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特色林业食品人才培养为目标,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对地方林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方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强化了林业在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优势与特色。通过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大学生创新项目计划,导师制人才培养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通过探索与实践,培养了具有大批林业特色的食品专业人才,就业率和毕业了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是培养理工科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地方食品类院校可将现有食品工艺实验平台增设为食品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平台进行自主调研、设计、开发,小批量生产出一批安全、适口性强、销路好的休闲食品。通过学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为新形势下的食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及高校实验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对技能人才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文章在分析中职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指出中职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意义,提出建设教学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和强化师资的实施路径,明确培养目标、构建教学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的创新策略,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是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主体单位,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并科学实施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实验实践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的关键切入点。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改革实验实践课程体系,绘制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建立综合教学实习体系,建设公共实验平台和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强化实验实践课程体系,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升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培养适应新时代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印刷人才,需要构建一个全面、科学的印刷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本研究选取国内开设印刷工程本科专业的院校为研究对象,统计了开设印刷工程本科专业院校的地区分布及专业挂靠学院情况,对各高校印刷工程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表或课程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重点讨论了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分类及设置情况,并结合印刷工程专业教育现状提出了构建新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以期为高校印刷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昌盛 《西部皮革》2022,(15):57-60
专创融合教育是目前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以及双创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双创”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保持高度重视,对专业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做了一定程度改革。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技能质量上还有待提升,因此,高职教育应当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和现状,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的方法和路径。文章主要对浙工贸鞋类专业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三段三进”式专创融合培养模式进行分析论述,为高职教育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蒲晓璐  崔玥  王琳  刘易东 《食品工业》2022,(12):266-271
为了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国家提出“新工科”,积极推进面向未来与产业需求、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工程教育改革。文章阐述了在食品类专业教育中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与新工科高等教育要求相融合、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应用价值,总结了坚持立德树人-强调思政引领、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构建双创教育实践平台、产学研创协同育人四种主要应用途径,归纳了目前国内外高院在食品课程和专业建设上创新创业思维的应用成效,为新工科食品类创新创业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为深化双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林燕 《福建轻纺》2024,(2):79-83
文章从新文科背景出发,以提升设计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针对设计学科学科知识单一等问题,以广东科技学院设计学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建构设计学科“厚基础、强实践、重融合、促创新”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9.
以传统纺织服装产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结合学校培养定位与学科专业特点,在新的产业格局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纺织服装创客工作室的搭建和省级赛事的承办5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培育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涵,并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专创融合存在的问题。同时以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专创复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探索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肖琪 《江苏丝绸》2023,(6):42-45
以产教融合为背景,针对应用型纺织学科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应用型纺织学科体系的构建应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学科课程体系、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团队、创设产学研融合的实践环境和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等五个方面进行,为培养具有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的人才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食品专业工程人才培养过程重科学轻工程的问题,为培育新时期食品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工程人才,以新工科的全新视角探索食品工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在食品工程人才专业培养方案中,充分发挥食品物理类课程群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的支撑作用,以物理类知识体系为主线,从基础物理、工程物理、应用物理三个层面打造食品人才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食品产业优质资源融入高校人才培养、高校智力资源融入产业创新与创业的机制,激活产业与高校之间共同创新、融通育人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食品众创空间为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载体和平台,通过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比赛指导、创新食品开发及营销、食品创业项目孵化,使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得到锻炼,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水平。在实际运营中,食品众创空间组建运营管理团队、构建完备的服务平台、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创新与创业有机结合等运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韩佳润  郦萍  顾青 《食品工业》2024,(3):212-217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新工科建设不断加快推进。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是实现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食品微生物与酿造技术”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食品专业核心课程,在食品学科人才培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为适应高速发展的食品行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专业为例,对“食品微生物与酿造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考核模式、建立多元化培养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旨在为提升“新工科”背景下食品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及专业竞争力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把创新创业融入中等职业学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培养新时代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实践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标准,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文章尝试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标准,体系涉及文化素养、能力素养、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素养等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为中等职业学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科具有领域覆盖广、实践性强的特点。文章认为改革现有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是对专业教学活动的有力补充,通过构建由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创新思维、创业实践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借助选修课程、创业社团、创业大赛等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可以切实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满足新时代中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需求,推动中职院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工程学院纺织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课程体系改革、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以及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等方面改革实践为例,探讨纺织工程专业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高职艺术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大量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大学生。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的关系上探索研究其深刻内涵,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探讨高职艺术专业"平台+项目+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最后从政策制度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绩效考核评价、设计生产转化等方面对其深入实施提出建议,以期为同类院校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倪莉 《福建轻纺》2012,(3):39-42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能创业"为指导思想,构建生物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软硬平台的建设,即构建具创新特色的培养计划,组建具国际化背景的教学队伍,落实导师制,加强实验室建设,开放学生创新实验室,巩固创新实践基地,搭建创新大赛平台等,培养既具有广博的生物工程类知识,又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生物和食品工程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广西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建设情况入手,研究探索创业基地的功能定位及其作用,总结出创业基地至少应该具备六大功能定位,即定位为创业项目孵化与实践的阵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场、创业师资队伍培养的平台、工种考试及技能大赛的舞台、师生创新课题研究的基地、扶持服务创业学生的港湾。创业基地功能的多元化,对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这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