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沙陀升船机密封框液压系统进行简介,应用AMESim软件对主动液压缸液压回路进行建模并仿真,研究了影响4支液压缸同步性的因素,给出了不同调速阀流量、不同负载、液压缸泄漏下的仿真曲线,为升船机工程项目的实际液压系统调试及故障诊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级同步液压缸设计及建模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3级同步液压缸,利用Matlab/Simulink数值仿真软件对3级同步液压缸的同步特性进行了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3级同步液压缸可实现同步运行。同时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将3级同步液压缸置于液压电梯系统中进行仿真,研究其位置、速度、加速度曲线误差大小及其对液压电梯运行平稳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液压电梯系统中3级同步液压缸同步误差小于5%,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Simulink和LabVIEW的液压转盘机构运动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液压转向系统,此系统用于转向轮距较小的场合。利用Simulink对液压转盘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出液压缸各运动参数随时间及转盘转角的变化曲线。运用LabVIEW图形化程序语言设计出液压转盘机构运动学数字仿真界面,方便、准确地显示液压缸的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4.
应用AMESim软件对C80型转子式翻车机液压控制系统靠车部分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通过将仿真结果与样本曲线对比验证了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对靠车液压系统注入常见故障,通过比较正常和不同故障下系统液压缸压力的变化特点,总结液压缸压力变化曲线与特定故障之间的联系,这为以后从观测靠车缸压力波动特点推断液压系统发生何种故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集成式高温不压井修井机液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针对修井机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液压缸结构,对卡瓦夹紧液压缸进行优化分析。通过修井设备的工作原理,根据其特定系统功能及工艺要求选取液压缸,同时,对选取的液压缸中活塞杆进行强度校核。然后利用液压缸腔内液体的压力与流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且结合数字PID控制算法理论,运用MATLAB软件对液压缸的数学模型进行优化仿真,并且,运用Simulink功能,仿真液压缸启动时速度与平稳运作时速度变化曲线,最后,得到数据分析设备液压控制功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对双铰接式液压缸驱动双层剪叉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和液压缸关键参数确定,推导出剪叉机构平台升降速度与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的关系式,进而得到剪叉机构平台升降速度与液压缸流量变化关系式.根据实例利用Mathcad软件计算并绘制出整个起升角度范围内的液压缸活塞运行速度变化曲线及液压缸流量和行程曲线,对优化液压缸布置和液压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特种车辆的液压起竖系统,根据其运动状态和运动方程,分别建立了起竖液压缸活塞杆位移和流量计算模型、液压负载力矩计算模型和液压缸起竖力计算模型。基于AMESim软件建立起液压起竖系统及载荷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动态仿真,得到了液压缸活塞杆的位移和速度、液压缸无杆腔的压力与流量、液压负载力矩和起竖力等参量的曲线。分析各个参数动态特性,对与负载相关的参量有了定量的认识。研究结果可为起竖系统的结构优化设计、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压伺服控制脉冲试验台液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压系统在工作的时候承受的压力脉冲严重影响着液压元件的寿命。该文设计了一种压力脉冲试验台模拟飞机液压系统液压缸所承受的T型压力脉冲,采用伺服阀对液压缸进油腔压力直接进行控制,以确保试验曲线的准确性。建立了AMESim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影响脉冲曲线的因素,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为试验台的合理搭建提供支持。分析和仿真表明:压力脉冲的上升速率与伺服阀的瞬时通流能力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快速准确地设计液压系统,结合电液比例伺服阀,将流体控制系统分析方法引入液压系统设计中,确定系统方案,计算选择液压元件,设计完成后,建立传递函数模型,并使用MATLABT具Simulink对设计的液压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液压缸活塞工作过程中各参数变量(位移、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对曲线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系统设计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高空作业车臂架举升液压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针对举升液压缸因负载变化运行不稳的问题,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举升系统的仿真模型,采用压力补偿技术对液压系统进行优化,仿真分析了有压力补偿和无压力补偿情况下的系统动态曲线,结果表明,采用压力补偿技术能有效保障液压缸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1.
线结构光测量数据的自动拼合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由三坐标测量机、线结构光测头和回转工作台构成的四轴扫描测量系统。在该系统中使回转工作台相对于测量机的工作台倾斜一定角度放置,在一次装夹下可测量物体的四周和顶部。为了将多角度下测量的数据拼合在一起,建立了数据自动拼合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转台轴线方向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以此为基础对自动拼合模型进行简化并求出其中的未知参数。对多片数据的拼合精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对一典型样件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一次装夹下完整测量结构复杂的形体,测量数据的拼合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液压挖掘机配置混合动力系统后具备电池/电容的特点,分析了由液压马达和发电机组成的基本能量回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能量回收系统进行了数学建模与控制特性的理论分析,并建立了基于AMESim和MATLAB的联合仿真模型,分析了管道长度、液压马达-发电机转动惯量、发电机控制参数等对系统操作性能的影响。基于实验平台完成了能量回收系统的操作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克服现有二维转角动态测量方法结构复杂、成本昂贵的缺点,提出了结合激光准直的二维转角动态测量方法。首先,根据二维转角测量的关键问题提出基于激光准直的测量方法,采用准直激光作为测量基准,以远端的位置探测器作为检测器件。接着,设计测量系统和各组成模块,根据测量要求对系统中的关键模块进行设计和优化。然后,具体设计系统中的测量算法,完成测量模型建立。最后,在±2°范围内进行实验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动态测量,稳定性好,测量重复性误差为1μrad,X轴非线性误差为1.8%,Y轴非线性误差为1.7%,动态带载响应频率在±0.01°内优于200Hz,基本满足二维转角测量的高精度、高重复性、高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陈益兵  刘宜胜  吴震宇 《机电工程》2012,29(4):397-399,433
针对当前高速织机上经纱张力测量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机械数据采集装置。首先从理论分析上确保了该装置的可靠性,当tanθ<0.15时,测量的经纱张力与实际的经纱张力非常接近,消除了装置本身的结构误差;其次,对装置模型进行了数学建模,结合Delphi编程实现了圈形化的用户界面,对经纱张力的数据进行了读取与保存;最后,对两种不同方法(直接、间接)在RIFAJA10喷气织机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直接测量方法测得的经纱张力比间接测量方法精确,并且其在一个织造周期内比较稳定,受外界干扰较小。  相似文献   

15.
