氧化性构效关系,对杨梅素和二氢槲皮素的氧化过程进行循环伏安法和原位薄层长光程紫外- 可见光谱电化学测试,并与槲皮素氧化的随后转化机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杨梅素的氧化亦遵守随后转化机理,但其分子中B 环5'-OH 的存在对随后转化步骤有阻碍作用,导致抗氧化性减弱;二氢槲皮素分子中C 环2,3 位C - C 饱和键则完全阻断了随后转化步骤的进行,从而导致抗氧化性大幅度减弱。可见随后转化步骤对黄酮醇抗氧化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利用共糊化法制备二氢杨梅素-马铃薯淀粉复合物,探究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与淀粉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抗氧化性。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氢谱仪与电镜扫描探究二者的相互作用机制,比较DMY、马铃薯淀粉及二者复合物对2,2-联苯基-1-苦基肼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和2,2′-氨基二(2-乙基-苯并噻唑啉磺酸-6)铵盐[2,2′-amino-di(2-ethyl-benzothiazoline sulphonic acid-6)ammonium salt,ABTS)]阳离子、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DMY与马铃薯淀粉发生氢键非共价作用。马铃薯本身的抗氧化性极低,二氢杨梅素-马铃薯淀粉复合物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与DMY的清除能力相当。此外,DMY添加量和二氢杨梅素-马铃薯淀粉复合物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呈现浓度依赖关系。综上所述,DMY与马铃薯淀粉发生氢键相互作用,DMY的添加使复合物的抗氧化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野酸梅皮色素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抑制亚油酸氧化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野酸梅皮色素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当于Vc的92.7%,对亚油酸抗氧化能力的抑制率相当于Vc的79.31%,相当于VE的88.53%。  相似文献   

11.
食用植物有效成分的非晶化配位可能会产生新的或更好的药物活性。本实验研究二氢杨梅素(DMY)与Cu配位的优化工艺条件、配位前后DMY的晶体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DMY与Cu配合的最佳工艺条件为40℃、反应时间60min、pH 9.5;配位后DMY的UV-Vis光谱最大吸收峰由292nm红移至332nm;经理论化学计算和FT-IR光谱证实,DMY的4位羰基和5位羟基O原子参与配位;配合物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提高,这可能和配位后DMY出现的非晶化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2.
Dihydromyricetin is a natural antioxidant with good prospects in food industry. But its poor lipophilic property limits its application in lipophilic food. In this study, the dihydromyricetin–lecithin complex was prepared to improve the hydrophobicity of dihydromyriceti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lex were analyzed by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metry, infrared spectrometr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X-ray diffractometr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dihydromyricetin and lecithin in the complex were combined by non-covalent bond, did not form a new compound and the solubility of dihydromyricetin in n-octanol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dihydromyricetin–lecithin complex was an effective scavenger of DPPH radicals with an IC50 of 22.60 μg/mL. In the Rancimat antioxidant test using lard oil as sub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plex with protection factor of 6.67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with protection factor of 5.54.  相似文献   

13.
百合花瓣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个栽培百合品种(“索邦”、“西伯利亚”及“黄天霸”)和岷江百合花瓣的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4类百合花瓣的酚类物质及15种单体酚含量,并通过测定5个抗氧化指标(ABTS+·、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铜离子还原能力以及金属螯合能力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花瓣酚类物质含量由高到低次序为:“索邦”>“西伯利亚”>“黄天霸”>岷江百合。其中单体酚的种类也有所不同,但均含有儿茶素、飞燕草素、表儿茶素、二氢杨梅酮、芦丁、香豆酸、二氢槲皮素、山奈酚。4类百合花瓣酚类物质对ABTS+·、DPPH 自由基、·OH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对铜离子均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以及良好的金属螯合能力。结论:4类百合花瓣均适合作为天然抗氧化材料进行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曼尼希(mannich)反应由二氢槲皮素制备其衍生物-曼尼希碱盐,考察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其在KI-H2O2体系和猪油中的抗氧化性能.通过实验证明,二氢槲皮素曼尼希碱盐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二氢槲皮素.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二氢槲皮素有所增加.在KI-H2O2体系中二氢槲皮素曼尼希碱盐的抗氧化能力比二氢槲皮素、槲皮素和抗坏血酸都要强.其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比二氢槲皮素弱,但是比BHT强,在猪油中最佳添加量为2.0 mmol/L.  相似文献   

15.
脂溶性二氢杨梅素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  李俊生  车春波  刘宁 《食品科学》2011,32(20):69-71
为改善二氢杨梅素的脂溶性,采用化学修饰法制备了二氢杨梅素癸酸酯。考察该产品的溶解性及不同酯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通过癸酰氯修饰的二氢杨梅素在油溶性基质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当酯化度为3时,其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在相同质量分数时二氢杨梅素癸酸酯的抗氧化活性优于二氢杨梅素和BHT,0.05%二氢杨梅素癸酸酯的抗氧化性能与TBHQ接近。  相似文献   

16.
刘佳奇  彭珍  熊涛 《食品科学》2017,38(24):130-136
以植物乳杆菌菌剂发酵红茶饮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茚三酮比色法和标准碱滴定法测定红茶发酵前后的茶多酚、茶氨酸、咖啡碱及乳酸含量;采用4种不同体外抗氧化模型来考察红茶饮料发酵前后的抗氧化活性;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红茶发酵前后主要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发酵后红茶饮料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比发酵前稍有下降,茶氨酸含量较发酵前显著上升(P0.05);对部分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发酵前略有下降;醇类和酮类等香气成分在发酵后较发酵前有明显增加,有利于提升红茶的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芒果中所含的4种主要抗氧化物-没食子酸、芦丁、维生素C(Vc)、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抗氧化活性。应用体外试验法模拟芒果中的4种抗氧化物及其复配组合,通过分析各抗氧化物及其复配组合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_2~-·)、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的清除能力大小来判断抗氧化能力的强弱。结果表明,·OH的清除率最高的是没食子酸+芦丁+GSH+Vc复配组,达99%,清除率最低组为单一抗氧物Vc组,较最高组低27%;O_2~-·清除率最高的是GSH+Vc复配组,达87%,而没食子酸+GSH+芦丁的复配组对O_2~-·清除率最低只有4%;DPPH清除率最高组为芦丁+GSH复配组合,为35%,Vc+没食子酸复配组对DPPH的清除率最低,为2.50%。综上所述,抗氧化物的抗氧化性可单独发挥作用,也可能是组合式发挥叠加作用,对自由基清除效果最佳的是GSH+Vc。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异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以染料木素、大豆苷元、橙桑黄酮、奥沙京4 种异黄酮类分子为代表展开研究。测定了4 种分子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比对。对4 种分子进行分子模拟,得到稳定的优势构象并对其进行相关量子化学计算。结果分析表明,4 种异黄酮分子清除自由基能力与其酚羟基位置电子转移和脱氢能力有关,前线分子轨道能直观地展现抗氧化物的分子活性部位,而能隙和自由基生成热能准确表征4 种异黄酮分子抗氧化活性顺序,对于4 种分子的多羟基位自由基生成热分析可知,4’-OH是染料木素和大豆苷元最主要的羟基活性部位,3’-OH是橙桑黄酮和奥沙京最主要的羟基活性部位,4’-OH和3’-OH可分别作为表征这4 种分子清除自由基活性的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