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索以D-甘露糖与氨基酸的美拉德反应制备Amadori化合物的可行性问题,以D-甘露糖和L-色氨酸为原料合成了1-L-色氨酸-1-脱氧-D-果糖,利用IR、NMR和HR-MS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合成工艺,利用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法研究了产物的热裂解行为。结果表明:①最佳合成条件为:当L-色氨酸投料量为30 mmol时,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0 h、物料比1:1(D-甘露糖与L-色氨酸的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0.5 mmol及溶剂用量80 mL,此条件下产率达到45.2%;②无论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裂解,产物种类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有氧条件裂解产物种类多于无氧条件;在600℃有氧条件下,1-L-色氨酸-1-脱氧-D-果糖裂解生成具有花香、烘烤香、坚果香、焦糖香等香韵的产物;③以D-甘露糖和L-色氨酸为原料合成1-L-色氨酸-1-脱氧-D-果糖的技术方法可行,产品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红曲米样品抗氧化性差异,考察了10种红曲米样品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与DPPH、ABTS自由基清除力,并进一步分析了多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红曲米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与其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力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其中广东红曲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性的指标最高,其次为福建红曲,浙江红曲最低。同时多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在不同的红曲米样品间差异较大,以多酚类化合物种类和含量作为区分依据,10种红曲米样品被分为4组,呈现产地聚集。表明红曲米样品中多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受产地来源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分析绿豆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结构。采用20%、40%、60%、80%乙醇对绿豆皮黄酮粗提物进行梯度洗脱纯化,以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ve capability,T-AOC)、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 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 2′-azinobis-3-ethylbenzothia zoline-6-sulph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等为指标,筛选出具有最高抗氧化活性的组分,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60%洗脱液中绿豆皮黄酮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48.03%;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57.53%;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12.02%;T-AOC的抗氧化活性为207.64 U/mL,显著高于其他洗脱液(P<0.05)。绿豆皮中具有最强抗氧化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包括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及圣草酚-6-C-β-D-吡喃葡萄糖苷(eriodictyol-6-C-β-D-glucopyranoside)。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英国红芸豆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利用木糖对其进行糖基化改性。首先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糖基化改性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傅里叶中红外光谱对糖基化改性产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糖基化改性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抗氧化肽浓度 10 mg/mL、反应温度 90℃、pH 7、反应时间 4 h、糖肽比为 1:1;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糖基化产物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分别提高了80.9%、75.1%、135.7%、27.2%,褐变程度为 0.52,接枝度为 39%。糖基化改性产物的荧光和紫外吸收特性增强,产物的 -OH 含量增加,在 N-H、C=O 和 C-N 键都发生了伸缩和振动。糖基化改性可以显著提高英国红芸豆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在桦褐孔菌液体发酵过程中加入外源诱导剂,探究其对桦褐孔菌菌丝体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以及菌丝体醇提物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亚油酸、桦树皮水提物、铁离子(Fe2+)5种诱导剂均能增加菌丝体中总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和提高其醇提物抗氧化能力。其中MeJA效果最佳,在第6 d加入50 μmol/L茉莉酸甲酯可得到菌丝体的量为(10.05±0.01) g/L,菌丝体中三萜含量(107.72±1.07) mg/g,三萜总量为1082.19 mg/L,与不加入诱导剂的对照组相比三萜总量增加了119.96%。抗氧化能力试验中,MeJA诱导的桦褐孔菌醇提物总还原力1.003,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91、1.657、0.024 mg/mL,与对照组相比总还原能力与各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了46.67%、53.23%、32.17%和30.30%。本研究为诱导剂在提高桦褐孔菌三萜类化合物产量上以及开发新的抗氧化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建立菊花黄酮化合物的指纹图谱,采用灰关联度法和逐步多元回归法对菊花黄酮化合物与其抗氧化活性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种菊花黄酮类化合物的灰关联度大小为槲皮素>木犀草素>杨梅黄素>刺槐素>橙皮素>芹菜素;对菊花黄酮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贡献大小依次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刺槐素>杨梅黄素>芹菜素>橙皮素,其中前4个共有峰与抗氧化活性的灰关联度都大于0.8,可作为影响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因素,而芹菜素无显著性,橙皮素呈负相关。建立的菊花黄酮指纹图谱能很好地表征与其抗氧化作用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龙眼果酒发酵条件及其抗氧化特性。方法以龙眼干肉和活性干酵母为原料,探讨了发酵温度、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接种量对龙眼酒酿造的影响,并以酒精度、残糖量和总酚转化量作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进行酿造工艺优化,并测定优化条件下其主发酵期的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优化条件为:温度27℃,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Brix,接种量11%,发酵时间为7 d,得到果酒酒精度14.2%vol,残糖量20.71 g/L,总酚转化量为9.38 mg/100 m L。