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陕西省洛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为例,对洛南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探讨当下影响制约麦秆画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利用活态传承的理念促进非遗产品的更新换代,使之更好地与时代接轨,尝试将其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相结合,构建"互联网+非遗传承"新形态。  相似文献   

2.
"南溟吉贝——黎锦主题非遗服饰秀""织山绣水——苗族织染绣主题非遗服饰秀""锦衣御裳——宋锦主题非遗服饰秀""点染华章——影视剧主题非遗服饰秀"……随着模特的依次展示,由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与现代服饰设计巧妙融合的众多华服,令观众眼前一亮……3月14日至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联合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锦绣中华——202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古城精彩呈现,传统非遗与现代时尚碰撞出了闪亮的火花。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文化强国”的战略的实施,文化出海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传统文化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创新并走向世界舞台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以非遗面塑为研究对象,分析非遗面塑发展现状及出海可行性,探究非遗面塑文化产品创新策略,构建非遗面塑的海外传播策略,目的是助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海外消费者了解中国非遗面塑文化,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正值"中秋"和"十一"国庆节期间,第十届望京国际文化艺术周活动暨首届北京全聚德望京店剪纸文化艺术节拉开序幕,于9月22日至30日举办了一场以"剪纸"艺术为主题的"非遗"文化活动。众所周知,全聚德的挂炉烤鸭技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6月13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以传承非遗皮文化为己任的四川雅安金步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步文化公司")于当日亦举办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金步·非遗影像展》。"金步·非遗影像展"以大  相似文献   

6.
凉茶列为国家级非遗名录后,王老吉既是保护的秘方持有者.又是产品生产的企业,还遭遇来自公众的质疑,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看来是相互矛盾的逻辑。  相似文献   

7.
《美食》2011,(7):1-1
在现今一切变化得旧貌无从辨识的景况面前,传统就成为了宝藏。"非遗"保护,在本质上,代表了国民精神回望的一种诉求。具备手工艺技艺特征且代代承继的中式餐饮,应当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国脉。因为,你只要留神看一下,我们的民居,各地鲜明风格已经不再,城市  相似文献   

8.
以"非遗"产品设计与服务创新设计之间不断融合做创新点,论述当前"非遗"产品设计开发的概况,引入服务设计思维,以非遗楚香产品为例,以用户旅程图形式挖掘消费者在"非遗"产品中流程中每个接触点的问题,解决流程中的触点问题,以流程中的服务前、服务中、服务后的设计提升消费者在"非遗"产品中的服务体验,给产品设计以更完善的配套设计,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播,消费者对"非遗"产品使用的可持续性,促进非物质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9.
通过了解"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简述"非遗"中的刺绣、盘扣、剪纸等传统技艺的概况以及它们在服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殷桥 《丝网印刷》2023,(15):115-117
高校做好非遗传承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明晰非遗教育理念,创新宣传方式;健全非遗课程体系,构建互动教学模式;打造非遗“双师”队伍,开展师资培训;搭建非遗实践平台,加强产学研融合等措施,推动高校非遗传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五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四川黄金段背景下,雅安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与开发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经济、政策、制度等诸多现实原因,非遗保护传承与文化产业开发现状并不十分乐观,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在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基础上,试图为如何利用相关政策优势,在保护中挖掘和传承非遗,并将其转化为文化资本,促进非遗产业化,最终实现雅安非遗有效保护、合理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记者在对历届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各类非遗项目传承人的采访中发现,非遗传承接班人的问题已成为多数非遗项目传承人之困。目前,老一辈的传承人多数已步入花甲之年,如果年轻一代的接班人不加快步伐跟上的话,人才一旦断层,非遗项目就将面临失传之灾。随着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们都肩负着培养专业人才,传承技艺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祖先留给后代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但随着时代发展和时代变革,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却陷入困境,例如传承人年龄太大、传承观念落后、后继无人和传统工艺技巧的缺失等。当前,党和政府重点突出文化强国的观点,制定了许多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扶持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做好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科学传承,并积极开展创新,提高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知名度,使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民族魂宝,随着岁月的跌宕起伏,这些技艺或消失或失传,无一不是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作为一项传统手工技艺,烹饪技艺也面临这样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探索,将非遗引入校园成为非遗保护的一种新途径,也是我国民族传统工艺复兴的一种有效途径。烹饪专业作为高职的一个重要专业,应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继承发展过程中的公共服务作用,将非遗传承与高职教育有机融合。本文针对烹饪类专业在非遗视角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做了一些思考,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陈雯慧  鲁湘玉 《福建轻纺》2023,(3):17-19+3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作为凝结着中华传统文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进程坎坷缓慢,非遗的保护传承之路举步维艰。文章以布依族斗纹布纺织技艺为例,研究阐述在多元冲击下非遗面临的传承困境,提出根据非遗文化的自身性质特点,紧紧围绕非遗“活态传承”这一理念对当下布依族斗纹布纺织技艺的保护传承问题进行创新规划和探讨,实现非遗活态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政策的助力驱动下,作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遗"项目从"抢救保护、建章立制"的基础工作阶段向"提高保护传承水平"的新工作阶段过渡。将"非遗"融入社会并以文创销售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作为驱使,由此延伸出时代背景下"非遗"推广新热点。以中国广东省"粤绣"营销模式为例,探讨"抖音"短视频平台对非遗"粤绣"营销推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缂丝技术人员严重缺失的现状,提出高职院校培养缂丝非遗人才,从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材和毕业条件几个方面阐述缂丝非遗人才培养模式,认为高职院校探讨缂丝非遗人才培养新模式对缂丝非遗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侗族传统服饰种类繁多,既体现出以人为本的造物思想,也彰显着侗族人民的审美文化,是非常珍贵的教育教学资源。对于现代教育活动而言,将侗族非遗服饰文化与地方师范教育相结合,是我国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表现。然而,很多地区的师范教育与侗族非遗服饰文化的融合还存在诸多不足。基于此,文章探究了侗族非遗服饰文化特点,阐述了侗族非遗服饰文化融入地方师范教育的开展策略,分析了侗族服饰文化在地方师范教育中的传承途径,以期为师范教育教学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南通扎染为例,从反思层面出发,探索如何增强用户对非遗文化的情感连接和参与度,促进南通扎染的传承和发展。该研究通过情感共鸣、互动参与和引导反思等方式,引导用户主动了解和体验南通扎染,增强其对非遗文化的情感连接、情感认知和情感认同。提供了一种利用数字技术保护和传承地方非遗文化的新路径,有助于深入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内涵和非遗价值,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任港政贤  管雪松 《家具》2022,(1):76-79+92
"黎侯虎"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称为"中国第一虎",但由于当代设计发展节奏较快,"黎侯虎"的传承与发扬面临很大挑战。为了将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融入和应用于陈设设计中,需要打破传统的手工艺继承模式,使其适应当代生产与设计,通过对"黎侯虎"的历史背景、艺术特征、传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在陈设设计中的应用方法4个方面加以阐述,结合国外优秀设计案例探索出将"黎侯虎"在室内陈设工艺品、装饰画等装饰性陈设和家具、灯具、室内织物等功能性陈设上的应用形式,为"黎侯虎"的良性发展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同时可提升当代设计师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