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建筑》2015,(5)
回顾了与张良皋先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华中科技大学共事时的一些共同的话题和一起参与的建筑方案规划设计,并对话题和方案展开后续评论及感想,藉以感谢和纪念张先生。  相似文献   

2.
<正>从1982年夏季我第一次见到张良皋先生到2015年1月张先生因病与世长辞,我作为学生、助手在先生身边学习工作32年,先生的做人、做事及做学问是我们晚辈的典范,先生的学术态度已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精神遗产。张良皋先生1923年出生于汉阳,1943年考取中央大学建筑系。大学期间,他投笔从戎,以满腔的爱国热忱参加抗日;抗战胜利后他返回学校继续学业。1947年,张良皋先生大学毕业,先后在上海范文照建筑事务所及上海市工务局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张先生进入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并成为该院  相似文献   

3.
<正>当我站在静卧花丛、双目紧闭的张良皋先生身旁,凝视着我敬爱的这位老人,真的疑惑了:这是真的吗?尽管先生已届高龄,他仍然活泼得像个年轻人:容貌活泼,谈吐活泼,语言活泼,举止也活泼,思维更活泼。"印象"是片断的,直观的;但印象反而比那些文字描述更加鲜活,更加难以忘却。和张先生交往这么多年,他的文章、讲座几乎都模糊了,淡忘了,但那些"印象"的镜头却放大了,像特写—般。他是一位无比勤奋的学者。我第一次探访恩施州利川的腾龙洞,是2003年夏秋之交,我在黄山风景区的老朋友黎志先生是这里旅游开发公司的老总。他邀请我参与腾龙洞的  相似文献   

4.
《建筑师》2016,(1)
本文是作者作为张良皋教授诗词方面的学生,为老师写的一篇悼念文章。作者通过回忆老师生前讲课、授业、治学、生活等印象,再一遍通读了张先生的著作和文章,感激先生的教育之恩、导引之惠,特别钦仰张先生只为做事做学问、不忮不求的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作者于张先生所崇事学术领域中的建筑学研究、建筑设计作品、天文、红学、诗词、文章等的努力成果或贡献做了知见所及的介绍,表达了学生对张老师的无限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5.
仲德崑 《新建筑》2015,(3):141-142
<正>1月15日,噩耗传来,张良皋先生于14日与世长辞,享年92岁。数月前在武汉见到先生,还是鹤发童颜,声如洪钟,精神矍铄,乐观如常。不想今日竟驾鹤西去,天人两隔,再想与先生探讨建筑和文化,红学与收藏,竟成奢望,不禁唏嘘。1月1 8日,专程从深圳赶到武汉参加先生葬礼,以期送先生一程。唯望先生一路走好,期许在另一个世界里,先生仍可以纵横捭阖,天马行空,遨游在思想和文化的空间。18日清晨,武昌殡仪馆天元厅内外人潮涌动。先生的亲朋旧友,学生故交,各界人士,济济一堂,缅怀先生的生前风采,告别先生别时仪容,表达对先生的哀思和敬爱之情。在大厅之外,见一男  相似文献   

6.
李晓峰 《新建筑》2015,(3):144-146
<正>我们深切爱戴的,这位总是把知识和快乐同时带给弟子们的老顽童,还是走了!这是当我得悉先生仙逝的消息时,内心涌出的一句话。其时,我尚在美国访学,无法参加先生追悼会,不能送先生最后一程,痛心难过,无以言表。接下来的日子,脑子里时时浮现先生笑貌音容,那么清晰,那样真切。2014年,就在我出国前不久的6月,先生还出席了由83级校友捐赠的纪念雕塑《大匠之门》揭幕仪式,就在系馆前的那片樟树林间,他还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谁料,那竟是我和先生见的最后一面!开蒙恩师先生与我有一些特别的师生之缘。凡听过先生  相似文献   

7.
高亦兰 《建筑创作》2004,(5):116-117
我是1949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当时叫营建系)的,入学后就遇上开国大典。建国后梁思成先生一直都很忙,林徽因先生又重病在身,因此大学期间我们班没有  相似文献   

8.
《区域供热》2010,(3):74-74
<正>2010年4月5日,中国的清明节,北京时间晚九点,丹麦时间下午三点,前丹麦区域供热委员会中国分会主席,丹麦波昂阀门(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托马斯先生在丹麦沃丁堡逝世,终年50岁!托马斯先生在中国工作生活前后八年。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11日上午9时55分,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中国城市规划专业与风景园林专业创始人,中国现代建筑、城市规划及风景园林教育的一代宗师,同济大学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冯纪忠先生与世长辞了,享年94岁。冯纪忠先生的逝世,是中国建筑、城市规划及风景园林界的巨大损失,同济大学又失去了一位最杰出的教授,学生们失去了他们最尊敬的老师。  相似文献   

