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环唑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特效药剂,但近年来辽宁省部分地区出现了三环唑防效下降的现象。因为先前已经有报道,稻瘟病菌对稻瘟净、异稻瘟净和稻瘟灵等药剂产生了抗药性,那么,辽宁省稻瘟病菌对三环唑是否也产生了抗药性呢?  相似文献   

2.
正一、概述水稻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是一种真菌性水稻病害,它与白叶枯和纹枯病并列为水稻三大主要病害,是目前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稻瘟病分布十分广泛,世界各稻区均有发生,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90年代以来,我国稻瘟病年发生面积均在380万hm~2以上,每年损失稻谷达数亿公斤。目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主要手段为种植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稻瘟病、纹枯病是我国水稻上常发性、普发性和重发性的两种主要病害。随着水稻高产及超高产品种的推广应用、水稻施肥量的增加、水稻轻型栽培面积的扩大,以及气候条件的异常,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发生危害日趋严重。自2009年以来,水稻纹枯病已连续7年发生较重,造成部分水稻田出现"冒穿到顶、枯死倒伏"现象,严重田块水稻产量损失30%~45%。而  相似文献   

4.
拮抗假单胞菌SU8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  苏品  刘双清  廖晓兰  黄璜 《农药》2013,(12):917-920
[目的]评价拮抗假单胞菌SU8的生防潜力,开发绿色农药。[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研究拮抗假单胞菌SU8、发酵滤液及其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假单胞菌SU8对稻瘟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带宽度达4.53 cm,辣椒炭疽病菌次之,其余从强到弱依次为烟草赤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发酵滤液对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烟草赤星病菌抑菌活性较弱;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带宽度为3.92 cm,对水稻纹枯病的抑菌带宽度为2.34 cm,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稻瘟病菌、辣椒炭疽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结论]拮抗假单胞菌SU8具有可开发仿生农药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农药》2016,(2)
[目的]探索烯肟菌胺与三环唑混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及剂量。[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苗法测定烯肟菌胺与三环唑对稻瘟病菌的联合毒力,验证25%烯肟菌胺·三环唑SC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效。[结果]烯肟菌胺与三环唑防治稻瘟病EC90值为7.2449、19.1850 mg/L,且在1∶1、1∶3、1∶5、1∶7及1∶9五个配比下具有明显增效作用;3地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烯肟菌胺·三环唑SC 225~300 g a.i./hm2对水稻穗颈瘟防效,略高于对照药剂。[结论]25%烯肟菌胺·三环唑SC(配比1∶9)可用于防治水稻穗颈瘟病,推荐剂量为225~300 g a.i./hm2。  相似文献   

6.
正纹枯病、稻瘟病是水稻生长中后期两大主要病害,对水稻安全生长和产量、品质影响严重,而在水稻生产上两病的防治一般都是选用各自对路的单剂进行混用,或者选用复配剂进行防治纹枯病和稻瘟病。新型杀菌剂吡唑醚菌酯不仅对稻瘟病具有良好的防效,而且对纹枯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效。为了进一步明确吡唑醚菌酯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及其应用技术,为  相似文献   

7.
<正>纹枯病、稻瘟病是水稻生长中后期两大主要病害,对水稻安全生长和产量品质影响极大,在水稻生产上两病的防治一般都是选用各自对路的单剂进行混用,而能同时兼治两病的单纯药剂则较少,亟需进行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新型杀菌剂吡唑醚菌酯、肟菌·已唑醇、嘧菌酯等药剂对稻瘟病、纹枯病均具有良好的兼治效果,为了进一步明确吡唑醚菌酯、肟菌·已唑醇、嘧菌酯等总体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的田间试验效果及其关键应用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5年7~8  相似文献   

8.
<正>子囊菌亚门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是对水稻造成毁灭性的,分布广泛的病原菌之一。稻瘟病菌在侵染过程中产生单细胞侵染结构附着胞,附着胞产生纤细的"入侵丝",刺穿寄主的细胞壁。附着胞的细胞壁含有由1,8-二羟萘(1,8-DHN)合成的黑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氮硝基脲类农药对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细条病菌室内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氮硝基脲的间氯代衍生物对水稻细条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最佳抑制浓度为 2 .0 0× 1 0 - 4g/ml,抑制效果在 4 8h内为 1 0 0 % ,72h内为 75.85% ,但此类农药对水稻稻瘟病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丽杰  范文玉  李海燕  邵双  潘波  吴元华 《农药》2007,46(12):860-862
以水稻稻瘟病菌、辣椒疫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为靶标菌,通过孢子萌发试验对12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粗筛。结果表明,植物粗提物在100mg/L质量浓度下,补骨脂提取物对水稻稻瘟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为100%,虎杖和黄柏提取物对水稻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为100%。然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补骨脂提取物对11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补骨脂粗提物对苹果腐烂等11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苹果腐烂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的EC50分别为17.669、73.136、77.294、32.141mg/L。  相似文献   

