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冬梅 《西部皮革》2024,(1):105-107
蓝印花布作为一种使用天然植物印染而成的印花品,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凭借其色彩、纹样、造型等流传于民间,成为具有保护和继承价值的非遗文化遗产。现代时尚服饰设计中,可以结合服饰设计要求,提取蓝印花布中的色彩、图案等元素,使用现代表现手法,实现二者的融合,为南通蓝印花布的传承和创新开辟新的路径。文章主要对南通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及其与现代时尚服饰设计的契合点进行分析,提出蓝印花布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希望为服装设计中的传统与时尚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蓝印花布印染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其独有的艺术价值以及美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且其独有的色彩美感、图案造型以及印染工艺在服装设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南通地区的蓝印花布为例,通过对其纹样、元素融合以及图案设计等的深入研究,对面料结构的设计以及色彩搭配、图案创新等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史料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桐乡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藏蓝印花布进行探究,同时拜访浙江桐乡蓝印花布传承人,从蓝印花布的起源、发展、工艺制作、纹样艺术等方面总结技艺特征。得出:浙江民间传统蓝印花布选用纯棉面料作底布、天然植物染料为染剂,其在织造印染工艺与图案审美上具有民俗文化艺术的共性。浙江民间传统蓝印花布淳朴的纹样、古朴典雅的色彩和寓意多样的丰富图案承载着的独特的技艺特征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对浙江桐乡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藏蓝印花布进行探究,田野式拜访浙江桐乡蓝印花布传承人,并结合文献史料和实地研究,从蓝印花布的起源与发展、工艺制作、纹样艺术等揭示其美学特征。浙江民间传统蓝印花布选用棉纤维面料作底布,天然植物染料为染剂,在织造和印染工艺与图案审美文化上有着民俗文化艺术的共性。浙江民间传统蓝印花布纹样淳朴稚拙、色彩古朴典雅、图案寓意多样丰富,承载着独特的技艺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张中启 《国际纺织导报》2022,50(1):36-40,47
介绍了非遗蓝印花布家纺产品的市场现状.概述了非遗蓝印花布家纺产品中的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两种吉祥纹样构图形式.从消费审美原则、市场需求原则、产品多样化原则和智能化原则4个方面分析了非遗蓝印花布家纺产品的创新设计原则.从图案创新设计、拼布创新设计、工艺创新设计、色彩创新设计与造型创新设计5方面,论述了非遗蓝印花布家纺产品的...  相似文献   

6.
奚燕锋 《国际纺织导报》2014,(1):62-64,66,67
研究了传统南通蓝印花布的元素构成,提出在现代社会南通蓝印花布应该与现代时尚理念融合的建议,并以此为立足点,从面料结构的创新设计、色彩搭配理念的提升、图案符号的创新解构应用,以及服装造型正向和逆向思维的对比设计分析等方面,通过设计实例进行应用效果展现。以此探寻南通蓝印花布新的设计方法,使传统蓝印花布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7.
Hermes丝巾以其一流的设计和质地享誉全球,是奢侈品、时尚界的不朽传奇。本文从分析Hermes丝巾的造型和色彩入手,并通过笔者的实践,选择和提炼元素,并融合时尚进行丝巾图案设计,并且将各种元素应用于丝巾图案的设计中,总结出一套从灵感来源到素材筛选最后定稿的丝巾图案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蓝印花布纹样的设计虽然有少量的创新作品,但大都离不开以中国传统风格为主题的设计思路,即喜爱吉祥寓意纹样,但现代社会更多需要的是融合时尚元素的纹样风格。现代化的生活使人们缺少对手工艺的了解,想借由安溪蓝印花布使更多人了解到蓝印花布这种传统工艺,并结合我所学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进行服饰花边面料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9.
