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国内外苯乙烯-共轭二烯共聚物镍系加氢催化剂脱除方法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对各种脱除加氢催化剂的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及比较,并对该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汽油氧化重整制氢反应体系中镍催化剂 的催化性能。实验考察了镍/三氧化二铝催化剂,活性组分镍含量对汽油氧化重整制氢反应的影响,实验还考察了镍/三氧化二铝催化剂中加入贵金属助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单组元镍/三氧化二铝催化剂对汽油氧化重整制氢反应在反应温度低于650℃时,其活性较低,生成氢气的选择性也不高;反应温度高于650℃时,其反应活性及生成氢的选择性有明显的提高。镍/三氧化二铝催化剂中加入贵金属组分作为助催化剂制成的双金属催化剂在汽油制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及生成氢的选择性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不对称催化法是获得手性化合物最有效、最有经济价值的方法,其中不对称加氢反应是制备手性化合物的主要途径。综述了用于C=C、C=O、C=N不对称加氢的催化剂,主要介绍了均相催化剂、多相催化剂和非晶态催化剂,以及它们用于不对称加氢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影响镍系非晶态合金催化剂性能的主要因素,比较了载体、添加金属或稀土元素等改性和制备方法时镍系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热稳定性能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并简单论述了镍系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磷氮硼(PNB)系催化剂处理对粘胶纤维热裂解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催化剂是制备粘胶炭纤维的关键之一,利用含硼、含磷氮和含磷氮硼三种物质作为制备炭纤维的催化剂,通过TG-MS手段分析了三种催化剂对粘胶纤维在惰性气氛下热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催化剂的加入均使粘胶纤维的裂解反应向低温侧移动,并大大提高了粘胶纤维在600℃时的热解收率,三种催化剂均能提高粘胶纤维裂解产物中水和二氧化碳的生成;含硼类催化剂不能抑制焦油、醛酮和呋喃类物质的生成,而含磷氮和含磷氮硼催化剂对焦油、醛酮和呋喃类物质的抑制作用较强。磷氮硼并用时的催化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磷氮或硼,二者对粘胶纤维的裂解具有协同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稠油开采的难题,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在稠油降粘技术上,应用催化剂来提高稠油降粘效率是一种永久性的原位升级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各种催化剂类型,包括无机酸盐催化剂、有机盐催化剂、矿物催化剂、无机酸催化剂和金属基纳米催化剂,描述了它们在稠油地下催化裂解中的有效性,并展望了水热裂解催化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浸涂法将自制的介孔空心SiO2纳米粉体涂覆到堇青石基体上,然后采用微波法负载活性组分Pd和助剂Ni制备了纳米涂层整体式加氢催化剂,并考察空速、涂层增重、Ni助剂添加量等因素对其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涂覆后的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加氢性能与未涂覆时相比有了显著提高,且添加适量的助剂Ni有助于催化性能的进一步改进。在反应温度为54℃、压力为0.1 MPa、空速为3 800 h-1的条件下,使用涂层增重质量分数为6%、Ni与Pd物质的量比为4∶1的催化剂,当乙炔接近完全转化时,乙烯选择性能够到达40.9%。  相似文献   

8.
曹清  陈召勇  李言荣  邓新武 《材料导报》2004,18(Z1):103-106
目前,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甚多,碳氢化合物催化裂解法是最有希望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中催化剂的选择又是成功制备碳纳米管的关键,因此对当前使用的各种催化剂进行了分类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以水合肼和硼氢化钾为共还原剂制备了多元合金催化剂,将其用于乙腈催化加氢反应制乙胺。研究了催化剂活性组分和乙腈催化加氢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该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含有稀土元素、Fe、Cu和Ni等组分的多金属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优化工艺条件(氢压1.5MPa,温度120℃,反应时间1h)下,乙腈转化率可达100%,乙胺收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用于NBR加氢的一种新型铑双配体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可用于NBR加氢的新型铑双配体催化剂(Rh-N-S,铑-三苯胺-苯硫醚),实现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与Wilkinson催化剂相比,不仅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而且具有良好的空气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粉体技术》2016,(2):72-77
在催化剂制备的不同阶段引入碳物质,制备3种覆碳改性的NiMo-Al_2O_3加氢脱硫催化剂,采用低温氮静态容量吸附-脱附法、X射线衍射、H_2程序升温还原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3种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结果表明:引入碳物质能够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采用前覆碳法即在载体上负载活性组分前引入碳前躯物,或采用共浸渍法即将活性组分与碳前躯物共同浸渍到载体上制得的催化剂,都能够增加八面体Mo物种的数量;采用共浸渍法制得催化剂活性组分分散性良好,MoS_2纳米颗粒堆垛层数多,其脱硫率比未覆碳改性催化剂的高6.8%;采用前覆碳法制得催化剂的金属分散性良好,其脱硫率比未覆碳改性催化剂的高5.1%;与未覆碳改性的催化剂相比,采用后覆碳法即在已负载活性组分的Ni-Mo-Al_2O_3催化剂上引入碳前躯物制得催化剂的脱硫率提高程度不大。  相似文献   

12.