10.
今年正逢中国建筑史学泰斗,梁思成先生百年诞辰,最近由建工出版社重新出版了《梁思成全集》,先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书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套书所展示的内容,是先生一生披荆斩棘、艰辛工作的结晶。每次读到先生的文章,先生的音容笑貌马上便浮现在脑海,每当回想起过去先生的谆谆教诲,总是令人兴奋不已,先生那一篇篇力作是我们建筑史学人的必修课本,先生那艰苦卓绝的治学精神,更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先生的一生所走过的路虽然坎坷,但却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光辉业绩,在20世纪的历史中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建树丰碑的…  相似文献   

11.
董鉴泓先生1926年6月24日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1945年至1951年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市政组学习,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教研室主任、建筑系副主任、城市规划研究所所长,《城市规划学刊》主编.  相似文献   

12.
缅怀恩师柳士英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怀恩师柳士英先生杨大慰今年十一月是我国建筑界一代宗师柳士英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先生来湘设帐,我是他最早学生之一,断续追随左右达十二年。这次参加纪念活动,难抑衷心激动。1934年我正毕业于长沙建筑工程学校。该校为长沙市泥木工会所办。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  相似文献   

13.
14.
正罗小未先生,籍贯广东番禺,1925年9月10日出生于上海,是中国著名建筑教育家、建筑史学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上海市委原副主委,《时代建筑》杂志创刊主编和编委会主任。罗小未先生1948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工学院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48年3月至1950年12月在上海美商德士古洋行工程部任绘图员、助理建筑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当代著名女建筑师蔡德庄先生,2018年2月21日凌晨5时在湖北武汉中南医院安然离世,享年97岁。蔡先生祖籍福建福州,1921年7月24日生于上海。1941年毕业于南开女子中学,并考入国立中央大学(1937年从南京迁往重庆办学)建筑系,师承杨廷宝、刘敦桢、童寯等中国第一代建筑师。1945年中大毕业后,与同门学长黄康宇结婚,并随其从重庆回到湖北汉口的公公黄古愚家中。为了生计,与夫君共同开办了建筑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16.
入围理由:多年来从事建筑文化教学与研究,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尤其是关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世界建筑文化视野中的意义方面,做出了独到的贡献。近年来出版多部著作,挖掘和探索了对中国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新认识,获得了专业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东 《新建筑》2015,(3):139-140
<正>乙未春,在节日深夜依稀的爆竹声中,曾经漫漶的文字和记忆复又涌上心头。此时,距离张良皋先生逝去已有一个多月。因答应李晓峰主编写一篇纪念文章,而其时,也正要写一些文字以资纪念。案头所见是张良皋先生亲手交给我的最后一部著作——《蒿排世界》——的三校稿,再读第一章,先生提及此书缘起时说道,他是于近年才开始关注蒿排,决意写作此书时已是85岁高龄!耄耋之年,雄心犹在,不顾蒿排水上聚落的资料难寻,钩沉艰难,学术界域难分,实证困难等等研究障碍,兀兀穷年,在最后的时光中穷  相似文献   

18.
<正>我于1954年考入天津大学,就读于建筑系建筑学专业。第一次见到沈玉麟先生,是聆听他教授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他是我们城市规划学科的启蒙恩师,后来到了三、四年级又得知沈先生要将我们班作为城市专门化培养方向的试点,为成立城市规划专业打基础。四年级结束,我被提前调去同济大学,进修城市规划。自此我与沈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跟随他的脚步一路走来,是他创建城市规划专业的亲历者,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9.
正恩师逝世已近周年,仍是每每想起,就潸然泪下,想写点文字,却又无法下笔。微信里恩师的号一直留着,不忍删去。现在提笔,只想写没有摘要、没有关键词、没有范式、反映心声的文字来作纪念。王绍增老师生前说过,德高望重之人才能称之为"先生",他从来称呼2位师爷为"程先生"和"郦先生"。所以我敢称王绍增老师为  相似文献   

20.
洪铁城 《建筑师》2007,(5):52-58
中国社科院叶廷芳先生在去年年中发表《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与展望》一文,提出我们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因为两千年一贯制的"木构建筑",而从明代中期起的这五六百年来都衰落了。为此八十多岁的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张良皋教授在今年《新建筑》第三期用《中国建筑文化再反思》一文进行辩驳。认为叶文"由于立论基点之欠正确,几乎全盘不得要领。"张老认为"中国传统建筑必须继承。"我以为他们两位走的都是极端主义之路。作为新世纪的现代文明、现代民主之表现,应该是多元并存、共生共荣的局面;应该允许各种花朵都为新世纪绽放自己的美丽。但前提是"宜人"两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