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研究了新型光催化泡沫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并对不同掺量的硅灰,对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吸水率、导热系数影响,不同掺量,不同时间喷涂纳米二氧化钛对降解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硅灰的掺量不断增加,泡沫混凝土7d、28d抗压强度增加是呈上升趋势,硅灰掺量为10%时可以有效提高泡沫混凝土的强度。而吸水率是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而整体趋于下降,硅灰掺量为10%时,泡沫混凝土的吸水率大大降低。当硅灰掺量为10%时,硅灰可明显降低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掺量为15%时,导热系数最小仅为0.62w/(m·K)。降解率随着二氧化钛喷入量不断增加而增加,每个试件的喷入量为0.9g的时候,降解率在40h基本可以达到100%。在试件养护1d的时候,喷涂二氧化钛龄期越短,降解率越好。 相似文献
5.
6.
7.
研究了单掺粉煤灰、矿渣粉和复掺粉煤灰与矿渣粉对干密度为400 kg/m3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导热系数以及吸水率的性能影响.当粉煤灰掺量为10%时,可增加抗压强度,掺量为30%时显著降低导热系数和吸水率;当矿粉掺量为20%时,可增加抗压强度和降低吸水率,但导热系数却随掺量增大而变大;当复掺粉煤灰与矿渣粉取代50%水泥,复掺比例为2:3时,能增加抗压强度和降低吸水率,导热系数随复掺比例增大而变大.在泡沫混凝土中掺加矿物掺合料,不仅可以降低水化热,还可以减少泡沫混凝土的开裂程度,该项研究成果为今后泡沫混凝土在地基保温处理、屋面保温、地暖垫层等方面提供了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铁尾矿掺量对水泥-铁尾矿泡沫混凝土的干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以及孔结构对泡沫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测试了泡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用显微镜和图像分析软件分析了泡沫混凝土的气孔结构,建立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干体积密度的关系模型,分析导热系数随孔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铁尾矿取代水泥后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且其影响程度随混凝土气孔率的增大而减小.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干体积密度呈对数关系,与铁尾矿掺量成指数关系.泡沫混凝土密度相同时,气孔孔径越大抗压强度越高.随着气孔孔径的增大,泡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逐渐增大;随着孔隙率的增大,泡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逐渐减小;当孔隙率一定时,气孔孔径越小导热系数越小. 相似文献
9.
《硅酸盐通报》2021,37(3)
以轻烧氧化镁粉、七水硫酸镁为水泥主要原材料,利用化学发泡法制备了容重为100~500 kg/m3的碱式硫酸镁水泥泡沫混凝土(BMSCFC),研究了容重、外掺粉煤灰等对BMSCFC物理性能的影响,并且比较了相同容重下的改性氯氧镁泡沫混凝土.结果表明:随着BMSCFC 容重的增大,其体积吸水率减小、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增大;外掺粉煤灰增强了BMSCFC抗压强度的同时降低了其保温性能,外掺粉煤灰量为轻烧氧化镁粉质量的150%时,容重为402 kg/m3,抗压强度为2.22 MPa,导热系数为0.138896 W/(m· K);与改性氯氧镁发泡混凝土相比,碱式硫酸镁发泡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压强度和保温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轻烧氧化镁粉、七水硫酸镁为水泥主要原材料,利用化学发泡法制备了容重为100~500 kg/m3的碱式硫酸镁水泥泡沫混凝土(BMSCFC),研究了容重、外掺粉煤灰等对BMSCFC物理性能的影响,并且比较了相同容重下的改性氯氧镁泡沫混凝土.结果表明:随着BMSCFC 容重的增大,其体积吸水率减小、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增大;外掺粉煤灰增强了BMSCFC抗压强度的同时降低了其保温性能,外掺粉煤灰量为轻烧氧化镁粉质量的150%时,容重为402 kg/m3,抗压强度为2.22 MPa,导热系数为0.138896 W/(m· K);与改性氯氧镁发泡混凝土相比,碱式硫酸镁发泡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压强度和保温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超级隔热气凝胶为填料,采用预制泡沫混合法制备了新型气凝胶泡沫混凝土,测试了其密度、导热系数、抗压强度等性能,结果表明气凝胶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和导热系数较普通泡沫混凝土明显减小,而且同密度等级下抗压强度优于普通泡沫混凝土和规范要求.当气凝胶添加量为13.0 kg/m3泡沫加入量为70vol%时,气凝胶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和导热系数分别为270.2 kg/m3和0.069 W/m·K,较普通泡沫混凝土(400 kg/m3)的密度等级和导热系数(约0.08 W/m·K)分别减小了32.5%和13.8%;还研究了泡沫和气凝胶配比对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拟合给出了导热系数、抗压强度和密度间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叶涛华;周子晗;肖建庄;段珍华 《硅酸盐通报》2025,(3):872-882