介孔炭作为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介孔硅SBA-15为模板,焦糖和呋喃醇为碳源,通过多种浇注法制备介孔炭材料.采用低温氮吸附、透射电镜和X射线小角衍射分析模板及介孔炭的织构.结果显示合成的介孔炭成功地复制了SBA-15的结构.以制备的介孔炭作载体担载钴钼合成了加氢脱硫催化剂,利用X射线能谱、透射电镜能量分布谱及一氧化氮化学吸附评估了催化剂的活性及活性点分布,结果表明介孔炭担载的催化剂活性高于活性炭担载的同类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孔纪兰  周上祺  罗光  王铁  任勤  许超哲 《材料导报》2006,20(Z1):125-127
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以瓷舟为载体、硝酸镍为原料、乙炔为碳源,在氨气中制备镍催化剂和纳米碳管时温度的影响,并讨论了氨气的作用.结果表明,以氨气还原硝酸镍获得镍催化剂时,最佳温度范围是700~800℃,此时催化剂的颗粒较细小且均匀,有利于纳米碳管的生长;此外,选用孔径比较细小均匀多孔的载体材料,有助于获得颗粒均匀细小的镍催化剂;在制备纳米碳管时,热分解氨得到的活性氢原子有利于维持催化剂的活性,抑制无定型碳的生成,从而促进纳米碳管生长.实验中纳米碳管的最佳制备温度为700~800℃,管径为10~25nm.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石油资源日益紧缺,环保要求日益严苛的情况下,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通过催化加氢来制备生物燃油的研究方向备受关注。然而,能否经济、高效地将动植物油脂转化为生物燃油,催化剂是关键。因此,开发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成为该研究方向的重点。通过对动植物油脂加氢制备生物燃油的各类催化剂进行综述,总结了不同类型催化剂所具有的特点,并认为贵金属催化剂可使动植物油脂转化按照加氢、脱羧、裂化、异构化的反应途径进行的多功能催化剂,但基于其加氢脱氧转化率不高,裂化异构化性能不足等问题,认为可以通过载体改性、贵金属负载方式改进以及进行孔道修饰等来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活性以及对轻质烷烃和异构化烷烃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孙毓韬  李雪莲 《硅谷》2014,(18):188-188
通常我们会将一些有色金属或者贵金属作为活性成分,加入到制备催化剂的环节中去,加氢催化反应中的镍基催化剂也是一样,当催化剂失活时,镍催化剂也就成了废催化剂,这类的废催化剂我们称之为“二次资源”,因此研究镍基催化剂的回收及再利用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则就这个问题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2月份航煤加氢装置进行检修,检修期间更换了催化剂,为了节省催化剂的投资费用,将该装置在2004年11月卸下来的FDS-4A催化剂进行器外再生后使用。经过一年多的运转情况表明:FDS-4A再生催化剂活性比新鲜催化剂的活性降低了10℃,但其仍然具有较高的加氢活性,生产出的航煤馏份,硫醇硫含量小于10μg/g,腐蚀性能也得到大大改善,产品颜色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航煤的质量要求,达到优质品级别。  相似文献   

17.
