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酶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浅述了酶工程技术,如酶的固定化技术的概念、性质及应用.介绍了酶工程在食品加工、食品保鲜和食品分析与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并对酶工程的作用和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沸石固定化单宁酶及其在茶饮料澄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随着人们饮茶方式的转变,开发茶饮料市场时机已成熟。1985~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速溶茶和大力开发茶叶应用于食品的用途,特别是发展方便饮料和保健饮料”。纲要提出列2000年,全国人均饮料消费量将达到5公斤,总产量达600万吨,这为我国茶饮料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然而,在茶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常遇到茶汤沉淀的问题,即茶汤的“冷后浑”现象。这是由于在低温下,茶汤中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酶工程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现代酶工程中酶的生产,纯化固定化技术,以及酶制剂在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单宁酶可水解没食子酸单宁中的酯键和缩酚羧键,主要由曲霉属等微生物发酵生产。单宁酶防止冷混浊、提高提取率、保持色泽和减轻苦涩味的作用在茶饮料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逆胶束酶系统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verseMicellesEnzymeandItsApplicationinFoodEngineeringHuangHongzhiZhaoGuohuaWangYaxi酶工程中,酶的固定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主要方法包括吸附法、包埋法、结合法和交联法等。近年来,又兴起一种逆胶束固定化酶技术。食品工业所用酶大多是水溶性蛋白质,酶反应通常是在水相中进行,但是有些酶反应若在有机相中进行,将会有较大的好处。例如,当废物或产物是亲脂性物质时,或者反应条件要求低水环境时,采用有机介质就能获得较高的底物和产物浓度,并能减少产物抑制一些水相酶反应中的麻烦。此时若将酶固定在逆胶束(rever…  相似文献   

6.
酶技术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各种酶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并预言了其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现代酶工程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酶技术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论述了各种酶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并预测其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溶菌酶及其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
高新技术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浓缩及分离技术、干技术、微胶囊技术、杀菌技术、酶技术等高新技术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冷冻浓缩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地介绍了冷冻浓缩的原理,对国内外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谷物饮料研究进展与生产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谷物饮料研究的最新进展与生产概况(包括谷物饮料种类、主要原料特性、主要生产工艺等),综述了目前常用的谷物饮料中微生物检测方法,分析了各类谷物饮料的加工工艺特点,提出了加快我国谷物饮料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酶在生物过程中可高效、特异地加快生物化学反应。在茶叶深加工领域,外源酶的应用能够更加绿色、高效的提取、分离、制备或生物合成茶叶功能成分,实现对茶叶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文章从酶法辅助提取、酶法辅助合成、生物酶修饰茶叶提取物以及固定化酶技术四方面对酶及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酶及酶工程技术在茶叶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茶及类茶饮料是近20年来在亚、太地区流行的一种低糖型饮料。由于其醇和甘爽的口感及极富特色的鲜量色调,深度青少年及女性青睐。而其抗氧化、降血脂、消炎灭菌及预防糖尿病等多种保健功能也使中、老年饮者逐渐接受。在分析茶饮市场、预测其流行趋势同时,向读者推荐一批具有巨大市场潜力茶饮之原料,供商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茶饮料滋味独特、文化底蕴深厚且营养成分丰富,广受消费者的青睐,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的第二大饮料。汤色是评价茶饮料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不同类型的茶饮料呈现出不同的色泽,茶汤色泽的呈现是茶汤中各种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物质主要包括儿茶素类、黄酮醇及其苷类以及花青素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脂溶性色素。茶汤色泽劣变主要是由于这些物质易受茶饮料加工与贮藏条件的影响,从而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有色物质,致使茶汤变黄、变红、变褐。茶饮料色泽的劣变是制约该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从茶饮料中主要呈色物质及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入手,对茶饮料色泽劣变机理和护色技术进行概括总结,旨在为茶饮料护色技术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茶饮料滋味独特、文化底蕴深厚且营养成分丰富,广受消费者的青睐,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的第二大饮料。汤色是评价茶饮料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不同类型的茶饮料呈现出不同的色泽,茶汤色泽的呈现是茶汤中各种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物质主要包括儿茶素类、黄酮醇及其苷类以及花青素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脂溶性色素。茶汤色泽劣变主要是由于这些物质易受茶饮料加工与贮藏条件的影响,从而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有色物质,致使茶汤变黄、变红、变褐。茶饮料色泽的劣变是制约该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从茶饮料中主要呈色物质及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入手,对茶饮料色泽劣变机理和护色技术进行概括总结,旨在为茶饮料护色技术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黑茶是中国特有茶类,独特的渥堆工艺使黑茶的物质成分区别于其它茶类。茶褐素是黑茶加工过程中由茶多酚氧化聚合成的一类化学结构复杂的水溶性褐色色素,是参与形成黑茶茶汤品质的重要物质之一,对人体具有一定的生理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茶褐素的形成途径、制备方法和结构特征等性质,以及茶褐素在降脂减肥、降血糖、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方面的生理活性,并对其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茶褐素的深入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六堡茶独特的感官品质与保健功效与其后发酵过程微生物的参与具有密切联系。为探究六堡茶渥堆与蒸压工艺过程中真菌的多样性及分布规律,利用传统分离培养法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对六堡茶毛茶、渥堆各个阶段以及蒸压后共14个样品中的真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研究样品中分离到13个属,39种真菌。其中,22种真菌为首次在六堡茶中报道,包括3种金花菌和6种酵母菌。研究发现六堡毛茶及渥堆茶样中Aspergillus(曲霉属)和Penicillium(青霉属)是主要的优势菌属,蒸压后,样品中只能分离出Aspergillus niger(黑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聚多曲霉)、Penicillium laevePenicillium gerundense四种真菌,其他曲霉属和青霉属真菌几乎无法检测到。蒸压后的样品中以Talaromyces(篮状菌属)为主要的优势菌属。在种水平上,所有茶样中,Aspergillus nigerArxula adeninivorans是主要的优势菌种。研究结果丰富了六堡茶加工过程真菌多样性的认知,并为进一步探究不同茶源真菌对六堡茶品质影响提供了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