泡沫混凝土因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但其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水泥导致碳排放量较高。本文研究了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取代和碳化养护技术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28 d标准养护下,与未取代的试件相比,当再生微粉质量取代率为10%时,试件的性能相似,当取代率为30%时,试件的孔隙率增幅为10.9%,抗压强度降幅为21.3%,导热系数降幅为11.7%。与28 d标准养护的同类试件相比,当碳化养护龄期为3 d时,试件的性能差异较小,当碳化养护龄期为7 d时,试件的孔隙率降幅为4.6%~13.4%,抗压强度增幅为9.8%~16.7%,导热系数增幅为6.4%~11.3%。所有试件均满足非承重保温隔热外墙材料的规范要求,且性能优于现有文献报道的泡沫混凝土。此外,本文表征了上述技术对泡沫混凝土物相组成的影响,并强调了新型泡沫混凝土的高固碳率,约为12.99%(以5 mm表层计)。综上所述,再生微粉取代与碳化养护的结合显著提高了泡沫混凝土的性能和固碳效果,有助于制备新型低碳泡沫混凝土产品。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性能良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水泥基复合多孔保温材料,研究了不同掺量漂珠(FACs)对HPMC/水泥基复合多孔保温材料力学性能、导热系数、干密度、吸水性的影响,同时运用SEM、XRD等方法以及图像分析软件对复合材料气孔孔结构特征进行表征。研究表明,随着FACs掺量增加,导热系数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抗压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当FACs掺量为9.0%(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最小,为0.094 W/(m·K),28 d抗压强度为1.58 MPa,干密度为418.9 kg/m3;当FACs掺量为18.0%时,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最优,28 d抗压强度为2.15 MPa,导热系数为0.101 W/(m·K),干密度为431.0 kg/m3;随着FACs掺量增大,复合材料小于300μm的气孔比例逐渐增大,平均孔径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以P·O 42.5水泥为胶凝材料、双氧水为发泡剂,掺杂钒尾矿等固体废弃物,并添加减水剂等多种外加剂制备发泡水泥保温材料.探讨减水剂用量对发泡水泥各种性能的影响,并对发泡水泥水化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官能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减水剂用量由2.5 g增加至4.5 g时,发泡水泥的泡孔结构得以改善,泡孔变得致密且分布均一,干密度从0.233 g·cm-3下降至0.221 g·cm-3,但吸水率呈现增大的趋势,耐水性随之下降.而力学强度随着减水剂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研究范围内,减水剂掺量在3.5 g时发泡水泥的综合性能最优,气孔较为致密且分布均一,干密度为0.232 g·cm-3,吸水率为81%,抗折强度可达0.28 MPa,抗压强度可达0.18 MPa.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羧甲基纤维素钠聚合物(CMC-g-AA)对掺污泥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干密度、吸水率、保水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掺污泥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吸水率随CMC-g-AA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掺污泥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随CMC-g-AA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XRD、FT-IR、SEM分析表明,添加CMC-g-AA能通过改善水化反应进程、引入亲水性活性基团等促进掺污泥泡沫混凝土中水化矿物的结晶、毛细孔隙的形成、改善掺污泥泡沫混凝土的空间结构,进而改善其性能。 相似文献
19.
《硅酸盐通报》2021,35(2)
发泡水泥中的孔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材料的力学和热学性能.为了深入研究发泡水泥的孔结构与力学和热学性能的关系,本文利用图像分析法表征了发泡水泥的孔结构参数(气孔率、气孔尺寸),测试了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气孔率、孔壁厚度、气孔尺寸对干密度、抗压强度以及导热系数均有影响.随着气孔率的增大,干密度、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在相同容重下,导热系数随着平均孔径的增大而升高,抗压强度随之减小,发泡水泥的孔径每增大1 mm,则抗压强度减小25% ~ 30%;气孔尺寸分布近遵循对数正态分布(R2=0.95),高密度的发泡水泥的对数正态分布拟合相关系数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0.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17,(3):64-67
采用化学法生产发泡水泥,研究氧化钙对发泡水泥性能的影响。以普通425水泥为胶凝材料、过氧化氢为发泡剂、硬脂酸为稳泡剂,制备了发泡水泥保温材料。通过单因素法探讨了氧化钙的用量对发泡水泥的泡孔结构、干密度、吸水率以及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钙用量的增加,发泡水泥中形成的气泡孔径呈现增大趋势,但总体来看气孔细而密,分布较为均匀,干密度呈现先下降后增大的趋势,吸水率先增加后降低,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增加。过多的氧化钙会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制得的发泡水泥的力学强度增加趋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