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文物要将实物与文献记载相结合,了解其产生和演变过程,并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及历史相关联。本文选取几个服饰方面的例子-冠、金紫、霞帔,对其形制变迁进行了追踪,以正现今个别考古报告及学者对其形制使用所存在的误解。从《礼记·冠义》等文献来看,冠是礼仪性的发罩,而帽子在上古时代有身份的人及庶民均不佩戴,巾帻则与现代的帽子相近。西汉后期冠和帻形成了一个整体。汉、唐两代所指"金紫"则完全不同,汉朝指金印紫绶,唐代指紫袍和金鱼袋。帔在唐代质地飘逸,而宋代将帔帛稳住以"行莫摇裙",清代"霞帔"则发展为坎肩。  相似文献   

2.
《丝绸》2021,(5)
褙子是宋代极具时代特色和代表性的服饰,不分贵贱,均可服之。文章以墓葬出土实物为基础,结合图像资料、古籍文献等多重证据进行互证,针对宋代服饰褙子形制及分类、其形制蕴含的功能进行阐释分析。研究表明:宋代褙子样式多元,女款褙子形制可分为礼服式、常服式、便服式三种,多在袖式与衣身长度做变化;男款褙子形制可分为常服式、便服式两种,主要在领型上存在差异;其形制注重日常的实用、审美的表达和文化的延伸三方面的功能体现。  相似文献   

3.
《国际服装技术》2007,(2):92-105
冬日连衣裙 带有厚重感的鹿皮无袖连衣裙和深V字领的针织连衣裙是上一季的新宠,两者搭配雪纺绸罩衫、高领针织衫、长对襟针织衫别有风味,配搭装饰宽腰带和较正式的披肩更添一份女性的优雅气质。  相似文献   

4.
针对湘西红苗女性服饰的形制流变和影响因素等问题,采取三重证据和比较研究法,将图像、文献、实物进行互证,梳理不同时期湘西红苗女性的服装、发饰特征。结果表明:从形制流变看,清末民初时期为湘西红苗女性服饰形制向客家汉族服饰形制融合的转折点,表现为上衣直领对襟的逐渐消失与大襟右衽形制的多样性,下装形制由裙改裤,头饰造型由椎髻排钗到系统化的头帕式。从流变成因看,官方政策的介入、教育感化的融合和商业市场的冲击,影响了湘西红苗女性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这一流变的动机展露了湘西苗汉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为构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荣  张竞琼 《纺织学报》2018,39(8):110-116
为研究包括领襟及其系结方式在内的近代童袄褂的形制特征与演变趋向,选取东华大学服饰博物馆、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和上海艺风堂博物馆馆藏的127 件童袄褂,测量其各部位尺寸,并用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和 Adobe Illustrator 进行图像数据还原,截取了部分衣领和门襟的细节部位结构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代民间童袄褂按形制分为中国传统型与中西合壁型;中国传统型童袄褂的衣领、门襟形制及系结方式主要表现为直领、交领、对襟、大襟、绳带、相连式纽扣和独立式纽扣系结;中西合璧型童袄褂的衣领、门襟形制及系结方式则主要表现为立领、叠门对襟、扣眼式纽扣系结;童袄褂形制总体上向中西融合、便捷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用花边装饰衣裙正风行 ,这是女性一种浪漫主义风格的体现。一些设计师依然遵循时尚路线 ,将花边修饰做到精致细腻的程度 ,流行衣饰集中体现在领口及前襟处 ,秀雅而纤巧的花边装饰静中有动 ,活泼轻盈 ,增添了服装的秀丽和妩媚。那么 ,一般的衣着是如何镶嵌花边呢 ?下面介绍的 6种方法不妨供您参考。夹嵌法 主要用于领边、袖口边、将花边夹嵌在面料和面料的中间。方法是先将花边缝到面料的正面 ,然后把里料覆盖在它的上面 ,再沿边兜缝 ,将里料、面料夹住花边缝在一起 ,最后翻向正面即成。盖嵌法 主要用于胸前或衣缝剪开的部位。方法是先把花…  相似文献   

7.
缠足是中国古代女子对身体重塑的一种审美文化,弓鞋作为一种足服,是其物化的载体。采用物质文化研究的方法,通过文献与文物相互印证,比对分析,对宋代女子弓鞋的流行时间、形制、搭配与穿着人群等相关问题展开细致探讨。研究表明缠足在五代时期已初步显露,而整个社会以之为时尚是在北宋末与南宋初,宋代弓鞋具有弓、纤、小的外形特征并且与弓起形态的袜子以及裹脚纱相互搭配。穿着人群是由歌舞女妓向富贵有闲阶层的女性中滋蔓的,平民阶层服用较少。宋代女子弓鞋奠定了中国历代弓鞋式样的基础,并为宋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女子所服用。  相似文献   

8.
出嫁是女性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婚礼往往隆重而热烈,有很强的仪式感。嫁衣自然承载了婚俗文化和对未来婚姻生活的美好憧憬。宋代婚礼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中原地区的传统婚礼习俗,有宋一代嫁衣的主流风格清雅秀丽、自然大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古典审美格调在当代仍然为人们所青睐。从市场看,无论是普通女性的嫁衣还是文旅市场,对于创新设计的宋代嫁衣都有很大的需求。在分析宋代嫁衣形制、纹样、色彩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当代服装审美风尚,进行了清雅形制的体形化、繁缛纹样的简洁化、典雅色彩的多样化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9.
<正>道士法衣,又称法服,是高功道士在举行科仪,祀典、醮会、道场等重大场合穿用的最隆重、正式的礼服。民族服饰博物馆藏编号为MFB001354清晚砖红缎平金绣道士法衣,形制为一片长240厘米、宽145厘米的矩形衣片,矩形一侧居中开口做领、襟,衣片对折后披挂在肩部,下长至小腿或脚踝,无袖披,袖长随身,形成这种直领、对襟、敞袖、散摆的着装模式。砖红色素缎为面,浅黄色暗花绸为里,边饰由内至外依次是黄色暗花绸缎镶边,黑色盘金绣绸缎镶边,在刺绣工艺上,这件法衣衣身及边饰用金、  相似文献   

10.
陶辉 《四川丝绸》2003,(4):38-39
唐代是历史上妇女服饰最为开放与自由的一个时期,也是服装与装饰最具特色的一个时期。她不仅传承了传统的袍衫服制,同时在不断的文化交融中又进行了新的发展,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样化的大唐服饰文化艺术。这棵服饰艺苑中的奇葩所绽放出的奇光异彩不仅令世人羡艳,而孕育它的“肥沃土壤”更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1.服饰风格的多样性1.1继承与发展衫子是唐代妇女服饰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衫子形制与袍服极为相近,都是对传统深衣的继承与发展,它的特点为:(1)衣袖垂直宽大无祛;(2)采用对襟式;(3)无衬里。唐代妇女流行穿薄罗衫子,这些薄罗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