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2年2月,Extech公司发布了为快速成长型企业设计的产品协同研发管理解决方案——Extech PLM Express(EPE)敏捷研发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中国信息化》2012,(21):70-70
日前,用友U8正式发布新版U8V11.0,并于当日举行了预售媒体发布会——U8体验你的未来。用友执行副总裁向奇汉和高级副总裁郑雨林等用友企业信息化经营管理专家,向业界全面诠释了U8V11.0将给中国成长型企业带来信息化经营管理提升,预见U8V11.0将在中国信息化市场引发新一局的“企业应用套件普及”浪潮,U8V11.0的产生使企业经营软件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信息私有化是很多大型企业在新产品研发时面临的管理瓶颈,而EDS公司推出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新产品将有助于这种瓶颈的打破,使企业的研发管理不再面临信息失真、错位和滞后的尴尬局面。3月13~14日,EDS PLM部门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发布了PLM最新套件Teamcenter3.0,和旧版本相比,该软件将使企业在客户化软件开发的工作量降低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4.
当业界还在讨论由PTC的Croe所带来的全新产品开发手段时,Windchill 10.0,这个历时27个月,投入1亿研发资金的产品在2011年5月正式发布了。正如业界所期望的那样,Windchill 10.0的推出不仅重新丰富了PLM产品功能,提高了PLM产品的应用体验,同时,也重新定义了PTC的产品线。  相似文献   

5.
《程序员》2007,(9):124-125
赛门铁克推出革新的ThreatCon安全预警系统;IBM发布Notes/Domino8.0;BEA交付WebLogicServer虚拟版;CodeGear公司发布JGear;红旗发布Asianux server 3.0;用友华表发布BillOne组件,插件产品;  相似文献   

6.
PLM解决企业产品从用户需求、订单信息、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到维护维修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数据管理、过程管理以及跨部门、跨区域和供应链协同工作的问题,PLM系统的应用问题已成为制造企业技术管理信息化的重点工作。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了制造企业技术管理信息化的地位,制造企业纷纷借助PLM系统来建立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技术管理信息化平台。随着PLM技术在企业的实施和不断深入应用,企业对PLM项目的快速实施和成功上线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重点研究PLM项目快速实施和上线应用的方法及策略,并结合多家企业成功实施的实战经验,为众多制造企业PLM项目的实施和应用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实施策略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世界》2008,(12):40-41
当市场已经发展到企业要进步必上ERP的时候,作为国内管理软件行业领军企业,一直致力于把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最佳管理与业务实践普及到客户的管理与业务创新活动中的用友公司,必须能够向客户提供一流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在管理软件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成为用友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产品,带动一流品牌,支撑一流渠道和服务成为用友实现基业长青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6月1日,IBM与用友在京举行了隆重的合作签约仪式,共同宣布用友将采用IBM WebSphere应用服务器作为中间件平台,开发新一代用友ERP-NC管理软件产品。用友自1997年即开始自主研发中间件产品,目前在NC的应用服务器方面拥有一支二三十人的研发团队。用友高级副总裁兼NC业务本部总经理高少义坦言,用友ERP-NC是面向位居中国前500位集团企业的高端ERP产品,这些用户的竞争力是一般企业的100倍以上,有的甚至高达2000倍。近几年来,随着企业数据大集中的趋势,集团企业对信息化系统效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需要国际级的中间件才能支撑它的业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信息化》2013,(12):69-69
近日,管理软件及服务提供商用友公司正式发布NC行业产业链策略,同时作为产业链伙伴的沟通合作实体平台,用友NC行业产业链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产业链创新中心)就此揭牌成立。这是继今年4月份用友公司全产业链伙伴策略发布之后的又一盛事,是用友从战略,业务层面向其核心产品层面推进策略落地的关键举措,用友NC将进一步推动产品伙伴招募和深化合作。NC行业产业链创新中心也将成为开发伙伴产业链创新的实验室,与伙伴共同实现合作开发,达成产业链共赢目标。  相似文献   

