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17种不同产地的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柱,甲醇-水(73:27,V/V)作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为0.01~0.08mg/mL,相关系数R2>0.9990;RSD分别为0.86%、0.37%、0.19%和0.15%。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分离效果好,分析快速准确,适合于该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测定;不同产地的4种木脂素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别,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稍高,而五味子甲素含量却稍低,南五味子恰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化样品前处理条件,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同时测定保健食品软胶囊剂型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醇甲3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环己烷溶解后, 经过甲醇萃取, 被测成分采用CAPCELL PAK-C18(4.6 mml.D×250 mm, 5 μm)色谱柱分离, 以甲醇-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流速为1.0 mL/min。结果 保健食品软胶囊剂型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醇甲3种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95、0~303、0~5022 μg/mL, 相关系数为0.9992~0.9995, 线性良好; 对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醇甲的进行高、中、低3种水平浓度下进行加标回收实验, 回收率为89.1%~97.8%; 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3.9%(n=6)。结论 该方法前处理简单, 灵敏度及加标回收率高, 准确度和稳定性好, 可以满足保健食品软胶囊剂型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醇甲的分离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史敏  林超  秦华 《食品与药品》2014,(6):433-435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养肝片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甲醇-水(72:28)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均在0.02~1 m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7.8%,98.2%,RSD分别为1.1%,0.9%,1.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养肝片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测定五味子浆果果汁和种子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确定其中的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选择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还原力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3种木脂素成分,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的含量。结果表明五味子果汁和种子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果汁抗氧化活性低于种子提取物。五味子果汁和种子提取物中总酚含量分别为0.21%和1.74%,五味子果汁中未检出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含量为0.20%;种子提取物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分别为2.79%、0.45%和3.09%。证明五味子种子提取物中的主要抗氧化成分是木脂素,果汁中的主要抗氧化成分是酚类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中6种木脂素含量的方法,并应用此方法检测南、北五味子及3种市售成药:参芪五味子片、安神补心片、安神补心胶囊中此6种木脂素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ADZU VP-ODS(4.6 mm×150 mm i.d,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分离度良好,分别在0.243~2.430μg、0.087~0.870μg、0.060~0.600μg、0.093~0.930μg、0.246~2.460μg、0.063~0.630μg的进样量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3%、100.59%、99.78%、100.43%、96.72%、102.33%,RSD值分别为2.14%、2.95%、2.26%、2.81%、1.88%、0.985%。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可行,可用于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定量分析,为五味子药材及以五味子为组方药味的中成药的质量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五味子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油脂和挥发油成分组成,确定主要成分。采用压榨法制备五味子油,应用GC/MS联用法和HPLC法测定油脂中脂肪酸和木脂素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法测定成分组成。结果表明五味子油得率为24.03%,含有10种脂肪酸,其中含量高的是亚油酸和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2.86%,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分别为0.755%、0.125%和0.952%。五味子种子挥发油得率为2.34%,鉴定了52种化合物,主要成分属于倍半萜类和单萜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衣兰烯、β-雪松烯和双-表-α-雪松烯。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2提取五味子木脂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流体提取(SFE-CO2)北、南五味子木脂素的工艺。方法以五味子总木脂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提取压力、提取温度、CO2流量等3项因素设计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工艺。用薄层扫描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4种主要木脂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并与传统的乙醇提取法比较。结果超临界CO2流体提取五味子木脂素的优选工艺为:提取压力25 MPa,提取温度35℃,CO2流量2 L/min。北、南五味子总木脂素的平均提取率分别为93.2%、95.5%,提取物纯度分别为13.0%、9.2%,北五味子提取物中五味子乙素含量2.89%。结论 SFE-CO2法提取效率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明显优于传统的乙醇提取法,可用于提取五味子木脂素。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酯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对北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进行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条件:Hypersin BDSC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醋酸(70∶30),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流速1.0 m L/min,进样量20μL。结果:五味子醇甲在10.00 ng/μL~26.00 ng/μL范围内(r=0.999 4)线性关系良好,五味子酯甲在2.500 ng/μL~12.50 ng/μL范围内(r=0.999 5)线性关系良好;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酯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和100.4%,RSD分别为1.11%和1.24%(n=5)。  相似文献   

9.
以提油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五味子种籽油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筛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五味子种籽油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建造小鼠CCl_4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肝组织中GSH、MDA、SOD指标,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五味子种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g/mL)、超声功率80 W,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50℃,五味子种籽油提取率为29.94%;油中五味子甲素含量为4.00%,五味子乙素含量为1.95%,五味子醇甲含量为0.13%;五味子种籽油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肝组织MDA含量(P0.05或P0.01),升高SOD和GSH水平(P0.01),HE染色结果显示五味子种籽油可显著改善小鼠肝细胞水肿、坏死等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索了五味子中总木脂素、总黄酮、总三萜及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利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模型,以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阿卡波糖(ACAR)为阳性对照,测定了五味子中总木脂素、总黄酮、总三萜及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体外抑制作用。五味子中总木脂素、总黄酮、总三萜浓度为1.0 mg/m L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96.15±1.52%、60.33±1.84%和48.62±2.15%,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酯甲浓度为0.33 mg/m L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96.53±1.62%、68.48±1.83%、15.57±2.37%和6.24±2.49%。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及五味子醇乙均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南、北五味子提取物中四种主要木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乙醇、超临界CO2提取南、北五味子中的木脂素,采用GF254板,展开剂为正己烷-醋酸乙酯(8:3),双波长薄层扫描(λS=220nm,λR=340nm)测定南、北五味子提取物中五味子醇甲、酯甲、甲素和乙素的含量。结果:五味子醇甲点样量于0.44~1.54μg,酯甲点样量于0.60~2.10μg,甲素点样量于0.52~1.82μg,乙素点样量于0.48~1.6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6、0.9960、0.9997和0.996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5%、95.0%、96.1%和102.1%,5次测定的RSD分别为4.0%、2.8%、2.6%和1.9%。超萃提取物中四种木脂素含量均高于醇提物。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精密度较好,可用于同时测定五味子提取物中四种主要木脂素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流体提取(SFE-CO2)北、南五味子木脂素的工艺.方法 以五味子总木脂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提取压力、提取温度、CO2流量等3项因素设计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工艺.用薄层扫描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4种主要木脂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并与传统的乙醇提取法比较.结果 超临界CO2流体提取五味子木脂素的优选工艺为:提取压力25 MPa,提取温度35℃,CO2流量2 L/min.北、南五味子总木脂素的平均提取率分别为93.2%、95.5%,提取物纯度分别为13.0%、9.2%,北五味子提取物中五味子乙素含量2.89%.结论 SFE-CO2法提取效率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明显优于传统的乙醇提取法,可用于提取五味子木脂素.  相似文献   

