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采用不同含泥量的砂配制C35和C50混凝土,通过测定不同含泥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收缩率、不同龄期的强度、抗冻性的对比,得出砂子含泥量的大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收缩率和抗冻性能均有不同程度影响。相同情况下,砂中含泥量超过3%时对低标号的混凝土影响更显著,而对高标号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中高强度混凝土中砂的含泥量可适量超标。 相似文献
2.
集料中砂的含泥量对新拌混凝土的性能和硬化混凝土的质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高效减水剂对泥成分的吸附作用.通过对C40混凝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细集料砂的含泥量小于3%时,掺有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适应性良好,含泥量控制在3%~7%,掺入聚羧酸酯类减水剂HPA-1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损失不明显,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满足施工要求;当集料中含泥量过大时,萘系高效减水剂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4.
5.
随着我国可利用资源越来越少,洁净资源提取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大。本次通过对细骨料含泥量的数据研究,分析细骨料中含泥量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细骨料含泥量增加,对外加剂的掺量、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掺有不同石膏的水泥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不同的石膏加入同种熟料中,在不同的粉磨设备中磨制成表面积不同的水泥,再在不同温度下将水泥配制成同等级泵送混凝土,测定其初始,1h,2h的坍落度和扩展度,以及3d,7d和28d抗压强度,以此来探讨不同水泥对流动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偏高岭土、矿渣和赤泥对高性能混合水泥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用硅酸盐水泥、偏高岭土等混合材、膨胀剂及减水剂等制备混合水泥的研究发现:偏高岭土和赤泥的加入使水泥的凝结时间缩短,矿渣的加入延长了水泥的凝结时间;偏高岭土和矿渣对水泥的胶砂流动性影响较小,赤泥的加入使得水泥胶砂流动性显著降低;适量偏高岭土的加入对水泥的3d和28d强度均有增强作用,适量矿渣的加入使水泥抗折强度降低,抗压强度增大;少量的赤泥对水泥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但掺量超过20%后水泥强度迅速降低;偏高岭土对水泥微膨胀的产生有促进作用,矿渣和赤泥对水泥微膨胀有抑制作用。用80%~90%的硅酸盐水泥、10%~20%的偏高岭土以及少量的膨胀剂和减水剂能够制备出具有较优流动性、较高的强度以及微膨胀的高性能混合水泥。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比例的粉煤灰、矿粉、天然矿物和活化剂,进行双掺、三掺和四掺配制成复合胶凝材料,并按不同比例等量替代水泥配制C30混凝土(水胶比为0.49),然后测定各试样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以及7d,28d,60d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结果表明:(1)以粉煤灰、矿粉、天然矿物和活化剂四掺配的复合胶凝材料35%~40%等量替代水泥,其拌合物的坍落度比基准混凝土提高15%-33%,其混凝土的60d龄期抗压强度可比基准混凝土提高9%-14%以上;(2)试验条件下最佳的复合胶凝材料配料方案为:粉煤灰30%-50%、矿渣30%-60%、天然矿物5%-10%、活化剂为5%-10%。 相似文献
14.
15.
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优质建筑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程结构中。混凝土配比就是通过计算机调整和不断试验,从而确定一个基本变量值的过程。本研究提出三种新的配比设计方法:基于回归分析模型、基于类神经网络模型、基于类神经网络模型产生的图表法,与传统ACI配比设计方法作比较。这三种新方法中以基于类神经网络模型与基于类神经网络模型产生的图法表的配比设计趋势较为稳定,因此是较为合理的配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显著及国家相应政策的扶持,为了增加赤泥的使用以达到绿色环保、节约水泥的目的。本项目用联合法赤泥代替部分水泥制备塑性混凝土,从流动性、混凝土干燥收缩、抗压抗折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等多个方面研究赤泥塑性混凝土的性能及经济效益,认为当赤泥代替率在10%~30%时各性能较好。赤泥的无害化利用进展难,其在塑性混凝土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很必要。联合法赤泥代替水泥制备塑型混凝土进一步实现赤泥资源化利用,分析试验数据确定最佳配合比,以制备性能更佳的混凝土材料,可用于国内的水库、水坝防渗等工程。 相似文献
17.
18.
19.
天能水泥有限公司P·O42.5级水泥在加入萘系高效减水剂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经原因查找分析,认为水泥过粉磨和熟料C3A含量偏高是主要原因。对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包括对配料方案重新调整,操作上采用高温煅烧和快速冷却,及混合材的优选。随机试验结果表明,坍落度达到了工程规定范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