11.
《农药》2015,(3)
[目的]筛选出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有效杀菌剂及其混剂,为实际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5种杀菌剂及4种药剂的5个配比对稻瘟病菌的毒力,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吡唑醚菌酯、三环唑、戊唑醇、咪鲜胺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EC50值分别为0.46、1.92、5.23、7.14 mg/L。将其4种药剂进行复配,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三环唑质量比为1颐3时对水稻稻瘟病菌的作用效果较好,EC50值为0.23 mg/L,增效系数为2.14,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将吡唑醚菌酯与三环唑按质量比1颐3制成25%吡唑醚菌酯·三环唑WP,在40 g a.i./hm2剂量下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效为92.9%。[结论]吡唑醚菌酯及其增效混剂对水稻稻瘟病有优异的防效,为更有针对性地防治水稻稻瘟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水稻穗颈瘟是水稻上偶发性病害,它是稻瘟病再侵染频繁发生的气传性流行性病害,2014年由于水稻生长中后期叶瘟发生严重,田间菌源充足,达到了穗颈瘟大流行的发病菌源条件,加上病菌最佳侵入时期的水稻破口抽穗期又遇上连续阴雨与低温天气,特别有利于穗颈瘟病菌侵入、发病和扩张蔓延,再加上种植的水稻品种又大多高感稻瘟病,决定穗颈瘟发病发生流行的三大因素叠加有利于水稻穗颈瘟的发病和流行,最终导致2014年水稻穗颈瘟在沿江地区暴发流行成灾,  相似文献   

13.
灭锈胺(担菌宁)是对担子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特别是对水稻纹枯病具有特异性防治效果的杀菌剂据报道,异稻瘟净与灭锈胺混配可提高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剂同时可兼治稻瘟病,而且比异稻瘟净单剂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拜耳作物科技公司的水稻杀菌剂异噻菌胺获日本批准。该活性成分是拜耳与住友化学共同研发用来防治稻瘟病的,它属于异噻唑类化合物,能激发水稻的天然防御机制。拜耳公司指出,这是第一个  相似文献   

15.
采用含毒介质法和活体盆栽法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品种氟肟菌酯(试验代号HNPC-A4008)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氟肟菌酯对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水稻恶苗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4.3652×10-3,8.985 6×10-2,1.752 6×10-1,8.830 0×10-1,2.261 5×10-1,3.031 8×10-1 g/mL,但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菌活性作用很弱,其EC50值为8.7039×101 g/mL。氟肟菌酯对黄瓜白粉病、小麦白粉病和水稻稻瘟病具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但内吸传导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6.
崔旭红  张国安 《湖南化工》2000,30(5):46-49,54
进行了氮硝基脲类农药对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细条病菌室内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氮硝基脲的间氯代衍生物对水稻细条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最佳抑制浓度为2.00*100^-4g/ml,抑制效果在48h内为100%,72h内为75.85%,但此类农药对水稻稻瘟病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雅东  廖美德  张竞立  徐汉虹 《农药》2006,45(11):744-745,757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海芋的不同部分甲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等1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海芋叶、茎和叶柄的甲醇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稻瘟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等有一定的活性;在10mg/mL的浓度下,海芋叶、茎和叶柄的甲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53.45%、43.15%和41.14%;海芋叶甲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为8.52mg/mL。海芋叶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组分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活性研究表明,氯仿层的活性最高,抑制率为89.12%。海芋叶甲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为2.13mg/mL.  相似文献   

18.
《农药》2018,(11)
[目的]明确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的田间防治效果、使用方法及安全性。[方法]以40%稻瘟灵乳油为对照药剂,按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达71%~85%,相当于或优于40%稻瘟灵乳油。试验中各药剂处理区水稻生长正常,无药害;对其他病虫害和非靶标生物也无不利影响。[结论] 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可在田间大面积推广使用。于水稻稻瘟病发病前或初期,按450~900g a.i./hm~2剂量喷施2~3次,间隔7~10 d。  相似文献   

19.
秦旭升  亦冰 《世界农药》2002,24(4):37-39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Ryricularia oryzae)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东亚水稻生产的病害。四氯苯酞(fthalide)是1971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稻瘟病的叶面杀菌剂。与三环唑或氯喹酮(pyroquilon)一样,四氯苯酞是通过抑制黑色素生物合成而阻止附着胞形成。  相似文献   

20.
富士一号是稻瘟病防治药剂,同时也是稻褐飞虱的密度抑制剂.其对稻瘟病及飞虱类的作用特点和作用机理,现就所知整理如下: 1.作用特点到达水稻体上的稻瘟病菌的分生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芽.在发芽管的顶端生成厚膜半球状的附着器,此附着器成熟后能抽出微细的侵入丝,穿过水稻体表皮传到细胞内,变粗,称为侵入丝菌或感染菌丝.侵入菌丝便向邻近的细胞蔓延,其结果即成为肉眼见到的病斑.在此病斑上形成分生孢子,这就形成了第二次传染源,稻瘟病菌的传染循环大致如上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