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于误差反馈的组合式人工神经网络的发电生产过程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雷  徐南荣 《信息与控制》1999,28(5):327-332
本文主要研究人工神经网络在辨识实际工业系 统中的应用.由于辨识的对象是一个动态系统,所以着重对人工神经网络在辨识工业生产过 程的动态特性作了分析.本文以发电生产过程为背景,针对不同负荷下发电生产工况的特点 ,提出了用子神经网络分别辨识不同负荷下的发电生产过程.在考虑系统稳定的前提下,本 文提出引入误差反馈来训练人工神经网络辨识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上级监管部门对发电企业的生产监督要求越来越高,生产指导性的系统也逐步增多,使得发电企业中各类上传数据越来越多,且大多从DCS系统直接读取数据,使得DCS系统的通信接口越来越多,对DCS系统网络安全造成巨大隐患。针对发电企业存在的问题,运用大数据关键技术,提出一种全新的综合数据平台,实现各种数据在该平台的清洗、分析和融合。该平台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兼容性和安全性,可与生产指导性设备无缝对接,避免重复建设,减少项目投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某厂3、4号机组节能发电调度煤耗在线监测系统子站的物理结构、数据传输、系统搭建及其应用情况。通过节能发电调度煤耗在线监测系统子站的建立及应用,实现了调度中心对机组煤耗指标的实时在线监控,也为生产人员提供了分析数据和操作参考,有效提高了机组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蟒塘溪水电站借助现代信息管理手段,建成了蟒塘溪水电站智能生产管控系统,全面提升蟒塘溪电站的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综合管理效率,实现“安全、可控、和谐、高效”的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力发电厂。介绍了蟒塘溪水电站智能生产管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及主要功能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越来越大,节能降耗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煤炭市场一路攀升,电力生产成本逐年增加,如何在保证电力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发掘企业潜力,提高管理水平、严密监控生产过程、降低能耗是发电企业迫在眉睫的事情,而生产实时数据是此项工作完成的基础,本文就我公司生产实时数据系统的规划、设计、部属进行说明,并就我公司目前实时数据的应用进行了阐述。系统需求分析公司概况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10月,发电工程是引进亚洲  相似文献   

6.
风能和太阳能是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通过对河套地区地形特点的分析,提出风光互补发电已成为新能源发展的趋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就是将发电机组和光伏发电组合起来构成的发电系统,主要由发电系统、蓄电池控制器、逆变器等部分组成。阐述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构成及其各部分特点,提出了河套地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监测系统对于风光混合发电系统的稳定可靠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根据风光发电系统的要求,讨论了需要监测的参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介绍了监测系统的结构及其硬件构成,采用C#语言进行了监测系统软件的研究开发。该风光混合发电监测系统的研制为提高风光电混合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对以前的发电管理系统或只是数据呈现,提供市电及发电相关数据信息,或只是提供出车轨迹,主要实现对出车的管理,不能全面反应发电全过程且不便于对发电事件进行分析的情况,提出可视化发电管理系统的概念。在简要介绍了LBS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后,讲述了可视化基站发电管理系统的组成以及通过LBS定位管理、短信互动、实时监测数据等进行系统实现。可视化发电管理系统通过可视化的界面帮助发电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直观、便捷。  相似文献   

9.
恒速恒频交流电源系统存在恒装结构复杂、能量转换效率较低等缺点,为此提出的飞机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发电系统不仅去掉了结构复杂恒速传动装置,而且变速运行可以使发电系统运行在最优工况,提高了整个发电系统的效率。为了实现变速下能够输出恒频恒压的交流电,在介绍飞机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发电机组成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了飞机发电系统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发电系统模型能正确的反映变速恒频发电系统的静、动态特性能;同时,建模方法对其它电机系统的建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多样性,对在实际电网中应用的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特点及其发展动态进行了综述。从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的角度,重点分析了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接入对地区电网的频率、电压、电能质量、潮流、电网损耗、电网调度、继电保护、可靠性、电力市场等方面产生的显著影响,充分说明妥善解决好并网运行影响,将是分布式发电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对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