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使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更有效地发挥其调控系统电压的作用,提出了一种对SVC采用变调差率控制的新方法。基于RSCAD/RTDS实时数字仿真平台建立仿真模型,分别研究了在零调差率、恒调差率以及变调差率三种U-I特性下SVC对系统母线电压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采用变调差率特性的SVC综合了前两者控制策略的优点,既实现了如零调差率特性减小电压偏差的效果,又达到了与恒调差率特性完全相同的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更有效地发挥其调控系统电压的作用,提出了一种对SVC采用变调差率控制的新方法.基于RSCAD/RTDS实时数字仿真平台建立仿真模型,分别研究了在零调差率、恒调差率以及变调差率三种U-I特性下SVC对系统母线电压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采用变调差率特性的SVC综合了前两者控制策略的优点,既实现了如零调差率特性减小电压偏差的效果,又达到了与恒调差率特性完全相同的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3.
TCR+TSC型SVC协调控制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TCR+TSC型SVC的工作原理,以及TCR与TSC的协调控制策略。PSCAD/EMTDC仿真表明:TSC作分级粗调,补偿容性无功;TCR作相控细调,补偿感性无功;二者协调控制,可进行平滑连续的无功调节。当SVC安装在10kV母线侧时,以10kV母线电压为控制目标可比以220kV母线电压为控制目标更精确快速地控制电压。  相似文献   

4.
梧州SVC在电压控制下无功储备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梧州SVC装置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支撑作用,保证当出现电压跌落时,SVC装置的控制策略使设备对500 kV电压起支撑作用.研究了梧州变电站加装SVC装置的实际应用的控制策略,通过设备控制保护系统RTDS仿真试验,测试SVC装置的实际V-I特性曲线与理论作比较,分析V-I曲线斜率对装置无功储备及对系统电压支撑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慢速导纳控制参数中调差率设定为0.02-0.03时,将大大提高装置正常运行方式下的无功储备,提升SVC装置抑制电压波动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梧州SVC装置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支撑作用,保证当出现电压跌落时,SVC装置的控制策略使设备对500 kV电压起支撑作用。研究了梧州变电站加装SVC装置的实际应用的控制策略,通过设备控制保护系统RTDS仿真试验,测试SVC装置的实际V-I特性曲线与理论作比较,分析V-I曲线斜率对装置无功储备及对系统电压支撑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慢速导纳控制参数中调差率设定为0.02-0.03时,将大大提高装置正常运行方式下的无功储备,提升SVC装置抑制电压波动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SVC无功补偿技术在济钢热连轧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济钢热连轧生产线为了降低轧机轧钢时产生的无功冲击、谐波电流等对电力系统和用电设备造成的影响而采用SVC无功补偿技术.通过分析运行中的SVC无功补偿系统对电网电能质量的改变情况,得出了在SVC无功补偿系统投入运行后对抑制电压波动、抑制谐波电流、提高系统功率因数等都起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7.
结合某地区220kV变电站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与固定无功补偿设备配置情况,利用PSASP仿真工具平台对SVC与固定无功补偿设备统一控制后的系统稳定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通过SVC与固定无功补偿设备的统一协调控制,能有效改善地区电网的稳定状况,同时提出SVC与站内固定电容器、电抗器要纳入全站统一的无功控制策略中,增加无功功率时考虑先切固定电抗器(或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后投固定电容器,减少无功功率时考虑先切固定电容器,后投固定电抗器,正常方式时SVC可以保留最大的动态容性无功储备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①产品概述MCR型系列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以下简称SVC),适用于35kV、110kV、330kV变电站6-35kV母线的动态无功补偿,通过自动调节MCR的感性无功,实现平滑稳定系统的功率因数和无功需求;减少系统电压波动,稳定系统电压,降低系统电压闪变,提高供电电压质量。特别适合于负荷变化频繁,要求补偿精度高的场合,广泛应用于具有电弧炉、轧机、矿井提升机、电力机车、电焊机等大型无功冲击设备的企业用户和电力企业的220kV、110kV、35kV变电站。装置FC支路可根据系统情况做成固定、自动电容器组或滤波通道。FC支路向系统提供固定容性无功,MCR的控制部分采集母线电压,负载电流和MCR支路电流模拟量信号,经过控制算法的计算,得出可控硅触发角,经光电转换生成模拟量给定信号,形成控制可控硅导通角的触发脉冲,再将信号进行整形放大,对可控硅的导通状态进行移相控制,实现动态调节MCR支路感性无功,以平衡多余容性无功,使用户流入电网的无功功率趋于零。  相似文献   

9.
确定合理的换流站无功平衡和投切策略是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阐述了交直流系统的无功功率需求和无功补偿设备容量的确定。在PSS/E软件中建立CDC6直流准稳态模型,利用其自定义分析功能,分别从直流系统的启动和停运两个方面来模拟含有感性无功补偿设备的换流站无功投切策略。启动过程遵循“先切感性无功,再投容性无功”的投切原则,停运过程遵循“先切容性无功,再投感性无功”的投切原则。最后通过仿真算例,换流站与交流系统的无功交换量始终处于限定的范围内,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1.前言静止无功补偿器(简称SVC)是一种新型的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由于它具有无功功率的快速连续调节、多种用途等优点,近年来在电力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SVC无功部(?)主要有并联电抗器和并联电容器。感性无功功率可以由可控硅控制和磁控控制电抗器产生,容性无功功率可以固定连接电容器组、(?)断路器或可控硅逐级投切电容器到电(?)产生。SVC的无功输出是由调节器根据(?)的状态控制流过电抗器的电流和投切电容(?)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500 kV桂林变电站直流融冰兼静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VC)运行于补偿模式时相控电抗器(TCR)长期处于吸收容性无功功率状态,阀组长期大电流运行,损耗较大。分析SVC的理论线损的组成,包括TCR支路损耗、换流变压器损耗以及滤波电容器支路损耗。构建了桂林站SVC基于PSCAD/EMTDC的暂态仿真模型,分析研究了SVC在恒压控制模式下的损耗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晶闸管阀与换流变压器损耗是构成SVC损耗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用于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中,尤其是能实现对直流换流站无功补偿电容器或滤波器投切时可减小电压波动的方法.通过SVC接收到系统投切无功补偿电容器或滤波器小组(简称无功小组)的命令时增大TCR触发角参考值或减少TCR触发角参考值,减小SVC对无功功率的消耗量,即增加SVC的容性无功输出.即在投切无功小组的瞬...  相似文献   

