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针对软件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双边带调幅(AM)、模拟频率调制(FM)和差分相移键控(DPSK)信号在解调过程中的软件算法,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严密的推导与论证,并给出了软件接收机的构成及检测算法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曹悦 《无线电工程》2006,36(4):58-60,64
简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起源、概念、基本结构和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论述了软件无线电的总线标准、宽带/多频段天线、A/D和D/A转换器、高速并行的DSP、信令处理等关键技术。同时介绍了目前软件无线电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最后阐述了软件无线电在军用和民用领域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商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1992年J.Mitola首次提出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的概念后,立刻引起了国际通信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1995年5月IEEE Communication Magazine刊登软件无线电专集后,在国内掀起了一场“软件无线电热”,许多大学、研究所和企业纷纷开始跟踪软件无线电技术,国家“863”高科技计划也将其列为重点研究项目.中国电子设备系统工程公司.  相似文献   

4.
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其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无线电技术被誉为信息领域的第三次变革,它建立在通用开放的硬件平台之上,充分利用软件定义的方法灵活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的诸多通信体制兼容性问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从软件无线电系统概述展开,着重讨论了其在军事通信领域的应用.最后介绍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软件无线电技术软件无线电是近几年来提出的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新概念和体制。它的核心是将宽带A/D和D/A变换器尽可能靠近天线,而电台功能尽可能地采用软件进行定义。软件无线电把硬件作为无线通信的基本平台,对于无线通信功能尽可能用软件来实现。这样,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很好的  相似文献   

6.
1软件无线电的概念 1992年5月在美国通信系统会议上,Joe Mitola首次提出了“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的概念。软件无线电是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新的体系结构。它的基本概念是把硬件作为无线通信的基本平台,把尽可能多的无线通信及个人通信功能用软件实现。这样无线通信新系统、新产品的开发将逐步转到软件上来.而无线通信产品的价值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软件上.打破了传统通信功能的实现仅仅依赖于硬件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无线通信中DSP和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唐鹏  鲁东旭 《通信技术》2010,43(6):224-226
无线通信系统在工业和军事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将成为未来通信的主要方式。DSP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之一,并且在通信系统和实时信号处理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软件无线电是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以软件为核心的崭新的无线通信体系结构。介绍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的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采用通用的高性能C6000系列DSP作为硬件平台,具有完全的可编程性。  相似文献   

8.
9.
无线区域网和认知无线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2.22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建立一套基于认知无线电(CR)技术。在现有电视频段利用暂时空闲的频道进行无线通信的区域网空中接口标准。由于基于802.22协议的无线区域网(WRAN)工作在现有电视频段中,要求不能对正在广播的电视频道产生干扰,所以WRAN采用了认知无线电技术,对电视频段进行感知和测量。利用动态频谱管理技术找到空闲频道进行再分配。认知无线电技术将是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方向之一。本讲座分3期对无线区域网和认知无线电技术进行介绍,第1讲已经介绍无线区域网络和IEEE802.22工作组情况,包括WRAN背景、802.22系统、802.22空中接口等;第2讲已经介绍认知无线电技术和实现其的基础软件无线电(SDR)技术,包括无线电知识描述语言(RKRL)和认知循环、无线电频谱礼仪等;本讲介绍802.22WRAN频谱共存问题和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应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802.22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建立一套基于认知无线电(CR)技术,在现有电视频段利用暂时空闲的频道进行无线通信的区域网空中接口标准。由于基于802.22协议的无线区域网(WRAN)工作在现有电视频段中,要求不能对正在广播的电视频道产生干扰,所以WRAN采用了认知无线电技术,对电视频段进行感知和测量,利用动态频谱管理技术找到空闲频道进行再分配。认知无线电技术将是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方向之一。本讲座将分3期对无线区域网和认知无线电技术进行介绍,第1讲介绍无线区域网络和IEEE802.22工作组情况,包括WRAN背景、802.22系统、802.22空中接口等;第2讲介绍认知无线电技术和实现其的基础软件无线电(SDR)技术,包括无线电知识描述语言(RKRL)和认知循环、无线电频谱礼仪等;第3讲介绍802.22WRAN频谱共存问题和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应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无线区域网和认知无线电技术(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2.22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建立一套基于认知无线电(CR)技术,在现有电视频段利用暂时空闲的频谱进行无线通信的区域网空中接口标准。由于基于802.22协议的无线区域网(WRAN)工作在现有电视频段中,要求不能对正在广播的电视频谱产生干扰,所以WRAN采用了CR技术,对电视频段进行感知和测量,利用动态频谱管理技术找到空闲频谱进行再分配。CR技术将是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方向之一。本讲座将分3期对无线区域网和认知无线电技术进行介绍,第1讲介绍无线区域网和IEEE802.22工作组情况,包括WRAN背景、80222系统、802.22空中接口等;第2讲介绍CR技术和实现其的基础——软件无线电(SDR)技术,包括无线电知识描述语言(RKRL)和认知循环、无线电频谱礼仪等;第3讲介绍802.22WRAN频谱共存问题和CR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九十年代初,软件无线电成为移动通信中的一个热点,当时许多人把该技术看作是现代多模/多频带移动终端所要求的复杂的RF(射频)和IF(中频)处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今天,软件无线电更是被视作在设计,生产和使用等所有阶段中可重配置终端的技术。本文介绍了软件无线电和可重配置技术的概念。提供终端可重配置协议栈的概念就如同软件下载的概念一样,会在3G和将来的4G标准中被采用。  相似文献   

13.
在九十年代初,软件无线电成为移动通信中的一个热点,当时许多人把该技术看作是现代多模/多频带移动终端所要求的复杂的RF(射频)和IF(中频)处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今天,软件无线电更是被视作在设计、生产和使用等所有阶段中可重配置终端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时,移动通信肯定会得到更快的发展。据统计,到2000年年底,全球的移动用户数已经超过5亿,而中国也已突破7300万,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网。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不久之后即将问世并投入使用。虽然3G系统大大改进了频谱利用效率,而且可能会进一步降低系统的成本,但是其最最意义深远的特征就是极大地提高了它的数据和多媒体能力。  相似文献   

15.
当通过陆地有线电话发出一个呼叫时,呼叫方的电话号码及位置能够通过呼叫处理信令来识别,这一特征已被应用于呼叫方身份(ID)识别和增强型紧急呼叫服务(E911)之中。无线地理位置定位方法与陆地有线电话网中的不一样,无线呼叫方的地理位置定位可以用各种方法来确定,主要有两种地理位置定位技术:一种是基于手机的方法,主要是利用GPS卫星信号来定位;而另一种是基于网络的方法,这时,  相似文献   

16.
《电子与电脑》2011,(4):97-97
硅产品知识产权(SIP)平台解决方案和数字信号处理器内核授权厂商CEVA和业界领先的网络基站应用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Mindspeed科技公司宣布,两家企业将携手合作把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技术的优势引入无线基站设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