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高温矿井空调制冷技术概况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丽丽  罗新荣  李浪 《四川制冷》2012,(1):97-100,106
矿井热害严重影响井下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由于非人工制冷技术的局限性,空调制冷成为矿井热害治理的主要手段。介绍了矿井制冷空调系统的原理,并根据载冷剂的不同将目前矿井空调制冷技术分为蒸汽压缩制冷水、空气压缩式、人工制冰以及热电冷联产空调降温技术,并对上述多种矿井空调技术的应用状况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各种空调制冷技术所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选择利用不同的矿井空调制冷技术,从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考察,使矿井空调制冷技术高效、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热害问题己成为影响采矿业效益和安全的重要因素。各采矿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用非人工制冷降温技术或者人工制冷降温技术,应对热害问题;本文介绍了常用的矿井降温方法,着重分析采用人工制冷的矿井降温技术,列举了矿井制冷降温技术的应用实例。通过比较可知人工制冰降温技术有明显的优势,在现代深井采矿业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高温矿井独头掘进面空气调节的一种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井下作业所用高压空气作为膨胀工质,通过透平膨胀机等熵膨胀降温后送入独头掘进工作面,即可达到降温除湿的目的,又通过引入新风提高了空气含氧量,具有较好的局部降温通风效果,克服了单纯通风方法无法降温和一般机械制冷方法无法通风的缺点,有效解决深井平巷独头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高温热害问题。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对于解决矿井的高温热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周源山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加深,井下热害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井下工人的人身安全与高效开采,由于传统的非人工降温方式的局限性,机械空调制冷降温已经逐步发展起来。目前我国常用的矿井降温系统包括地面集中空调式降温系统、冰冷却降温系统及矿井涌水为冷源的HEMS 降温系统。针对周源山煤矿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三种降温系统的实用性与合理性,并对HEMS 井下降温系统选择、设备选型及安装工艺进行了介绍,重点从井下冷负荷计算和系统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为深井降温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热害矿井降温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矿井热湿源分布、高温高湿热害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及非人工制冷降温的主要措施及特点,阐述了矿井空调降温的主要类型及基本原理。结合周源山煤矿深部热害治理工程实践,基于周源山煤矿通风系统现状及含有丰富的涌水冷源这一天然优势,制定了提取矿井涌水冷源的HEMS矿井空调降温方案。在深部开采过程中,从矿井涌水中提取冷量,将冷量传输至深部工作面,与高温高湿空气进行热湿交换,从而降低工作面温度、湿度,改善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很多煤矿都受到热害的困扰,并日趋严峻。普遍认为,矿井热害最终将成为制约矿井开采深度的决定性因素。本文论述了造成高温环境的原因及一些降温措施,并对矿井降温空调系统的各种类型进行了技术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温矿井降温空调的概况及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矿井空调的几种形式,对不同形式的矿井空调进行对比,指出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结论认为涡轮式空气制冷、以热电站为热源的吸收式冷水机组在矿井中降温技术成熟;冰冷却空调系统在矿井空调中还处在试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8.
以典型的热害矿井局部降温实际为例,分析了超长掘进工作面高温环境形成的原因,并对井下掘进工作面局部降温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降温效果分析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阐述丁集煤矿的热害现状,介绍矿井集中降温系统末端空冷器的布置方式,分析各种空冷器布置方式的优缺点,并对其实际降温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梯级供冷、串级供冷和局扇群供冷均可解决采掘工作面的热害问题,保护井下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同时提高劳动效率。本研究对我国矿井降温技术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田陈煤矿高地温7108综放工作面的具体情况,研究高温热害形成原因及危害,介绍了局部降温制冷方案,配合其他降温措施,现场应用效果明显,成功治理了长距离供风、大采深工作面的高温热害。  相似文献   

11.
李永光 《制冷》2007,26(3):85-88
介绍了通过对酒店行业原有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的节能改造,以利用空调机组的冷凝余热制取生活热水,从而实现热能的二次利用,有效减少空调和生活热水的能源消耗,同时运用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对空调机组以及冷却塔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做到供冷与热回收两不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也提高了空调机组的综合性能系数COP。  相似文献   

