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分析了几种单级单开关不连续导电、带输出电压隔离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相似文献   

2.
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宽输入范围、完全DCM、箝位电流工作模式的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不存在Boost电路中二极管的反向恢复,从而提高了整个电路的效率,同时,该方案获得了低的总谐波畸变(THD)和较高的功率因数(PF)。该方案适合于中低功率场合的应用。给出了具体的理论分析和一个100W的电路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具有恒功率控制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该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级工作在电流断续模式,具有较低的总谐波畸变和较高的功率因数。该电路的直接能量传递方式降低了直流母线电压并且提高了电路的效率。采用恒功率控制方式使得电路具有良好的输出特性。并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电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Boost型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优点,分析了输入电流的畸变,并得出了功率因数的表达式。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一种准谐振单级单开关PFc反激变换器。该变换器利用变压器的附加绕组实现功率因数校正,简化了电路结构。电路可以在很宽负载范围内工作在准谐振方式,减小了开关损耗。由于采用了数字降频控制方式,变换器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单级功率因数校正交换器存在储能电容电压过高的内在原因,提出了抑制电容电压的几种方案,并进行了电路分析和仿真试验。根据实验和电路分析结果,串联充电,并联放电方案和电感电流临界工作模式方案,在抑制储能电容电压方面是两种最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双升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dual boost power factor correction,DBPFC)输入电压采样和电感电流采样困难,控制电路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DBPFC拓扑。该拓扑在MOS开关管的源极正串一个肖特基二极管以阻塞MOS开关管的体二极管,既可以采用电阻采样法来进行电感电流平均值取样,优化了控制电路设计。详细分析电路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工作模态和MOS开关管寄生电容对电路工作模态的影响,给出电路的重要仿真波形。对电路的功率损耗和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对比。设计了基于该拓扑的实验样机,样机输出波形表明该电路抗扰动能力强,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功率因数校正。样机效率曲线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表明电路在宽电压输入宽功率输出时均能取得良好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网对电源功率因数和谐波含量的要求,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已经是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对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现在的输入电流的谐波标准,分析了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重点讨论了变换器的主要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的电路拓扑及控制方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几种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实现了功率开关管的软开关、具有高功率因数、低电流谐波,开关损耗小、变换效率高,并限制了电压尖峰减小EMI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电感和电容的对偶原理,研究了工作于不连续电容电压模式(discontinuous capacitor voltage mode,DCVM)的单相无桥CukPFC变换器。首先介绍了变换器的稳态分析和DCVM模式实现条件,其次给出了相应参数设计的理论依据,最后采用PSIM仿真软件验证了电路特性。仿真结果显示工作于DCVM模式的CukPFC变换器具有低开关电流应力,低输入电流总谐波畸变(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以及开关管的零电压关断和输出二极管零电压导通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流断续模式(DCM)下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存在输入电流纹波大,导致前级EMI滤波器的设计尺寸增大,PFC电路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零纹波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能抑制电流纹波对电源或负载产生的电磁干扰,省去EMI滤波器并获得单位功率因数。对零纹波Boost变换器的主电路结构、工作模式及工作波形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陈延明  潘天  梁俊  杨兴龙 《电气应用》2007,26(12):77-79
将一种无损吸收方法引入到常规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当中,通过采用无损吸收技术,降低了开关管的开关应力,减少其电磁干扰,改善了开关管的工作状况.详细分析了无损吸收的工作过程,并以UC3854BN为核心设计控制电路,采用双闭环控制和平均电流控制的方法,制作了3kW样机,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功率因数直流电源,在对电路的主要工作原理的分析当中,介绍了电路的两种工作模态,并且作了详细的比较;通过理论演算和对电路仿真结果的分析,证实了该电路功率因数高的特点。与目前常采用的Boosts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比较,该电路改善了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使开关管不易损坏,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开关管损耗小,性能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新型宽输出电压PFC电路的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具有恒定的输出电压,但HID灯在启动过程及整个寿命期,灯电压的变化很大。为了提高逆变电路输入输出的转换效率,减少逆变电路中电感的损耗,简化逆变电路的控制,需要PFC的输出电压跟踪灯电压的变化,因此设计新型宽输出电压范围的PFC电子镇流器是十分必要的。该镇流器结合Buck开关变换器和Boost开关变换器各自的特点,采用了分段变电路结构控制方法。为了减少开关损耗和功率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损耗,采用零电流开通的临界电流控制策略,实现了高输入功率因数。采用PFC级输出电压与灯特性匹配,且转换效率高的新型电子镇流器,具有电压应力低,使用开关器件少,电感导通损耗小,电感尺寸小的优点。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预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杜少武  张炜 《电气应用》2006,25(10):135-139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APFC)是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之一,而其中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器(Single-Phase Single-Stage PFC)由于控制简单、成本低,成为目前APFC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针对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器,介绍其优点和存在的一些缺点,并介绍几种较新的拓扑。  相似文献   

17.
应用TOPSwitch器件设计功率因数校正电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松  陆鸣 《电力电子技术》2001,35(4):32-35,38
讨论了在Boost功率变换电路中进行功率因数校正的方法,并介绍了如何使用TOPSwitch器件来设计低成本的功率因数校正电源。  相似文献   

18.
单级功率因数校正AC/DC变换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详细分析了一种单级功率因数校正AC/DC变换器,通过增加变压器绕组反馈直流总线电压,以抑制输入高压、轻载情况下过高的直流总线电压。在交流输入电压为180 ̄250V、输出为48V/100W情况下,直流总线电压被控制在400V以下。输入电流谐波满足IEC1000-3-2 Class D要求,效率为85%,功率因数达0.91。  相似文献   

19.
Boost PFC变换器引入交错并联技术后有效地降低了器件的电流应力、输入电流纹波和磁性元件的体积。介绍交错并联技术的原理,分析应用该技术的Boost PFC电路的具体工作模态,理论上推导了电感值的设计原则,通过详细地损耗分析给出了器件优化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的PFC电路控制简单、功率因数高、效率高。  相似文献   

20.
单相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参数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康勇  刘平 《电力电子技术》1998,32(4):37-40,48
提出了BOOST电路中电感,电容的设计原则,用PSPICE构造了仿真电路并用UC3854BN研制了实际装置,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了原则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