10.
PLM(Products Lifecycle Management,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几乎与达索系统公司的成长同步:从2D、3D涉及到电子数字样机,从PLM的提出(PLM1.0),即通过软件实现对产品从创建、仿真、制造到最终维修、报废等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数据信息管理,再到现在基于此上强调消费者体验和协同创新。 PLM,开始进入2.0时代。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数字化研发和智能制造的基础平台,PLM系统建设在轨道交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通过PLM平台整合轨道交通产品的研发过程、各专业协同、工作流程、生产准备、智能制造以及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实现过程,是PLM平台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在智慧产品越来越复杂且变化越来越快的情况下,PLM系统如何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低成本满足用户需求,也是轨道交通行业关注的话题。本文以基于PLM平台的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为例,说明PLM系统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2.
TD PLM2009     
2009年4月15日,Extech公司推出了多年潜心研发的新一代产品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TD PLM 2009.TD PLM2009基于世界领先的底层架构和全球化研发网络,融合了全球超过5000家企业的使用经验,并结合Extech多年来在国内制造业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专为中国制造企业置身打造.它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
11月27日,用友正式对外发布用友NC内控与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暨用友NC5.5产品;财政部领导、德勤、安永等公司的专家出席了此次发布会。此次发布的内容因集四个第一而成为业界热点。用友NC内控与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暨用友NC5.5产品是中国国内第一套全面支持中国萨班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企业管理软件;是第一个支持国家实施增值税改革的企业管理软  相似文献   

14.
最新发布     
用友发布新产品U8V8.90 近日,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U8新产品——U8V8.90。此次全新推出的U8V8.90版,基于微软.net平台,支持64位处理运算技术,完全兼容微软最新Windows7系统,且涵盖了财务管理(含成本和预算)、人力资源、供应链、生产制造、分销零售、CRM、绩效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协同办公等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5.
最新发布     
用友发布新产品U8V8.90 近日,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U8新产品——U8V8.90。此次全新推出的U8V8.90版,基于微软.net平台,支持64位处理运算技术,完全兼容微软最新Windows7系统,且涵盖了财务管理(含成本和预算)、人力资源、供应链、生产制造、分销零售、CRM、绩效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协同办公等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6.
2OO9年5月18日,用友软件(600588)发布公告,以698万的价格收购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软件公司重庆迈特科技公司。用友并不是国内惟一一个进入PLM领域的国内ERP厂商,早在2006年,神州数码通过与韩国的INOPS公司合作,共同出资成立新的公司,将该公司的DynaPDM引入中国,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说,还算令人满意。其实国内的一些PDM厂商,  相似文献   

17.
顺风耳     
用友发布U9V2.0 2010年3月10日,用友正式发布U9V2.0并规模化推向市场。本次上市发布的U9V2.0新版,在原有V1.0版、V1.5版本的基础上,更加强化了制造业的项目制造、分销与渠道管理,以及适合制造集团企业的全球合并、全面预算、资金管理等,既支持纵向的多组织集中管控。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PLM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PLM系统已成为制造企业加速产品创新、降低研发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的利器。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当前面临的问题不再是"要不要上PLM",而是"该如何上PLM"。企业发现,集成难、拓展难、缺乏柔性、个性化应用代价昂贵、项目实施周期长、按计划预算和进度交付难,以及运维难度大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对传统PLM系统的深入应用,企业需要一个一体化、平台化的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最近,苏州万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同Extech公司的合作,在企业内部全面应用Extech公司协同创新管理股平台——TD PLM。万龙电气于2008年在总部成功实施了XTPDH系统,应用效果得到了一致认可。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万龙电气的信息化管理需求也进一步提高,为此万龙电气决定扩展研发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20.
随着PLM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PLM系统已成为制造企业加速产品创新、降低研发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的利器。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当前面临的问题不再是“要不要上PLM”,而是“该如何上PLM”。企业发现,集成难、拓展难、缺乏柔性、个性化应用代价昂贵、项目实施周期长、按计划预算和进度交付难,以及运维难度大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对传统PLM系统的深入应用,企业需要一个体化、平台化的系统以解决上述司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