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不少城市复兴的政策和规划,在学术界也有许多的研究。英国从"以地产开发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策略"逐步转变为"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策略"。历史老城的保护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步入非单纯意义上的保护,而是引入了"复兴"的元素。本文通过对英国著名的"以历史遗产为导向的城市复兴"项目——纽卡斯尔格兰吉尔老城的分析,探讨了如何以城市复兴作为手段对历史老城进行保护,并总结一些对中国旧城保护和改造有借鉴意义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文化线路以其整体性、连续性、动态性对于遗产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已成为共识,多维度、多尺度发展文化线路视野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从城市尺度出发,将传统区域尺度的文化线路内涵活化引入老城空间,强化历史遗产保护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总结凝练出整体价值、连接廊道、动态视角三大关联特征,为老城更新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围绕"要素识别调查-适宜评价分析-空间规划布局-分类营建策略"的基本框架展开文化线路视野下的老城复兴路径探讨。并以陵川老城为研究案例,提出以空间线路为载体,遗产保护为核心,兼顾生态修复、社区营建及城市公共空间整治的老城整体性复兴策略,形成了一套综合且翔实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3.
西安城市空间特色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西安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的分析,从塑造西安城市空间特色的角度,提出了保护老城、重塑新城的总体策略。在城市保护层面,注重保护西安的山水城市格局及众多的历史遗址遗存,制定相关的城市保护制度和法规;在重塑层面,整合城市历史资源与公共空间的基础上,一是实施"唐皇城复兴"规划,重新整合出老城的传统空间,二是注重提升片区的优势,打造特色新城,三是从城市形象的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并结合城市形象的组成要素,如城市色彩、建筑风格等,建立城市总体设计的研究框架。所提出的总体策略和方法为西安的城市建设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全峰梅  丘连峰  徐兵 《规划师》2007,23(12):60-63
北海老城的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形成了以商贸为主要特点且融汇中西特色的城市风貌.随着新城的发展,老城的商贸功能逐渐迁移,基础设施也逐渐萎缩,历史文脉日渐断裂.北海老城的保护与复兴应在体现美学意图的同时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以"在创新中怀旧、在利用中保护、在管理中复兴"为理念,运用空间句法、元素叠加的理论方法,为北海老城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促使其转变经济结构、改善人居环境、丰富景观内涵,并激活人们的历史记忆,使老城成为"魅力家园".  相似文献   

5.
以文化为导向的英国城市复兴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文化源于一个城市的历史传承和积淀.由于城市文化具有多样性,因此定义比较模糊.本文阐述并分析了城市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和城市文化的政策.通过研究英国在城市复兴中发挥城市文化的功能作用,作者认为城市文化对城市复兴有积极的促进和推定作用,但这一过程中需要因势利导.本文还提出了解决我国老城区以文化为导向的复兴改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英国谢菲尔德市通过合理选择新的主导产业,在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计划下,实现了从钢铁制造为中心的工业城市转变为以文化产业为发展动力的城市转型.通过分析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复兴计划的关系,从五个方面对该城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进行总结,即改造并融入新功能、协调发展整体环境、承载工业文化信息形式的多样化、培养专业技术力量和发展创意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相关的城市更新活动几乎贯穿了整个英国的城市发展.最近的一次高潮是从1980年代开始旨在解决内城表落问题、重新赋予内城活力的城市复兴.从英国的城市复兴历史来看,中央政府一直都对其有所影响,并根据社会经济背景的变化进行改革,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将从城市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1980年代以来英国城市复兴组织的演变和特征,以期对中国有所借鉴.总的来说,这一时期英国城市复兴组织的特征是合作和权力下放.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末,以城市开发公司的盛行和中央政府指导下的合作为特征;第二阶段是1990年代末至今,以授权地方、半官方机构进行管理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化源于一个城市的历史传承和积淀。由于城市文化具有多样性,因此定义比较模糊。本文阐述并分析了城市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和城市文化的政策。通过研究英国在城市复兴中发挥城市文化的功能作用,作者认为城市文化对城市复兴有积极的促进和推定作用,但这一过程中需要因势利导。本文还提出了解决我国老城区以文化为导向的复兴改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城市公共空间是指满足城市居民社会生活使用需求,以公共交往为核心功能的室外场所,历史事件、居民生活、城市记忆等都发生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城市公共空间对保护城市的历史、塑造城市精神和文化特征等有重要作用。北京老城公共空间营造是老城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政策背景下的重要内容。如何使公共空间在传承文化精神和适应现代城市生活需求之间取得平衡并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推动北京老城的保护与复兴,亟需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0.
李帅  杨大禹 《华中建筑》2011,29(9):135-139
历史传统风貌地段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对于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延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文阐述了洛阳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整治规划所采取的保护策略和具体方法,以期引起更多的对历史传统风貌地段保护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