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环太湖1986~2010年水文巡测资料的整理,使用分区域分阶段的对比分析方法,分析太湖入出湖水量变化情势及其成因。分析表明,太湖入湖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而流域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湖西区、望虞河入湖水量增加明显,而杭嘉湖区和武澄锡虞区自2000年以来入湖水量下降明显;太湖出湖水量与入湖水量变化基本一致。研究还发现,太湖各区域入出湖水量变化不仅与区域降水量有关,与"引江济太"等环境治理工程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2.
"引江济太"是近年来太湖流域实施的一项重要调水工程,根据望虞河沿线各水文监测站点的水质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并采用Borda计数方法,计算从常熟水利枢纽引水到望虞河沿线各站点及望亭水利枢纽所需的传播时间,同时通过可视化绘图方式验证所得到的传播时间。最终的目标是能够根据传播时间提出望亭水利枢纽最佳的开闸放水时机,使得入湖水能够在短时间内稀释太湖较差水质,从而为太湖流域引江济太工程的实时调度与分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已经实施了15年,因望虞河引江济太入湖水质并不好于太湖水质,社会各界对引江济太给太湖水质带来的影响仍有争议。文章以2007—2016年水质监测资料对太湖、引江济太以及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引江济太入湖水质尽管较太湖平均水质差,但明显好于22条主要入湖河道水质,引江济太有利于太湖水质的改善。同时,因为太湖的纳污能力有限,引江济太增加了太湖的污染负荷量,建议应在保证太湖水域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科学调度、适度引水。  相似文献   

4.
"引江济太"调水是通过河湖水系连通改善太湖流域水资源配置、修复太湖流域水环境、保障太湖流域用水安全的典型案例,调水的影响为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以"引江济太"调水为例,对所建立的"河湖水系连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进行了应用,对其适用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基本能反映和评价河湖水系连通的主要影响;"引江济太"调水的影响较为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善城镇供水保证率、补给深层地下水、改善水质和景观等方面;由于"引江济太"调水仅为长江和太湖流域之间连通的一部分,调水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总的来说较小。  相似文献   

5.
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对滆湖水量水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为太湖流域重要骨干引排工程。工程实施后加强了长江、洮湖、滆湖、太湖以及区域其他河网水系的互联互通,将对滆湖水文情势、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采用太湖流域一维河网水动力模型与滆湖二维水量水质模型嵌套,对枯水和平水典型年条件下工程建设前后滆湖水动力、水质变化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滆湖水动力条件、水质均有较大程度改善,枯水年尤为如此。但由于长江水源TP、TN水质指标值较高,引入长江水后仍不能满足滆湖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建议采取其他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湖区TP、TN的浓度,以促进滆湖水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1986-2018年环太湖入出湖水量、降水量、引排水量资料,采用TFPW-MK趋势检验法分析了环太湖各水资源分区年入出湖水量及太湖换水周期的变化特征,并讨论了湖西区年入湖水量以及望虞河和太浦河年出湖水量显著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环太湖年入出湖水量、净入湖水量与各水资源分区年入出湖水量及占比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望...  相似文献   

7.
望虞河引江济太为太湖流域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总结了望虞河引江济太调度方案的历史沿革,对2003年以来引江济太开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适度抬高入梅前后调水限制水位、加强周边河网水利工程的配合应用、优化引江济太调水线路和新增泵站工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望虞河沿线地区对提升河网水动力条件、恢复河道自然引排条件、保障良好人居环境的需求日益迫切。目前,望虞河沿线地区在非防洪排涝期和非引江济太期间,并没有明确的引排方案。文章介绍了区域生态调度实践,分析了现状生态引水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了区域生态引水供需平衡分析,围绕新时期水利调度工作思路的转变,提出了相关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望虞河是太湖流域唯一的"引江济太"调水通道,对流域防洪、水资源配置和水环境保护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使望虞河扩大工程更符合实际,规划方案更具操作性,重点开展现状工程过流能力分析、工程拓浚方案、扩大等效方案研究,实现既完成望虞河工程任务,又节约土地、减少拆迁、节约投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调水引流在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科学、客观反映调水引流工程在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根据望虞河"引江济太"等调水引流工程实践,通过实测数据说明调水引流工程在应急处理无锡供水危机和提高太湖水环境容量的作用,分析污染源治理后进一步扩大调水引流工程的必要性,并利用太湖二维模型等初步分析调水引流工程实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沈婕  梁忠民  王军 《水力发电》2020,46(11):1-5
河湖水系连通是提高水资源统筹调配水平、改善水生态环境状况、增强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保障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可能风险。为此,研究构建了包括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4个子系统于一体的河湖水系连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基于模糊集对分析的风险评价方法。就其对2018年太湖流域引江济太调水工程进行的应用结果表明,风险等级为较小风险,与实际情况相符。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河湖水系连通风险评估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邱赞  张舒雯 《江苏水利》2011,(10):29-29,31
1概况望虞河常熟枢纽是望虞河连接长江的水利控制建筑物,是太湖流域防洪重点工程之一,位于常熟市海虞镇郊,距长江口约1.6km。本枢纽具有挡潮、灌溉、排涝、引水、通航及改善流域水环境等综合功能。本泵站于1998年12月3日通过水利部太湖局与江苏省水利厅组织的竣工验收,并正式移交给江苏省太湖地区水利工程管理处管理。原设计主要任务是防洪、排涝,并为望虞河沿线补水,但因"引江济太"调水任务的实施,增加了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太湖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域工业、生活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而污水处理相对滞后;加上农业面源污染以及航运、养殖等产生的污染,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太湖流域平原河网,河道比降小,水体流动缓慢,水体自净能力弱、纳污能力小,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引江济太"调度实践表明,通过水利工程有序引排,可有效增加流域水资源供给,促进水体有序流动,改善水环境。本文通过定量研究望虞河、新孟河等流域骨干水利工程有序引排对流域及区域水环境的效果及影响,初步提出流域及区域水利工程有序引排改善水环境的设想与建议意见,为流域水资源调度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人民长江》2021,52(5)
碟形湖是鄱阳湖湿地的一类重要组成部分。赣江尾闾(中支)碟形湖分布广泛,地形和鄱阳湖水位变化共同造就了水体空间分布的季节性差异。为进一步了解碟形湖的形态特征和水体的空间分布情况,基于湖区5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提取了碟形湖地形,构建了主要碟形湖的水位-面积-容积曲线,以汛后期潴水型典型年2014年为例,基于Landsat 8遥感影像分析了典型水文时期赣江中支三角洲的碟形湖水体分布变化。结果表明:三角洲上游和下游的碟形湖形态差异明显;碟形湖四周高、中间低、深度较浅的地形特征导致其可以容纳的水量不及2亿m~3;在秋季退水期和冬季枯水期,碟形湖水体占三角洲水体覆盖的70%~90%,是越冬候鸟栖息的重要湿生环境。  相似文献   

