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热台显微镜对牛皮浸灰过程中毛纤维的表面形态及耐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浸灰时间的增加,毛纤维的表面破坏明显严重,纤维的干热收缩温度基本相同,但最终收缩率降低,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加脂概述     
正皮革生产过程中的加脂是一道很重要的工序。加脂可以使鞣制后的皮革获得柔软的手感,提高皮革的丰满度、耐折性和弹性。众所周知,鞣制的根本作用是通过鞣剂在皮纤维之间产生交联作用,提高皮纤维的耐湿热、耐腐蚀、抗降解等性能,因此,鞣制作用会相对地降低皮革的柔软性。鞣制后的皮革在湿态时由于水分含量大而显得"柔软",如果此时直接进行干燥,失水后的纤维就会发生贴近和"粘结",从而使皮纤维发生收缩,皮革变硬,这种状态下的皮纤维很难吸水回湿,"干蓝革"就接近  相似文献   

3.
利用热台偏光显微镜,通过考察脱铬皮微薄片及纤维的干热收缩温度(DTs)、热收缩率及其收缩曲线的变化,探讨了微薄片与纤维的耐干热性能。结果发现:DTs越高且热收缩率越小,纤维和微薄片的热稳定性越好,其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中层﹥肉层﹥粒面层;微薄片的热稳定性主要与纤维及纤维间的交联有关,而纤维的热稳定性主要与其本身结构有关。微薄片与纤维之间的DTs及收缩率的差值越大,纤维间的交联影响越大,反之,差值越小,纤维的影响越大;同一部位的DTs和转折点之前的收缩率均为:微薄片﹥纤维。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合成牛蹄油、硫酸化蓖麻油以及亚硫酸化鱼油,对铬鞣过的牛皮胶原纤维进行了加脂处理,并采用自制的人工汗液对其进行了浸泡处理。采用热台显微镜研究了各种加脂皮胶原纤维试样,在汗液处理前后的干热收缩行为。结果表明:经汗液浸泡处理以后,各种加脂剂加脂的皮胶原纤维的耐干热收缩性能都有所降低。从急剧收缩温度的角度来看,加脂处理使得皮胶原纤维的耐汗性降低了。  相似文献   

5.
聚丁二酸丁二醇-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共聚酯(PBST)纤维在松弛干热条件下进行热定型,温度范围为50~150℃,时间范围为0.2~30min。研究了热定型温度和时间对PBST纤维拉伸性能、收缩性能和卷曲性能的影响。采用70℃、0.5min的定型工艺或采用50℃、30min的定型工艺时,纤维的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值1.92cN/dtex。PBST纤维的干热收缩率随热定型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卷曲率的变化趋势与干热收缩率相似。  相似文献   

6.
将白鞣剂DC,ACTAN FCW,戊二醛和甲醛应用于鞣制獭兔毛皮,通过对这四种有机鞣剂鞣制后的獭兔皮板及毛被性能,如皮板的收缩温度、耐水洗性、柔软度和强度,毛被白度,毛的纤维强度以及毛鳞片的微观结构,皮胶原的纤维分散程度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了这几种有机鞣剂的鞣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因素对性能的影响程度(EDFP)度量鞣制、加脂对毛皮雾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脂对毛皮雾化性能的影响大于鞣制;铬鞣大于FG鞣制.不同加脂剂对毛皮雾化性能的影响相差较大,其雾化性能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CFS>SKT>SA.复合加脂具有协同作用,可改善毛皮的质量、降低毛皮的雾化值,但协同作用的大小与加脂剂的种类有关.加脂前毛皮雾化值的高低取决于原料皮的种类、鞣前准备和鞣制方法,其值的大小对毛皮成品的雾化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并不影响加脂剂对毛皮雾化性能的影响次序.  相似文献   

8.
特种工装用聚苯硫醚长丝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日本宝理株式会社的聚苯硫醚(PPS)树脂为原料, 采用熔融纺丝方法, 在我校的LHF j030纺丝-牵伸设备上制得特种工装用PPS长丝.然后取一定长度的PPS长丝, 将其进行干热处理和沸水处理,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对其收缩率与断裂强度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PPS纤维在175~185 ℃期间, 干热收缩率为2%~6%,在185~190 ℃期间, 随着温度的升高, 干热收缩率急剧增加, 幅度达10%;经沸水长时间处理PPS纤维的收缩率无明显变化;干热和沸水处理, 对PPS纤维的断裂强度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CHD、ATO、CHA、MIMOSA ME和MIMOSA FS五种栲胶的溶解性、鞣制过程的吸收性以及对猪皮服装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次鞣制和加脂对栲胶的吸收性影响较大;五种栲胶中ATO的溶解性最好,MIMOSA ME鞣革的柔软性和丰满性最好,CHA鞣革的收缩温度最高(83℃).  相似文献   