以直链十四胺为核的低代"扫帚型"大分子、水杨醛和Ni Cl2为原料,依次通过希夫碱反应和络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扫帚型"水杨醛亚胺镍催化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证实其合成产品的结构与理论结构相符。在甲基铝氧烷(MAO)活化下,该催化剂具有良好催化乙烯齐聚的性能,且随着反应压力的升高和Al/Ni(摩尔比)增加,其催化活性增大;在反应温度为25℃,反应压力为0.5 MPa,Al/Ni摩尔比为1500时,该催化剂的活性可达2.33×106g/(mol Ni·h),聚合产物主要是C8以下的低碳烯烃,含量高达94%以上。相同条件下,其催化乙烯齐聚的活性高于与其具有类似结构的超支化镍系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环己烯具有活泼的双键,被广泛用于医药、农药、食品及其他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中。工业上生产环己烯的方法主要有环己烷脱氢、环己醇脱水、卤代环己烷脱卤化氢、Birch还原和苯部分加氢等。相比于其他方法,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工艺由于具有安全可靠、原子经济性强、环境友好等优点,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从热力学角度看,苯加氢生成环己烯的标准Gibbs自由能比生成环己烷的标准Gibbs自由能低75 k J/mol,极不利于环己烯的生成。另外,苯环共轭大π键的化学性质较环己烯双键更稳定,在催化剂存在下环己烯极易深度加氢生成环己烷,反应难以停留在环己烯阶段。除引入水相外,催化剂是实现苯部分加氢制备环己烯工艺过程的关键,因此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显得格外重要。1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探索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工艺。自1957年Anderson在Ni膜催化苯加氢产物中检测到环己烯的存在以来,一些研究者陆续报道了钌催化剂催化的苯加氢反应,在苯转化率较低的情况下能检测到中间产物环己烯,并发现钌催化剂最适合该反应。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进展是在含油相、水相、气相和固相的四相反应体系中,以过渡金属盐为添加剂,在剧烈搅拌下反应,环己烯收率可高达60%,提高了技术可行性。1989年日本旭化成公司率先实现了Ru-Zn催化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工艺的工业化。1995年,我国神马集团引进日本旭化成苯部分加氢技术。随着技术的引进,国内各大科研院所、高校等的多个课题组相继加入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的研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优化和完善催化反应条件、研制新催化剂、探索提高环己烯选择性的本质原因。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通过合理设计Ru催化剂来提高环己烯选择性,如采用Na OH溶液对Ru/ZrO_2催化剂进行锌刻蚀以增加催化剂表面羟基量,提高催化剂亲水性;又如通过添加合适的助剂La、Cu、Fe、Mn等对催化剂进行改性,从而提高反应选择性。虽然报道的催化剂体系很多,但目前国内工业化生产使用的均是传统Ru-Zn催化剂,且日本旭化成公司一直控制着催化剂的核心制备技术。本文介绍了苯部分加氢反应的反应机理、热力学特征及传质现象,着重概述了近年来苯部分加氢钌基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包括催化剂前驱体、催化剂制备方法、载体、助剂以及添加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对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以新癸酸钕(简称Nd)/氢化二异丁基铝(简称Al)/氯化二乙基铝(简称Cl)为催化剂进行了丁二烯(简称Bd)聚合。考察了催化剂配制时不同Bd用量、[Al]/[Nd]、[Cl]/[Nd]、聚合温度和时间对Bd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配制时,随Bd用量的增加,催化活性升高,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聚合物产率在[Al]/[Nd]比值很低([Al]/[Nd]=10)时即可达到100%。所得聚合物具有高相对分子质量(-Mn=44×104),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1.47),高cis-1,4结构含量(98.3%)。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基本不受反应条件的影响,显示该催化剂具有高的稳定性和立体定向性。  相似文献   

20.
报道以两种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二-(2,6-二甲基苯基)-丁二亚胺氯化镍和二-(2-甲基苯基)-丁二亚胺氯化镍所组成的复式催化体系,催化单一乙烯聚合可制备得到长支链(n≥6)的聚乙烯。在合适的聚合条件下此复式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其催化活性比任一单一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都高。本文详细研究了两种催化荆的摩尔比、聚合温度等聚合条件对催化活性及产物结构的影响。用^13C—NMR、FT—IR、DS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