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2007年,初入媒体行业的我,第一次背起自己的相机,置办一两件极简行装,带着笔和采访本,独自来到山乡古村拍摄老手艺人。那时候对我而言,这只是工作。年轻的记者行走于闽东地区深山巷陌,将镜头对准了孤独的手艺人。官埔油扇、周宁蓑衣、畲乡花斗笠……一张张照片,留住手艺人与老物件摩擦后的余温,定格了每一双手的创造力量;一段段采访日记,记录手艺的历史、流程,当然还有不能忘却的手艺人生。2008年,今天我发现,用镜头讲述手艺人的故事,拍摄他们视为生命的工具,不再是完成一篇稿件那么简单。老艺人摊开的手掌上,道道沟壑是年轮碾过的痕迹。在这样一双手中诞生的物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9.
如果说民艺是一汪水,学生们的努力就像一块巨石,只要碰撞一处,必然释放绵延不绝的力量。助推项目:民间手工艺帮扶项目支持对象:南京市夫子庙地区的民间手工艺人项目活动:校内外展销、网络宣传、景区代售、为艺人寻找合作机会开展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赛扶团队即便是在人文荟萃的古城南京,民艺的现状之差也让人心惊。其实,老艺人们期待改变,但限于视野以及精力,"改变"总是遥遥无期。大学生们从来不乏热情和活力,当他们致力于民艺保护和推广,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呈现出令人振奋的激活之力。从校内到校外从2011年10月开始,南京夫子庙附近出现了一批学生。他们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单个行动,兴致勃勃地穿堂入巷。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寻找手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六年前,在读盐野米松的《留住手艺》时,有一段话引起我深深的共鸣:”童年记忆中的各条街道里匠工们作业时工具所发出的声音没有了,他们的作坊没有了,隔窗观望他们的孩子也没有了。那是因为这些职业已经不在我们身边,只一个世代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是怀着一颗幢憬和向往的心灵,观望过匠工们做活的众多孩子中的一个,也是为这些职业不复存在而深感遗憾的一代人的代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