13.
An algorithm for applying a fixed capacitor-thyristor-controlled reactor (FC-TCR) type of static VAr compensator (SVC) in a distribution system to dynamically balance such a system is introduced. With a newly developed individual phase control scheme, an SVC can reduce negative-sequence current caused by the load to improve power system balance. The control circuit is governed by a microcomputer, which replaces the traditional discrete load switching and makes the capability of rapid and dynamic balancing of the system possible. In addition, the power factor can be improved simultaneously by selecting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capacitive/inductive compens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control of a delta-connected SVC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negative-sequence reduction. Some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scaled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瞬时无功理论在SVC无功功率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根据无功功率的定义来计算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系统中的无功功率的方法难以满足快速响应要求,因此本文采用瞬时无功理论来实现SVC系统中无功功率的计算和检测。文中分析了瞬时无功理论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推导出SVC系统中瞬时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然后采用滑动平均窗的方法实现对无功功率的检测。通过仿真实验实现SVC系统无功功率的计算和检测,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快速有效地检测SVC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为设计SVC中无功功率的检测和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直流送端系统配置的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存在无功反调特性,换相失败情况下该特性会助增直流送端的交流系统出现暂态过电压。文中对直流送端系统暂态电压进行频谱分析,得到其谐波主导频率,并对SVC控制系统进行相频特性分析,揭示了SVC发生无功反调的内在机理,即SVC滞后特性是其在换相失败时发生无功反调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SVC电容器投切控制策略,通过在电压恢复阶段切除部分电容器,有效抑制了SVC无功反调现象,仿真验证了SVC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a three-phase transformerless cascade pulsewidth-modulation (PWM) 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 (STATCOM) intended for installation on industrial and utility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 It proposes a control algorithm that devotes itself not only to meeting the demand of reactive power but also to voltage balancing of multiple galvanically isolated and floating dc capacitors. The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a phase-shifted carrier modulation strategy is prominent in having no restriction on the cascade number. Experimental waveforms verify that a 200-V 10-kVA cascade PWM STATCOM with star configuration has the capability of inductive to capacitive (or capacitive to inductive) operation at the rated reactive power of 10 kVA within 20 ms while keeping the nine dc mean voltages controlled and balanced even during the transient state.  相似文献   

17.
改善连锁脱网的风电场群电压无功紧急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规模风电场动态电压问题可能导致的连锁脱网事故,首先分析并仿真验证了风电场连锁脱网的演化机理及时空特性;在对风电场内的无功源及双馈风电机组的调节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和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机组的电压无功紧急控制策略,控制的原理是利用DFIG的有功、无功解耦控制,在故障时由SVC和风电机组共同输出容性无功功率,提高故障中的风电机组端电压,同时对DFIG的有功功率进行限幅;故障清除后,风电机组依据电压情况迅速输出一定的感性无功功率,以抵消SVC的滞后效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紧急控制策略能够很好地抑制大规模风电场的连锁脱网事故。  相似文献   

18.
用Matlab软件建立电力系统仿真模型,负荷模型包括异步电动机模型和恒阻抗静态模型,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采用一阶线性化实用模型,对系统遭受双回线永久断一回线和系统负荷突然剧增这2种典型大干扰后SVC动作对系统频率造成的影响进行仿真和分析,包括SVC出力大小、动作时间及控制策略的影响。针对断一回线故障,当负荷端电动机比重较小时,SVC可使频率稳定在额定值。对系统在不同调频能力下负荷剧增时所做的频率变化仿真表明,SVC对系统的频率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SVC无功出力越大,则频率质量越差,当系统调频能力较弱而SVC无功出力很大时,会加速系统的频率崩溃。因此,在SVC的控制系统中应引入频率反馈,当监测频率低于某一定值时,应减少SVC出力至合理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风电渗透率不断升高,在大规模风电汇集地区由新投入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引发电压异常振荡的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了运行及研究人员的关注。基于典型大规模风电汇集地区无功电压控制现状,在DIgSILENT/PowerFactory中建立等效的系统模型,从SVC控制方式的角度出发,采用小干扰稳定特征值分析、时域仿真及波特图等不同稳定分析方法,对无功补偿装置恒电压和恒无功两种控制方式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并通过引入控制理论中对特定变量进行开环传递函数推导的方法,从新投入控制器的视角,以理论层面上对实际现场中新无功补偿控制器投入诱发振荡的现象进行了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VC不同控制方式随着系统变化的适应性不同,就系统已投入SVC风电场数目及系统阻抗方面的变化而言,对于大规模风电汇集地区的弱送端系统,无功补偿装置恒无功控制方式较恒电压控制方式的适应性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