13.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分别将超声辅助法和闪式提取法应用于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提取工艺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并对比两种方法的提取效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醇甲的含量,以五味子醇甲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优化工艺。最佳工艺为闪式提取: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0(g/mL)、提取3 min,此条件下五味子醇甲提取率为5.02 mg/g。  相似文献   

14.
结合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法从五味子中分离得到五味子醇甲成分,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方法。五味子粉末经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柱(5μm,250mm×4.6mm.id.)分离。以乙腈-水为流动相,55∶45等度洗脱,以保留时间对分离出的组分予以定性确证,用峰面积进行定量。组分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在一定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9,平均回收率为109.6%,相对标准偏差为3.998%(n=5),检出限为0.1μg/L。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也适用于其它物质中五味子醇甲组分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木脂素生物合成的内生菌发酵五味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内生菌发酵法高效生产五味子木脂素成分,通过HPLC法,以4种木脂素成分为对照,筛选出能够提高五味子木脂素的发酵菌株,采用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发酵五味子中4种主要木脂素成分,并对发酵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18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内生真菌WJ1能显著提高发酵五味子样品中4种主要木脂素成分,采用柱层析法可分别得到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经鉴定发酵菌株WJ1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上述研究为生产五味子木脂素成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五味子挥发油与其他功能成分相结合的提取方法。五味子先经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将水提液与提油后的原料进行分离。对提油后的原料进行其它功能成分的再次提取:采用超声波醇提法,95%乙醇为溶剂,每次30min,共2次,抽滤,合并醇提液。将水提液与醇提液分别浓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建立了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TC-C18柱(5μm,25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v/v),紫外检测波长226nm,柱温30℃,流速0.7mL/min。检测结果表明与未提油,直接醇提功能成分的五味子浓缩液比较,提取挥发油后五味子醇甲、甲素等功能成分的含量均未有损失。本法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具有环保、节约资源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平贝母药材中的主要生物碱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和Agilent Hypersil BDS-C18(4.0mm×250mm,5μm),在流动相为乙腈-水-二乙胺(体积比70:30:0.03),流速0.8 mL/min,漂移管温度85℃,N2流速2.2L/min条件下测定平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结果:贝母素甲含量在3.125~100.00μg/mL、贝母素乙含量在3.14~100.0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6%、99.33%,RSD分别为1.25%、1.53%(n=6).结论:本方法能够测定平贝母药材中的主要生物碱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含量,可用于平贝母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李立顺  时维静  马迅兵 《食品科学》2012,33(16):175-178
目的:比较北五味子种子和果肉中活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比较北五味子种子、果肉和果实中木脂素成分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种子、果肉和果实及果肉不同组分糖的含量;薄层色谱法分析三氟乙酸水解后,果肉不同组分单糖组成。结果:北五味子木脂素类主要在种子中;北五味子在果肉和种子中的总糖含量分别为169.34、5.366mg/g;果肉中各组分糖含量分别为醇溶组分117.06mg/g、醇沉组分75.67mg/g、多糖组分12.37mg/g。三氟乙酸水解后薄层分析,醇溶组分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多糖组分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组成。结论:北五味子种子和果肉中活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建立半枝莲药材中野黄芩苷、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含量同时测定的HPLC方法。色谱条件为DiamonsilC18柱(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检测波长为335 nm,流动相为乙腈(A)-1%冰醋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0℃。野黄芩苷、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浓度分别在2.0200、0.550、0.550、0.55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在精密度实验、稳定性实验、重复性实验中,野黄芩苷、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0%;野黄芩苷、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加样回收率范围及平均值和RSD分别为97.73%101.7%、99.72%、1.36%(n=9),97.78%102.8%、99.53%、1.99%(n=9),97.40%102.4%、99.39%、1.84%(n=9)和97.80%102.0%、99.24%、1.49%(n=9)。所测12份不同产地半枝莲药材中,野黄芩苷、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417.08、0.260.56、0.310.90、0.280.95 mg/g。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重现性,加样回收率实验符合要求,能准确、稳定地对半枝莲药材中野黄芩苷、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含量进行同时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结合QuEChERS前处理技术对五味子中木脂素成分进行快速筛查测定的方法。优化QuEChERS前处理条件,采用Xbridge BEH C18色谱柱分离,梯度洗脱,数据依存获取高分辨质谱检测模式,依据目标物的一级母离子的精确质量数、同位素丰度比二级离子的精确质量数和色谱保留时间等信息定性定量分析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中木脂素成分。结果表明:3?个特征木脂素化合物检测限低(0.3~1.5?μg/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同时利用木脂素类化合物XIClists表可快速筛查鉴定样品中木脂素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