10.
皮革耐干热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捷  汤克勇  杨林平  王芳  曹健 《中国皮革》2001,30(17):19-21
采用热台显微镜研究皮粉的耐干热性,探讨了干燥、鞣制、鞣剂的种类和鞣制程度等对皮粉耐干热性的影响,分析和讨论了皮粉受到干热作用时所发生的变化与机理.  相似文献   

11.
绵羊无铬结合鞣服装革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3种鞣剂在相同鞣制顺序不同用量下的鞣制过程中,皮或革收缩温度的变化对结合鞣制效果做了研究,并对鞣制后成革耐老化试验前后的物理机械性能做了测定,同时考查了不同复鞣剂和加脂剂对结合鞣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鞣剂间能产生好的协同效应,能形成稳定的Matrix;成革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老化性能;复鞣剂对结合鞣产生的协同效应影响很小,而加脂剂却对此影响较大,能破坏形成的Matrix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毛织物的防毡缩性能,选用皮层为低熔点聚合物的皮芯复合ES纤维分别以不同的比例和羊毛混纺,采用有热处理和无热处理2种工艺对上述织物进行后整理,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经过热处理的纤维、纱线和织物内部的黏结情况,测试了纤维的最大黏结强力、纱线的收缩率和织物的洗涤收缩率。结果表明:混有ES纤维的羊毛织物经过热处理,防毡缩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洗涤收缩率测试结果达到了国际羊毛局(IWS)性能测试标准TM31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羊毛织物的酶整理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不同前处理剂、蛋白酶和TG酶对羊毛织物抗毡缩性能及对纤维损伤和织物强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TG酶的作用,可以提高织物的强力,降低纤维的碱溶度,使羊毛纤维的损伤得到补救;采用氧化前处理与蛋白酶及TG酶三者结合新工艺,可以在保证纤维损伤小的前提下,提高织物的抗毡缩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条件对羊毛针织物进行改性.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作为生物酶的前处理能够改善织物的抗毡缩性,蛋白酶对提高羊毛的抗毡缩性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易引起织物胀破强度的下降,TG酶处理也能降低织物的毡缩率并提高织物胀破强度.低温等离子与生物酶联合改性使羊毛针织物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毡缩率下降明显,达到机可洗标准.DTA分析表明:低温等离子与蛋白酶和TG酶联合改性对羊毛α螺旋结构蛋白无影响;羊毛的热降解温度升高,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拉伸改性羊毛特性测试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拉伸改性羊毛外观和结构的变化,使其性能特点与常规羊毛有所不同。文章以OPTM Fine拉伸改性羊毛为对象,对其白度与亮度、摩擦性能、沸水收缩率、染色性能以及单纤维与束纤维强伸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并和超细支及细支等常规羊毛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以拉伸改性羊毛为原料开发新产品,其加工工艺参数的制定与实施,要掌握低强度和低温加工原则,发挥其白度和亮度的优势,提高其抱合力,控制上染速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色织竹浆纤维,羊毛绒织物的工艺设计与生产过程.利用竹浆纤维原纤化特点,从原料、设计、工艺、结构、规格、花型到产品,进行了工艺方面的探索,阐述了生产工艺流程,关键生产技术及工艺参数,确保织物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使竹浆纤维/羊毛绒织物具有毛织物的绒感,手感柔软、绒毛短密、布面丰满有弹性,缩水率小.花型配色柔和大方,对今后生产该类产品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豆蛋白纤维的热学性能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重分析TG和DSC分析了大豆蛋白纤维的热学特征 ,得出大豆纤维的玻璃化温度和分解温度。同时采用各种仪器测试并简要分析了大豆蛋白纤维的耐热性、热收缩率以及极限氧指数 ,并与羊毛纤维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氧化预处理和生物酶对羊毛进行防毡缩整理以代替传统的氯化工艺,使羊毛针织物的毡缩性能达到“机可洗”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柔软剂进一步改善了织物的手感和提高羊毛的防毡缩性能,使试样的面积毡缩率达到6%左右,而且大大提高了有色毛织物的鲜艳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