总酚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结论响应面分析优化的龙眼果酒发酵工艺条件,可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并且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几种多酚化合物抗氧化性的不同化学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α-脱氧核糖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ABTS ·法、铁氰化钾还原法,对茶多酚、没食子酸、槲皮素、山奈素、芹菜素几种多酚化合物及VE(对照)的抗氧化性进行评价,并采用SAS软件对各种评价方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几种多酚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尤其对ABTS ·具有极强的清除能力,其中没食子酸、槲皮素、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远大于山奈素、芹菜素、VE.相关性分析表明,还原能力法分析结果与DPPH·法、ABTS ·法分析结果,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ABTS ·法分析结果与DPPH·法、α-脱氧核糖法分析结果,0-2·法分析结果与α-脱氧核糖法分析结果,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0.
以桦褐孔菌为试材,采用乙醇热回流进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了单因素(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以及提取时间)对桦褐孔菌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FRAP、DPPH·、ABTS+·三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影响因素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5℃,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0 h,料液比1:25 g/mL,在此工艺下提取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53.25 mg/mL,提取率为10.66%。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浓度为200 μg/mL时,其总抗氧化能力相当于464.53 μmol/L FeSO4。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EC50为36.44 μ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EC50为299.89 μg/mL。研究表明桦褐孔菌中黄酮类化合物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接近V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有潜力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孙丽萍  杨佳林  徐响  朱青 《食品科学》2009,30(23):52-56
采用甲醇提取油菜蜂花粉,提取物再经正丁醇萃取后,用聚酰胺层析得到各分离组分,并对各分离组分进行抗氧化性指标测定,并进行TLC、HPLC 分析。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物酚类化合物含量为3.69%,正丁醇萃取物为6.32%,聚酰胺层析中80% 和100% 乙醇洗脱组分酚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5.92% 和16.87%。同时,测定蜂花粉中各分离组分在浓度为1mg/ml 时的还原力和DPPH·清除率,甲醇提取物还原力为26μgVC/mg,正丁醇萃取物为84μgVC/mg,80%和100%乙醇洗脱组分提高到154μgVC/mg 和104μgVC/mg;甲醇提取物DPPH·清除率为83.45%,正丁醇萃取物为88.66%,聚酰胺层析中80% 和100% 乙醇洗脱组分DPPH·清除率分别为97.20% 和94.34%。实验表明:蜂花粉经过甲醇提取、正丁醇萃取和聚酰胺层析后,80% 乙醇和100% 乙醇分离组分酚类化合物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陕西省和四川省两大主产区的美味、中华和软枣3大种系12个品种猕猴桃为材料,测定其果汁中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多酚、类黄酮、VC和果实中单体酚含量,比较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将抗氧化活性物质和果汁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抗氧化物质含量高、抗氧化活性强的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猕猴桃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VC在不同品种间的含量差异较大,范围在27.300~130.380 mg/100 g之间;软枣系两品种(益玉和绿迷)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原儿茶酸、儿茶素、绿原酸、表儿茶素为猕猴桃中主要的多酚类化合物;红阳、翠香、亚特、华优对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较强,益玉和绿迷对·OH的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较强;各品种猕猴桃多酚含量与总还原力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单酚含量之间、单酚与抗氧化活性之间也有相关性。根据抗氧化活性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2个品种猕猴桃分为6类。综合分析,12个品种中以软枣猕猴桃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研究结果为猕猴桃鲜食及加工过程中高抗氧化活性品种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Eight phenolic compounds including: p‐coumaric acid, vanillic acid, caffeic acid, chlorogenic acid, trolox, quercetin, curcumin, and resveratrol were treated with riboflavin (RF) photosensitization and in vitro antioxidant capacities of the mix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DPPH), 2,2’ azino 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 (ABTS), and 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 (FRAP) assays. Mixtures containing p‐coumaric acid and vanillic acid under RF photosensitization showed increases in ferric ion reducing ability and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of DPPH, whereas mixtures of other compounds had decreases in both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 and 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 Hydroxycoumaric acid and conjugated hydroxycoumaric and coumaric acids were tentatively identified from RF photosensitized p‐coumaric acid, whereas dimmers of vanillic acid were tentatively identified from RF photosensitized vanillic acid. RF photosensitization may be a useful method to enhanc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like ferric ion reducing abilities of some selected phenolic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4.
