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氯化剂种类、温度、时间、氯化剂添加量和还原剂添加量等因素对炉渣含铜贫化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300℃、贫化时间50min、氯化剂添加量为待贪化炉渣的11%、焦粉添加量为待贫化炉渣5%的条件下,渣含铜从1.285%降至0.260%拭验结果还表明,氯化钙的贫化效果优于氯化钠和氯化镁。  相似文献   

2.
李春旺  张传福 《有色矿冶》1998,14(2):38-41,44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对诺兰达炉渣火法贫化的机理进行研究。沈冶诺兰达炉渣含铜3%以上,使用焦粉还原剂和黄铁矿硫化剂进行贫化处理,并适当加SiO2改善渣型,在静态试验中,渣含铜可降到0.635;在N2搅拌的动态试验中,可使渣含铜降到0.41%。  相似文献   

3.
含铜炉渣的火法贫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铜硫化物精矿自热熔炼产出的炉渣含铜可达1%左右。在1523K(1250℃)和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采用高温重熔和气体搅拌的方法即可使渣含铜明显下降,当采用碳质还原剂以及采用铜精矿、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等硫化剂进行贫化处理,并适当添加SiO_2、CaO等熔剂改善渣型后,可使渣含铜降低至0.17%。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从转炉渣中回收铜的特尼恩特法,产出含铜低于0.8%的弃渣和富铜(Cu60%)冰铜,铜回收率达88%-90%;熔融转炉渣的还原熔炼-真空精炼法,得到的最终产品为含铜69.1%-71.3%的冰铜。还简述了转炉渣加黄铁矿进行硫酸焙烧,然后用水浸出焙烧矿的酸化焙烧-水浸出法,回收率达95%以上,钴,镍和锌提取率分另58%,35%和29%。  相似文献   

5.
铜炉渣真空热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真空条件下,研究了真空度、温度、处理时间、渣型及添加硫精矿对渣含铜的影响。铜炉渣真空热处理是促使冰铜与炉渣分离极为有效的方法。工业弃渣经真空处理后均能使渣含铜降至处理前的50%左右。真空条件下,温度、处理时间、渣型及添加硫精矿对渣含铜的影响与常压熔炼法得出的结论相似。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白银炉钢精矿富氧自热熔炼渣在空气搅拌下,火法贫化的机理,讨论了碳质还原剂碎煤,硫化剂黄铁矿精矿及溶剂CaO含量等因素对渣含铜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各因素互相作用,但影响渣含铜的关键变量是还原剂与硫化剂.在黄铁矿添加率为6.4%、碎煤添加率为0.8%、保持渣中CaO6%左右时.可使渣含铜降到0.41%.  相似文献   

7.
某炉渣含铜1.75%左右,利用浮选、重选联合选矿方法可有效回收炉渣中的金属铜、硫化铜,精选一次获得精矿品位18.32%,回收率62.9%的铜精矿。  相似文献   

8.
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焦粉对降低渣含铜和Fe~(3+)含量有显著效果,渣含铜可降到0.50%,Fe~(3+)含量可降到3%以下;添加焦粉可以降低渣中As、Sb、Bi含量,但是冰铜中As、Sb含量有所提高;添加焦粉使冰铜和炉渣中的Pb、Zn含量同时降低,而且冰铜中的Pb、Zn含量的降低幅度大于炉渣.  相似文献   

9.
生物法贫化铜熔炼炉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生物法贫化炉渣中微生物的培养和驯化条件,并用驯化后的微生物浸出铜熔炼炉渣,渣含铜由1.285%降到0.29%,铜的浸出率为77.6%。  相似文献   

10.
转炉渣含铜较高必须返回反射炉,液态转炉渣返回量的多少及随渣带入的Fe3O4、SiO2等造渣组分会影响熔炼作业。对2号反射炉的现场调查表明,转炉返渣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反射炉渣中的SiO2、Fe3O4浓度不会超出正常范围,炉渣的粘度、密度等性质变化不大。随着转炉返渣量进一步增加,要保证反射炉渣Fe3O4浓度不显著升高,须添加熔剂使SiO2在32%~34%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转炉返渣量增加,因炉渣的停留时间缩短,可能使渣含铜升高  相似文献   