15.
白洋淀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流域人类活动和气候干旱化的影响,白洋淀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通过对白洋淀湖水化学成分的分析,并运用与湖泊富营养化关系最为密切的Chla、TN、TP、CODMn和SD作为评价参数,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确定湖水营养类型。湖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表明,白洋淀为重碳酸类钠组Ⅱ型水的偏碱性湖泊,综合营养指数法确定湖水为中-富营养级湖泊水体。主成分分析法结果显示,湖泊污染的主要因子是TP。借助硅藻及其组合分析了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发现白洋淀硅藻属种以耐营养种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meneghiniana(20.43%)和Cyclostephanos tholiformis(25.40%)为组合特征,表明湖泊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环境状况堪忧。  相似文献   

16.
由于流域人类活动和气候干旱化的影响,白洋淀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通过对白洋淀湖水化学成分的分析,并运用与湖泊富营养化关系最为密切的Chla、TN、TP、CODMn和SD作为评价参数,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确定湖水营养类型。湖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表明,白洋淀为重碳酸类钠组Ⅱ型水的偏碱性湖泊,综合营养指数法确定湖水为中-富营养级湖泊水体。主成分分析法结果显示,湖泊污染的主要因子是TP。借助硅藻及其组合分析了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发现白洋淀硅藻属种以耐营养种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meneghiniana(20.43%)和Cyclostephanos tholiformis(25.40%)为组合特征,表明湖泊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环境状况堪忧。  相似文献   

17.
调水引流在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随着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水污染治理相对滞后,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太湖水质逐年恶化,2007年无锡供水危机事件,严重影响到流域广大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和流域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加大太湖治理力度,国务院以国函[2008]45号文批复同意《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为科学、客观反映调水引流工程在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在此根据望虞河"引江济太"等调水引流工程的实践,通过实测数据说明调水引流工程在应急处理无锡供水危机和提高太湖水环境容量中的作用;并分析污染源治理后进一步扩大调水引流工程的必要性,然后利用太湖二维模型等初步分析调水引流工程实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望虞河引江对太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从望虞河引长江水入太湖以加大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 ,缓解流域水污染形势 ,是近期治理太湖的应急措施 ,但引水存在各种影响。以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有关望虞河引江资料为分析基础 ,从水量、水质、水环境容量、富营养化、水交换周期与泥沙等方面分析长江水对太湖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了引水时机与太湖调度方式 ,为提高“引江济太”的效能提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望虞河和贡湖2018年日均水质资料及引江济太水量数据,分析得到望虞河和贡湖氮、磷浓度年内变化特征和污染物入湖通量,结合贡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目标和历年来引江济太时间分布特征,提出在确保供水安全前提下,可于氮、磷浓度相对较低的9、10月份提前引水,并适当推后冬季引水时间,同时加快推进望虞河两岸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治理,有利于入湖污染削减。  相似文献   

20.
抚仙湖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随着流域入湖污染负荷的增加,其整体水质呈下降趋势,水污染呈自北向南和自沿岸向湖心推进的分布特征。本文依据水质-污染源响应关系,建立了基于湖泊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水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在对湖泊水动力和水质模型率定验证的基础上,计算得到了抚仙湖在规划水质目标(I类)下,CODMn、TN和TP这三类主要污染物的水环境承载力分别为20065.7 t/a、821.9 t/a和115.8 t/a;并根据抚仙湖环湖入湖河流及排污口分布特征,进一步提出了环湖分片主要污染物容许入湖负荷及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