刘月蕊  鲍小龙 《丝绸》2012,(1):36-40
分析了中国传统蓝印花布当前的发展处境,理清概念,革新观念,权衡蓝印花布"产业化"发展与"原生态"保护的利弊。提出了借鉴剪纸艺术等相关工艺及纹样的成功经验,从蓝印花布的最直观标志性符号和工艺中,求寻创新设计的思路与方法,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多元化发展,打破目前传统蓝印花布传承发展相对被动的生存局面。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蓝印花布的特点和吉祥纹样分类,分析了蓝印花布吉祥纹样的构图形式和情感表现,并对蓝印花布吉祥纹样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为蓝印花布服装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鲍小龙  刘月蕊 《纺织学报》2013,34(5):100-106
以蓝印花布特殊的镂空型纸版制版工艺产生的“笔断意连”的图案设计风格为设计前提要求,对蓝印花布图案设计中点、线、面、图地关系及构图排列等方面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研究,并在此研究基础上结合现代数码技术寻找出创新突破口。通过运用具体的实例证明蓝印花布的创新设计,包括与其相关的民间工艺美术创新结合设计,在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条件要求下它们之间完全可以“珠连璧合”,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这种科学合理的传承创新研究方式是保留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必然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刘春晓  单筱秋  张毅 《丝绸》2020,57(4):112-118
唐代团窠动物纹样在中国古代装饰纹样演变历史中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文章从唐代团窠动物图形元素的色彩、纹样及工艺角度出发,分别对其色彩运用方式、图形造型特征与工艺技术呈现三部分进行剖析,总结唐代团窠动物纹样元素的艺术特征。同时,以丝巾造型发展和图案创新两部分为探索方向,结合形状文法以联珠对鹿纹为装饰元素主题,总结出唐代团窠动物图形元素在丝巾产品中的创新方式。力求唐代团窠动物创新图形能与丝巾产品完美结合,也为其他传统纹样在丝巾产品中的运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中国传统纹饰进行应用研究,文章针对当前元代青花瓷研究较多停留于纹饰美学分析层面,以及丝巾设计需要更多创新与消费市场需求的问题,通过对元代青花瓷题材、构图、色彩三方面的分析论证,运用分析、例证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元代青花瓷纹饰题材丰富、构图具有形式美、色彩经典鲜明,将其与现代丝巾设计结合,既是对传统纹饰的保护发掘,同时也能丰富现代丝巾设计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崔荣荣  陈宏蕊  王志成 《丝绸》2020,57(1):81-86
针对中国传统民间蓝印花布中的灰缬蓝印工艺,采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大量传世实物资料,从工艺、艺术和文化内涵等角度,对灰缬蓝印的制作工序、工艺特征及其蕴含的造物思想进行了梳理和考析。文章指出传统灰缬蓝印中“断刀”的核心工艺及在防染材料及用法上的独特之处,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考析这些工艺特征的形成是受传统民间“致用为本”“因材施艺”和“器以载道”造物思想的影响。通过对灰缬蓝印工艺特征和造物思想的解读,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蓝印花布艺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也为现代服装设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蓝印花布纹样数字化创新设计的模型化问题,基于基数样条曲线构建蓝印花布纹样元素模型,利用张力系数表达形状的刚柔性,通过节点配置实现形状的凹凸性和多样性,并讨论了通过模型的泛化来表达更加复杂的纹样元素。使用轮廓跟踪技术提取图像中的纹样元素,利用Hu矩不变性选取最接近的模型实例,并根据重心、面积和重合度对选取的模型实例进行变换,将其应用到纹样空间,完成纹样的数字化重构。然后通过映射函数对数字化纹样进行参数映射来创造新纹样,将元素模型应用到纹样骨架进行骨架的改造,从而实现更突出的纹样创新。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案在蓝印花布纹样建模、重构方面具有良好的精度和效率,在纹样创新方面具有丰富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偶发性色彩在蓝印花布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保护和发展蓝印花布技术,推动其技术革新以适应当代纺织品市场的发展潮流,重新定义蓝印花布的优势特征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引入偶发性色彩的创新概念,从蓝、印、花、布4个角度分别结合偶发性色彩提出其创新设计的构想,指出生动、人性化的偶发性色彩是改变蓝印花布传统风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有效工具。分析了我国蓝印花布的传统手工印染工艺的优点与不足,归纳了蓝印花布的色彩、工艺、图案、原料等4个方面的主要优势特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蓝印花布纹样基元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数字化传承与创新传统的蓝印花布纹样,并能单独提取构成纹样的图案基元并进行分类,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纹样基元分类方法。首先,对采集的128张蓝印花布图像进行纹样基元提取,形成图像样本库,共21 212张。其次,从库中随机选取80%的图像样本作为训练集,20%作为测试集,利用5×5卷积核对训练样本进行卷积操作,将得到的特征图进行池化。通过3层卷积、3层池化及2层全连接层计算后,利用Softmax分类器得到12种分类结果。最后,通过基元样本的学习获取最佳网络模型参数,并取得较理想的分类结果。结果表明: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12种纹样基元的平均分类准确率达99.61%,检测平均准确率达98.5%,为蓝印花布纹样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南通蓝印花布的价值,指出其在原料的选取、成品的实用性及服用的舒适性等方面都体现了环保的理念,适应现代人对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追求。通过对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详实研究,指出其纹样在工艺方面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应用范围。在构成方面的多样性上,动植物、人物及文字等纹样一应俱全;在形式美法则方面,又表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审美内涵。实用与审美兼具的南通蓝印花布以独具地域特色的纹样表现和应用,使人们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淳朴与悠远,也是设计师的重要灵感来源。  相似文献   

19.
张庆  方敏 《丝绸》2012,(7):61-64
针对当前学术界中研究战国时期楚国丝绸纹样时出现的"重视动物纹,轻视植物纹"及将植物纹与动物纹割裂的现象,将扶桑与凤鸟合体共生的图形看作一个完整的纹样,提出"扶桑凤鸟纹"的概念,立足于楚人的文化、哲学等因素,一方面要从现代象征思维的角度对传统艺术中"形而上"的精神进行还原、理解,进一步探寻、还原楚人当时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另外一方面要在现代设计中将中国传统造物活动中广泛使用的象征思维方式进行拓展、发扬,为开创新的"中国风"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