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喷气纺纱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秦贞俊 《纺织导报》1995,(5):20-20,22,24
本文对近10年来喷气纺纱技术的发展作了介绍;从技术、纱线结构特征、纺纱质量及其在加工细旦纤维方面的优势论述了喷气纺纱的特点,并从投资及经济特点等方面与转杯纺和环锭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喷气自由端纺纱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一种新型纺纱方法--自由端喷气纺纱方法,其成纱机理是以高速气流辅以罗拉牵伸而形成自由端,并利用高速旋转气流对须条进行加捻。文章对这种纺纱方法的纺纱装置、成纱结构以及成纱质量等作了初步探索,并与其他纺纱方法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紧密纺纱与传统纺纱成纱质量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立达紧密纺纱装置的纺纱原理和紧密纺纱的特点。通过纺纱试验和测试数据分析对比,证明紧密纺纱质量优于传统纺纱。  相似文献   

4.
刘古旗 《丝绸》1997,(5):57-5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纺纱方法也不断出现。要对众多纺纱方法进行比较,不妨按照各种纺纱方法出现的先后颀序,分别简述之。最初是纯纺,即使用单一品种的原料纺纱。纯纺的纺纱及其产品的染色,工艺都较简单,质量均易控制,因其制成品又有各自的特点,所以纯纺至今仍被广泛采用。接着是混纺,即使用两个以上品种的原料混和纺纱。虽然其纺纱和产品的染色,工艺较为复杂,质量较难控制,但混纺可改善制成品的使用性能,降低成本和扩充原料,所以混纺也被普遍应用。无论是纯纺还是混纺,其制成品绝大多数都需要有个颜色。不管是在哪道…  相似文献   

5.
为了基本消除煤灰纱对纺纱质量的影响,经过分析、论证煤灰纱产生的原因后,对细纱工序两个空调室的新风通道、部分送风机和部分回风通道进行了改造。使用证明,纺纱质量符合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在温湿度有效调节等方面起了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传统环锭纱的缺点及其产生原因,介绍了集聚纺纱的原理和主要机型,主要研究了集聚纺纱的纱线质量及其对后续工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转杯纺黑灰纱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转杯纺纱是新型纺纱中最为成熟、最为普及的纺纱方法,它具有配棉经济、工艺流程短、成纱质量好等优点,因此受到广大使用厂家的肯定。我公司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安装了四台自排风式和两台抽气式转杯纺纱机,纺制36tex-83tex棉纱,均为自用纱,在织造中,影响棉布质量的主要疵点之一是黑灰纱,下机一等品率也受到极大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质量攻关,经过反复观察、实践,我们对两种机型的黑灰纱有了一个较为全新的认识,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紧密纺纱技术如何消除纺纱三角区来提高成纱质量,介绍紧密纺纱技术的纺纱机理及其特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双胶圈牵伸波动对纺纱质量的影响,指出中上罗拉铁辊的缺陷。通过对中上罗拉胶辊纺纱特点的分析探讨,阐述了胶辊代替铁辊的优越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胶辊的硬度、分散度、粗糙度的特性分析了三者对纺纱质量的影响,对棉纺厂如何选择和使用胶辊,提高纺纱质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转杯纺纱设备、质量和用途等方面的发展,提出了现行的气流纺棉本色纱标准已无法满足生产实际需要。建议应扩大线密度的适用范围。增加与转杯纺纱质量桕关的毛羽、纱疵等项目考核与控制,并进一步完善转杯纺纱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2.
围绕新型纺纱技术的发展与环锭纺纱技术进步两个主题,分析了转杯纺、喷气纺等新型纺纱具有的工序短、效率高、质量优、用工省、成本低等优势;对传统环锭纺的技术创新,尤其是紧密纺、复合纺纱技术作了论述;指出在今后纺纱技术发展中将出现多种纺纱方法互相渗透、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CompactSpinning——ANewGenerationofRingSpinningProcess紧密纺是一种能显著提高纱线质量,改进纱线结构的新型环锭纺工艺,HerbertStaider博士通过本文介绍了这一工艺的基本原理,并讨论其成品纱的应用可能化环锭纺是占压倒优势的重要纱线生产工艺。在其长久的发展期间,该工艺无论从多种应用可能性来看,还是从成品纱的质量来看,都得到了很好的完善。藉此环锭统在纺纱工艺中成为评判其它所有类型纱线质量的标准。迄今为止,人们持有这种观点,即对合成纤维纺纱而言,短纤维纺纱在环锭纺上达到了完美顶点。但这一情况已有所改变。E…  相似文献   

14.
水文分析了双尘笼摩擦纺纱机吸风口位置和尘笼之间缝隙宽度对成纱质量和纺纱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纺纱速度与纺纱原料、号数和捻系数的关系,推导出摩擦比与捻系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为控制纺纱捻度、提高加捻效率、改善成纱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串联纺纱     
在一篇报导初可行性研究结果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高速下纺制均匀,全短纤,包芯纱的串联纺纱新概念,该项研究斩论证了串联纺的可行性,尽管串联纺是以“分阶段”或连续的方式,利用喷气纺和摩擦纺技术的独立要素来实现的,经过不懈的研究,已经开发一套全组合式串联纺纱设备,可连续不间断地生产独特的全短包芯复合纱。生成串联纺纱线扭矩平衡,手感柔软,强力高,串联纺的生产速度至少是传统环锭纺的10倍,是早先报导的“分阶段  相似文献   

16.
紧密纺纱技术及其纺纱系统评述   总被引:14,自引:13,他引:14  
倪远 《棉纺织技术》2003,31(10):5-10
利用紧密纺纱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纺纱三角区,使成纱毛羽减少、单纱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改善、常发性纱疵减少。介绍了紧密纺纱技术的原理、发展及其优越性,着重解析和比较了国际上四种紧密纱纺纱系统的结构和性能;对比分析了传统环锭纺精梳纱与紧密纱的成纱质量情况;对紧密纱的效益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长伴  张毅 《新纺织》2005,(11):38-40
在纺纱工序中,评定纱线的毛羽情况成为判定纱线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着重考虑纤维的长度、纺纱方式和纱线的捻度三个指标对纱线毛羽的影响,通过直观分析和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纺纱的最优工艺,使所纺纱线的毛羽最少。  相似文献   

18.
围绕新型纺纱技术的发展与环锭纺纱技术进步两个主题,分析了转杯纺、喷气纺等新型纺纱具有的工序短、效率高、质量优、用工省、成本低等优势;对传统环锭纺的技术创新,尤其是紧密纺、复合纺纱技术作了一定分析;指出在今后纺纱技术发展中将出现多种纺纱方法互相渗透、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随着毛精纺产品的品种种类日益增多,生产批量越来越小,对纺纱技术和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将成组技术应用到纺纱生产中,对构成产品的基本“零件”纱支、捻度、原料、成份、颜色的基本元素科学合理的简化,据企业市场和产品定位、设备性能及产品风格等特点,确定生产基本色库,产品原料成份,纱支系列,捻度系列,对它们分门别类,对这些基本元素的标准化,可以提高纱线质量及纺纱生产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纺纱质量预测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收集、分析大量工业生产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纺纱质量预测模型,开发了纺纱质量预测与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可以通过输入原料规格和关键纺纱工艺,预测出纺纱性能和纱线的质量情况。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较高,在实际应用中,纱线质量的预测值和实测值的拟合性较好,能较好地满足生产实际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