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对影响转杯纺成纱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讨和分析,为工厂提高成纱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跨入21世纪后,我国转杯纺纱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2001-2007年期间平均年增转杯纺纱10万~20万头,现已达到190万头以上.我国转杯纺纱设备数量和转杯纱产量都已占据世界首位.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严重冲击实体经济,受此影响,我国转杯纺纱下行趋势加大.  相似文献   

4.
汪军 《纺织器材》2014,(Z1):58-60
介绍转杯纺纱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转杯纺纺纱器材的3大核心器材,即转杯、假捻盘和分梳辊的技术进步。说明转杯纺纱机的发展史就是转杯纺纱用器材的发展史,纺纱原理、设备、器材和工艺相辅相成;产、学、研、用4方要紧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针对新型纤维的特性细致分析,才能开发出相应器材,纺出高质量纱线,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5.
转杯纺纱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杯纺纱技术是新型纺纱范畴中发展最快技术最成熟的纺纱体系。从 1 971年捷克首台转杯纺纱机问世以来 ,经过近 30年的发展 ,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变频调速技术及传感技术与转杯纺纱技术的结合 ,在 2 0世纪末 ,转杯纺纱机发展成自动化水平高、车速高、产品质量高以及产品适用范围广的高科技的纺纱机 ,形成了转杯纺纱机为主的短流程的纺纱体系。转杯纺纺纱支数由低支发展到中支及高支 ,最终产品已形成针织、机织系列的高档产品 ,产品从各种牛仔布到男女T恤休闲服、毛圈织物用品及灯芯绒织物等。预计未来转杯纺纱技术将会得到更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各种新型纺纱当中发展最快的,当属转杯纺纱,目前,仅山东省就有11万头之多。由于转杯纺纱比环锭纺纱具有速度高、卷装大的优点,并且其纱线具有条平均匀度好、毛羽少、光泽度好、吸色性能好、耐磨性好等特点,使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转杯纱也具有强力稍低、捻度稍多、手感稍硬等不足之处。根据国内30几家企业的统计,转杯纺的适\纺待数在146~18.Ztex之间,经济特数一般在37tex以上,可纺纯棉、涤棉、粘棉、棉维、纯睛纶、纯涤纶、芝麻等品种。主要用于牛仔布、水洗布、劳动布、帆布、灯芯绒、包皮布、起绒布等产品。加强对转杯纺…  相似文献   

7.
8.
在现代纺纱技术中,原料费用占成纱成本的50~57%,因而原料选择颇为重要。此文是关于如何选择转杯纺纱原料,以提高其成纱质量,增加产量的论述。由于转杯纺在同一机型上既可纺出蓬松且弹性好的弱捻纱,又可纺出光滑密致的强捻织  相似文献   

9.
转杯纺纱及其产品的发展和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转杯设备及产品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今后发展规模,适纺号数,扩大地织纱和中细号纱范围,大力开发非棉产品,纺纱元件系列配套以及加强给才培训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包芯转杯纺纱技术评述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几乎在转杯纺纱技术诞生的同时,就有人提出了利用转杯纺纺制包芯纱的方法,这一思想最早见诸于1967年捷克斯洛伐克№.124508专利。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被搁置一边,人们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这项技术又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13.
对教科书《棉纺学》中转杯纺纱的一道例题提出质疑,并根据生产实际提出该转杯纺纱例题的求解公式  相似文献   

14.
目前还有部分转杯纺纱机纺纱生产中采用手工接头.传统方法是:纺纱断头后等分梳辊停稳,打开纺杯,用小毛刷将纺杯内的纤维清理干净,然后合上纺杯再给棉接头.该接头方法存在一定的缺点:接头时间长;接头粗细节较多,接头质量较难保证;开合纺杯有时会碰到绒带,影响传动稳定性;挡车工劳动强度大.  相似文献   

15.
16.
提高转杯纺纱纱筒的质量是转杯纺纱卷绕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卷绕辊、筒子架、卷绕凸轮箱、导纱、卷绕角、卷绕张力、防叠、防振等一系列机构的设计和配置。文章围绕转杯纺纱卷绕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赵宽 《江苏纺织》2005,(7):27-28
通过对转杯纺纺纱原理的阐述,对转杯纺半自动接头进行研究,对接头过程的模拟以及显微镜下观察接头缠绕段、捻合段和埋入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转杯纺纱的发展情况,重点论述了使用转杯纺纱技术纺制亚麻/棉混纺纱的工艺实践。  相似文献   

19.
提高转杯纺纱纱筒的质量是转杯纺纱卷绕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卷绕辊、筒子架、卷绕凸轮箱、导纱、卷绕角、卷绕张力、防叠、防振等一系列机构的设计和配置。文章围绕转杯纺纱卷绕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 德国赐来福公司对全球纺锭分布的统计资料表明:在短纤维纺纱领域,环锭纺占纱线总产量的80%,转杯纺占18%,喷气纺约占2%。在长纤维领域,环锭纺占95%以上。尽管环锭纺仍然占据着绝对的比例,但在过去的20年里,转杯纺技术在短纤维纺纱领域里得到不断发展。通过对市场的不断渗入,转杯纺最终以其优越的成本效益、广泛的应用领域而形成了与环锭纺同时并存的稳定局面。在美国转杯纺占纱线总产量的50%以上,而在欧洲也超过40%。在这方面,德国赐来福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