采用基于不同机理的抗氧化方法对果蔬中常见的酚类物质单体,包括黄烷酮、多甲氧基黄酮、黄酮醇、酚酸等活性成分行了较全面的评价。结果显示酚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与其结构有密切关系。对天然产物或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的评价应该采用至少两种机理不同的抗氧化方法进行测试,才能取得较为客观有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与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S.t)偶联发酵,研制具有抗氧化功效的酸奶。依次研究了发酵温度、接种量、菌种复配比等因素对酸奶质量的影响,通过测定产品对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 assay,TBARS)的抑制作用、还原能力、金属离子螯合能力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所研制酸奶的抗氧化功效,并探讨了温度对后酸化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种量为2%、43 ℃发酵、杆菌与球菌以1∶1.5复配条件下,产品品质最佳;与室温相比,5 ℃贮藏,后酸化可控。当杆菌与球菌复配比为1∶1.5时酸奶的抗氧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料液比、提取时间、不同体积分数酸化甲醇提取剂3个因素进行优化,以料液比、提取时间、不同体积分数酸化甲醇提取剂为自变量,总酚提取量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设计原理和响应曲面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总酚提取的影响,模拟求得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确定料液比1:14(g/mL)、提取时间31min、80%酸化甲醇为提取剂是最佳的提取条件。在此条件下,总酚提取量为0.67mg GAE/g,模型预测值偏差为6.9%,证明所选工艺条件为最佳工艺条件。同时,用5种方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蒜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黄玉米纪元1号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与三元二次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温度及浸提时间对粗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及黄玉米粗类黄酮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OH的能力。得出最优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5.5(g/mL)、69 ℃浸提1.85 h,此条件下粗类黄酮提取量为85.88 mg/g。当粗类黄酮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对DPPH自由基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76.47%和32.62%,分别相当于芦丁标准品(0.1、0.2 mg/mL)清除能力的81%~84%和40%~50%。黄玉米粗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明显大于对• OH的清除率,且随质量浓度提高,清除率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传统枸杞果糕口感和营养,辅以葡萄和菊花,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对复合枸杞果糕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感官和质构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其品质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白砂糖17.10%,柠檬酸0.18%,复合果浆30.30%,复合胶2.12%时,制成的复合枸杞果糕具有良好的品质,感官评分为79.83分,且弹性好,软硬适中,组织紧致,劲道不粘牙;抗氧化能力也均高于葡萄与菊花复合果糕,以及各原料分别单独制成的果糕,其类胡萝卜素含量27.33 mg/100 g,总酚含量73.96 mg/100 g,黄酮11.66 mg/100 g,DPPH自由基清除率42.7%,铁离子还原力18.51 mmol/L。该研究为复合型枸杞果糕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莲子加工副产物-莲子皮渣为实验材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总酚、总原花色素、DPPH·+清除能力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莲子皮渣活性成分超声辅助提取条件,建立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模型均显著且拟合性好。最优提取工艺为:丙酮浓度70%,料液比1:25.5 g/mL,提取时间1.6 h,提取温度50℃。该提取条件下,里叶白莲莲子皮渣提取物总酚、总原花色素、DPPH·+清除能力分别为194.54±3.63 mg GAE/g DW,243.15±2.88 mg CE/g DW,238.53±3.07 mg AAE/g DW,与预测值相符,证明实验建立的响应面模型可用于莲子皮渣中总酚、总原花色素、DPPH·+清除能力实验结果预测。对不同品种莲子皮渣植物化学素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发现莲子皮渣均富含多酚、类黄酮、原花色素、三萜等生物活性物质,且具有较高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莲子皮渣富含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