For the purpose of investigating a topograph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antigen molecules and protein A-gold(PAG) particles which localized as an immunocytochemical probe, the simplest model on a localization pattern of antigen molecules, which were arranged two-dimensionally on a plane surface of the resin, was used. Ultrathin sections of a G-actin layer, which was adsorbed on epoxy resin and was re-embedded subsequently in JB-4 resin, was stained indirectly with rabbit anti-actin antibody and subsequently by PAG. From this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 a histogram (relative frequency, denoted by y vs. relative length, denoted by x) was obtained using a computer-assisted method. For this histogram, a fitting curve was calculated by a least squares optimization and three parameters (H, U, and W) of the curve which could be useful for a study on the topographical organization of antigen molecules were estimated. Parameter H (maximum y of the curve) would reflect the maximum amount of epitopes at x = U. Half width W, which is the width of the curve at y = H/2, would reflect a breath of epitope masses. This fitting curve was separated into two overlapping curves whose Ws we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 one constituent curve of which value W was smaller than the other was regarded as a unit curve and the other constituent curve could be resolved into many unit curves whose W values are the same. From these unit curves, the resolution power of the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 using a post-embedding procedure of ultrathin sections, was estimated as 58–66 A°.  相似文献   

16.
狭小空间内pL级超微量点胶是胶接技术的难点,针对这个问题,开发了pL级超微量自动点胶笔。基于转印式点胶分液原理,通过移液针穿过装有胶液的玻璃微管,获取胶滴,利用胶滴在点胶面上的转移分离,实现超微量点胶。开发的点胶笔全长仅为65 mm,最小分辨率0.24μm/step,最大行程7 mm,点胶笔通过USB接口连接到上位机上,可以实现对点胶过程的控制。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点胶笔的性能,并将其应用到直径170 mm,长度350 mm小空间密封腔内,直径5~20μm的微孔胶封上。实验结果表明开发的点胶笔,装夹方便,重复精度高,即适用于覆盖式封孔,也适用于插入式封孔。通过调整点胶笔移液针的种类、尺寸、移动速度和封胶方式,可以在密闭小空间内,压力环境变化的工况下,实现微孔的pL级密封,最小封胶量为4.4 pL,满足工程需要,为小空间内的封胶提供了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TCD1208AP为例,叙述了线阵CCD的时序逻辑,并设计了相应的阵列检测系统。系统使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单元,使用在系统可编程器件设计了CCD的时序发生器,使用模数转换器AD9243和FIFO缓存器构成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分析了时序发生器的组成原理,并基于ispLSI1016实现设计,给出了实测波形。分析了14位3 MHz模数转换器AD9243和9位4k容量的FIFO存储器IDT7204的时序,设计中使用2片IDT7204构成一个14位的缓存器.给出了数据采集系统接口电路图,并对电路设计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史付洋  张晔 《山西机械》2012,(5):15-16,19
在HyperMesh中建立了杜瓦顶盖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原始顶盖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原模型存在不合理之处。为获得更加合理的结构,建立了基于变密度法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利用OptiStruct求解器对顶盖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得到顶盖最优的加强筋布置形式。并在拓扑优化结果的基础上对顶盖的厚度进行尺寸优化,以求达到顶盖的刚度最大时用料最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 of water emulsified fuel on a motorway-bus diesel engi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study,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urability of a diesel engine using emulsified fuel was investigated. Water was used in oil type emulsified fuel.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emulsified fuel in a wide range of engine running conditions, D-13 mode was selected as a test condition, and a durability test was included to understand the long-term effect of water. Combustion pressure in a cylinder, exhaust emissions,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sound level and maximum torque were measured. NOx and PM were simultaneously reduced and th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was increased and decreased at low and high load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trouble and any damage on the parts of the cylinder during a 500 hour durability test.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空间飞行器的快速入轨能力,满足空间飞行器弹道/轨道设计工作的快速、精确、可靠要求,对空间飞行器弹道/轨道一体化快速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空间飞行器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弹道/轨道一体化设计需要满足的过程约束和终端约束,给出空间飞行器的飞行时序;为保证求解效率,针对传统的弹道设计数值求解算法进行了创新改进,综合应用改进牛顿迭代法、Broyden秩1方法和最速下降方法,保证算法在初值不准的条件下仍能快速收敛;最后,研究了一种新的内外多层次求解策略,同时将弹道段和轨道段分轮进行一体化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算法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空间飞行器弹道/轨道一体化快速设计方法可在30s内实现弹道/轨道设计,设计精度为0.5m。该设计算法可靠、快速、精确,可应用于空间飞行器的快速入轨设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