11.
论文对Al2O3高达69.46%的含镍物料电炉处理时对炉渣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吉林镍业公司冶炼厂电炉渣1340℃时黏度为0.538P.s;电炉渣在不添加任何其它试剂的情况下,渣中Al2O3含量不宜高于9%;加入添加剂后,炉渣黏度降低,当在配料中加入20%此种含镍物料时,添加剂加入量7%为宜,此时炉渣黏度为0.74P.s(1340℃)。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含铜黄铁矿氧化率较高、铜硫分离困难问题,采用SB、SJ组合抑制剂和混合捕收剂,优先浮选、粗精矿再磨工艺流程,经扩大连选试验可获得铜精矿品位18.66%、铜回收率79.48%,硫精矿品位41.82%、硫回收率90.46%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硫精矿中含铜高,对硫精矿中铜的回收开展分离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硫化钠脱药,石灰抑制黄铁矿、磁黄铁矿,捕收剂为黄药与丁铵黑药组合,基本实现了铜硫分离,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精矿品位10.15%。回收率53.28%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用浮选法进行了精矿中含 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浮选制度,可将铁精矿中的钍含量降至0.004%以下,从而可使高炉渣放射性含量达到做水泥原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试验研究过的还原—硫化法、直流电法、氮气搅拌法和自然澄清方法中,以还原—硫化法贫化炉渣效果最佳:渣含铜降到0.27%,铜回收率达75.8%。  相似文献   

16.
降低电炉渣含铜量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贵溪冶炼厂的生产实践,分析了引起电炉渣含铜高的原因,提出了降低电炉渣含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指出了维护好闪速炉炉况和抑制渣中磁性Fe3O4过量生成是实现降低电炉渣含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中采用一种新型高效活化剂DZ-1,对江西德兴铜矿选铜尾矿中被石灰抑制过的黄铁矿进行活化浮选。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高效活化剂DZ-1可替代硫酸活化黄铁矿,在碱性介质中实现黄铁矿的浮选,避免了设备腐蚀;当活化剂用量为3000g/t,添加DZ-1活化浮选所得硫精矿品位及流回收率分别比添加硫酸时提高1.29%和6.60%  相似文献   

18.
主要试验研究了铜冶炼炉渣浮选后尾矿中铁的富集回收.经过试验对比,一段弱磁选可获得48%左右的铁精矿,再经过弱磁精选,铁精矿品位仅能提高至49.73%,产率25.39%,回收率30.23%;一段磁选精矿经过再磨,并添加分散剂,再进行一次磁选,精矿含铁可达51.56%,产率22.08%,铁回收率27.14%.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复杂自然冷却铜炉渣的原料性质,进行了一系列选矿小型试验和闭路试验研究,分别对碎磨工艺、选别工艺、脱水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原料整体粒度偏细,硫化铜和自然铜的嵌布粒度细且不均匀,且在-0.038 mm粒级下仍有24%的铜未解离,因此该项目选用单段半自磨流程,并通过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工艺回收铜,在原料含铜1.5%的情况下,经选别后得到含铜品位20%的渣精矿,回收率75%,尾矿含铜品位0.4%。  相似文献   

20.
铜钴多金属硫化矿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硫化铜钴矿床以铜为主。少部分钴呈类质同象赋存于黄铁矿、毒砂等硫化矿中,大部分分散赋存于硅酸盐矿物中。试验采用抑钴浮铜,优先浮选工艺流程。选用LD作为铜矿物捕收剂,石灰和漂白粉为含钴矿物抑制剂,在碱性介质中浮铜。浮选钴采用硫酸铜作为活化剂,YBJ作为捕收剂,在弱碱性介质中进行。浮选闭路试验取得良好试验效果。最终铜精矿含铜29.07%,铜回收率达到95.78%;硫钴精矿Ⅰ含钴0.31%,回收率20.74%,硫钴精矿Ⅱ含钴0.25%,回收率8.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