12.
采用空气热回收装置可以回收排风中的能量,使送入室内的新风参数尽量接近室内状态点,从而减少加热或冷却新风的能量消耗。选择具有典型气候的广州、乌鲁木齐两城市,对冬夏季室外空气温湿度逐时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两地新风能耗的差异及全热与显热交换器在上述两地的节能情况,进而指出了两种热回收装置在应用时应遵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水源热泵作为一种用地下恒温水源代替冷却塔的高效节能空调,在实际应用中,还应充分考虑主机、冷水泵和冷却水泵等消耗能量设备的节能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水源热泵系统中冷水和冷却水系统的变频节能原理、闭环节能控制方案和对控制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新风除湿系统通过置换室内空气和控制室内湿度营造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但家用整体式新风除湿热泵受限于安装空间,存在除湿能效低、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四换热器构型的热泵热回收型新风除湿系统,既能全面回收内外部冷能,提升除湿能力和能效;又能通过空气流路和制冷剂流路的转换产生多种运行模式,满足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新风除湿需求。系统仿真和样机的实测结果表明,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除湿能效SMER高达3.27 kg/(kW·h),相比三换热器系统提升35.2%,相比二换热器系统提升59.6%。  相似文献   

15.
冷冻水系统大温差设计对空调系统节能具有重要意义。配套使用空气处理机组也需采用大温差设计,达到节能效果,本文在空气处理机组换热机理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冷冻水大温差对空气处理设备换热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表冷器管形、回路等方法,采用焓差法实验对比了大温差工况下不同管形、不同回路、不同翅片片距等对表冷器性能的影响,在相同换热截面下,大温差空气处理机组较常规机组能耗降低约20%,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温差表冷器优选结构方案,采用高效内齿形换热管,4排高效换热管可与6排光管表冷器达到相同冷风比,且整机能耗低约5%,为大温差设计的应用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华南地区某连锁酒店客房热水供应及该酒店商场空调需求,提出了空气源热泵承压热水供应与全新风空调联供系统方案,介绍了系统具体构成及关键部件的匹配设计计算方法,利用蓄热水罐、蓄冷风柜等蓄能装置和以PLC为核心的数据采集及控制手段,探讨了冷热需求不同步、冷热负荷不均衡的冷热联供固有局限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并对实施的工程系统进行了全年性现场运行性能测试和分析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可靠地满足该酒店热水供应的同时,又满足了该酒店商场夏季全新风降温空调的需求,该系统年平均综合能效比大于4.7,为空气源热泵冷热联供提供了一种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7.
火电厂中的空气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空气得到强烈压缩,这时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同时空气温度也骤然上升,通常压缩后的空气通过冷却系统冷却后送入储气罐备用。如果将这部分热量加以回收利用,企业能耗会明显下降,起到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应。针对清河电厂6台250kW空压机组压缩空气系统,开展了余热回收方案设计,回收的热量用于提供生活所需热水,同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该余热回收系统节能效果显著,项目投资回收期仅8个月左右,每年能够节约标准煤718t。  相似文献   

18.
开式地表水源热泵在湖南某人工湖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南方地区的地表水资源丰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低位热能,适合于发展地表水源热泵。2004年,在湖南省湘潭市建成了利用湖水的开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用于区域供冷供热。建造该系统前,采用简化模型对运行时的水温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对系统投入运行以来每日的进水温度进行了监测,对地表水源热泵和风冷热泵的COP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汇/热源温度和供水温度下,地表水源热泵的COP比风冷热泵高0.4-0.9,该系统的COP值和运行稳定性均优于风冷热泵。  相似文献   

19.
孔庄煤矿集中降温方案的选择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孔庄煤矿井筒布置和矿井生产条件出发,先后总结、分析了片冰降温系统、热-电-乙二醇降温系统、井下低温水排热的井下集中降温系统(HEMS)和真空制冰降温系统。从集中降温方案效果、投资、降温系统运行稳定性、井筒输冷管路安装、矿井制冷水质、井下制冷排热等方面综合考虑,适合孔庄煤矿特点的集中降温途径只能是真空制冰降温方案,为矿井三期改扩建工程按期投产、验收创造了条件。同时,该降温工程的实施必将填补我国在矿井集中降温领域的一项技术空白,并在制冰技术、输冰管道、输冰工艺、压风冷却、井下融冰工艺、制冰节能技术上取得突破,进而推动我国煤矿降温制冷工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能源互联网时代,区域供冷供热系统将由原本单一形式的热源向多种形式热源并存转变,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不同形式不同品位的热源集成必将引起系统能量变化。能源总线系统是集成化规模化应用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及未利用能源的多源多用户能源系统。本文针对能源总线系统相对常规分散系统而言特有的多源多用户特征进行系统混水和热回收过程的变分析,将能源总线系统抽象为一系列工作在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的劳伦兹循环的集成,通过建立能源总线系统与常规分散系统的理想热力学模型,找到能源总线系统混水和热回收过程变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系统的变化与各子系统低温热源进出口温度、高温热源进口温度以及高低温热源质量流量比相关,不同的设计参数会导致混水过程能量发生增加或者减小,亦或不变。通过分析得到热回收过程影响源侧总线热量变化的相关参数并找到热量变化规律,并得到最佳总线供水温度TEBS1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