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SVG非线性控制及其对电压稳定性改善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首先建立了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ASVG)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零动态设计方法,提出了ASVG的非线性控制规律,并应用于改善无功电压稳定性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ASVG非线性控制规律可以有奖惩 地改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有效地抑制电压崩溃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ASVG动态建模与暂态仿真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首次提出了采用三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组描述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动态过程;系统地分析了ASVG直流侧电容量、变压器电抗值以及控制参数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较全面地仿真了ASVG在系统故障过程中的暂态特性。  相似文献   

3.
ASVG自适应模糊控制模型及其暂态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型静止无功补偿器ASVG(Advanced Static Var Generator)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用于抑制发电机功角振荡,应用一种模糊控制规则自动生成与自校正算法调整控制规则,以改变ASVG交流侧电压值,从而改变给系统提供的无功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可以有效地改善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和电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改善暂态稳定性的HVDC非线性控制策略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非线性紧急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包括HVDC联络线在内的交、直流互联电网的观测解耦状态空间模型,根据该模型,只需要当地信号实施控制, 驱动子系统到达局部平衡点,就能使全系统达到稳定,然后应用非线性最优变目标控制策略推导出HVDC系统的控制规律。用3机系统进行数字仿真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大干扰和紧急状态下充分利用HVDC的快速响应和短时过载能力,提高交、直流互联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和对功率突然严重缺额的地区进行紧急功率支援。  相似文献   

5.
建立具有UPFC(统一潮流控制器,Un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的输电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此模型的4个控制变量中,ψ2对系统稳定影响最显著.因此,文章结合非线性微分几何方法和变结构控制理论的优点,对ψ2控制向量进行了非线性变结构控制设计.同时也对m1,ψ1,m2控制向量分别进行线性控制设计.最后对单机--无穷大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具有非线性变结构控制的UPFC能更好地改善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统一潮流控制器的非线性控制和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改善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首先考虑UPFC装置与电力系统串联和并联的两部分之间耦合直流电容的动态,建立了具有UPFC的输电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UPFC的4个控制变量进行分析,提出了控制变量m1,m2和ψ1的线性控制规律,并运用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的仿晨线性系统反馈精确线性化和动态反馈原理及方法,得到了控制变量ψ2的非线性最优控制律的解析表达式,从而提出了UPFC的线性与非线性最优混合控制策略。控制策略的测量量均可本地化,以利于工程应用。仿真结果表明在文中所给出的非线性控制器作用下,UPFC能有效地改善电力系统的动态品质和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非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对冲击负荷影响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重型工业企业及大型用电设备的不断增多,对电网形成了越来越强烈的冲击负荷,严重 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出用大型发电机的非线性最优励磁控制这种新型的控制手段,抑 制冲击负荷的影响。对四川电网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非线性最优励磁控制能迅速抑制冲击 负荷引起的系统振荡,提高输电线路传送的有功功率,良好地改善冲击负荷对电力系统稳定 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直流调制改善交直流混联系统暂态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文章研究了天广交直流混联系统中天广直流双侧频率功率调制对改善该混联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作用,并做了基于实际系统运行方式的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直流功率调制对减小系统第1个摇摆稳定峰值的效果比较明显;还基于典型两机系统的非线性直流调制控制器,构建了天广交直流混联系统的非线性直流调制控制器,并做了将其应用于实际系统的仿真实验.经综合比较得知,两种调制方式在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方面的效果是相近的,且常规的双侧频率功率调制对电网运行的适应性更好.  相似文献   

9.
(上接本刊1999年第9期第8页)20 灵敏度分析和参数稳定域20.1 EEAC的灵敏度分析暂态稳定裕度的灵敏度分析是发电规划、电网规划、运行规划、评估控制方案,以及选择仿真模型的基础。灵敏度分析不但在工程实践中有重大意义,对于稳定性理论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电力系统静态安全评估与特征根分析很早就应用灵敏度分析技术来搜索最优解或者可行解,但暂态稳定灵敏度技术的问世却是最近的事。这不是因为后者不重要,而是因为人们还没有找到暂态稳定性的量化指标,当然也就谈不到对应的灵敏度技术了。这个指标不但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数值来标志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上接本刊1999年第8期第5页)19 DEEAC19.1 映象P(︾)曲线的获取19.1.1 映象P(δ)曲线上的映射点和估算点多机积分空间中的Pm.k(t),Pe.k(t),δk(t)只有在每个积分步终点才有确切的值,相应地,单机映象空间中的Pm(δ)曲线和Pe(δ)曲线也只有在这些离散的时刻才有确切的映象值。称这些点为映射点,所有的映射点必定是积分点。其它时刻的映象值则必须按一定的规律来估计,称这些点为估算点。为了求取能量变化面积,必须指定相邻映象点之间的P(δ)函数。对此有两类不同的方法,即内插和预报。内插方法只能得到有关映射点之间的函数值,因此每次…  相似文献   

11.
UPFC线性最优控制方式的研究及其对暂态稳定性的改善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基于UPFC(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动态模型,提出以受控线路有功和无功差、受控节点电压主幅值偏差、UPFC两侧不平衡有功偏差、UPFC直流侧电容电压偏差、发电机的有功输出偏差和发电机郭的角速度偏差七个可测量为状态反馈量,设计了UPFC的一最优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了点电压和线路潮流。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非线性控制理论抑制电力系统多模振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非线性变换和线性系统中的ITAE最佳调节律,设计了一个新型的非线性最优电力系 统稳定器(NIPSS);基于多机电力系统模型,导得了用本地测量量实现每台机组的解 耦控制律。在一个具有多模振荡的多机电力系统上进行了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N IPSS能有效地抑制电力系统多模振荡,有满意的动态响应和很好的鲁棒性;并且,NI PSS能和其它类型的PSS协调运行,共同提高多机系统的阻尼特性。  相似文献   

13.
可控串联补偿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以输出反馈控制方法对可控硅控制的串联补偿(TCSC)进行了控制规律的研究,并以单 机无穷大系统为例,采用特征值分析和时域仿真方法研究了所提控制方案在提高电力系统动 态、静态和暂态稳定性中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在控制规律适当的前提下,可控串补提高 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基于超导储能的暂态稳定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设计了用于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超导储能(SMES)装置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并从数字仿真和动模实验两方面进行了验证。为了简化动态性能分析和控制器设计,在实验样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基于电流型变流器的SMES的动态模型,并将其转化为标幺制模型。通过外部干扰的引入,得到了装设SMES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动态模型,并采用精确线性化方法和线性H∞控制理论设计了SMES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为了验证该控制器的效果,对装设SMES单机无穷大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和动模实验,并将其与常规PI控制器进行了比较。仿真和实验结果都证明了非线性鲁棒控制器具有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黑龙江省东部电网区域稳定控制系统二期工程在装置的硬件规划和设计方面的新特点。二期工程的新增控制子站采用三机系统结构实现稳控装置的双机热备,对下位机的多个组成模块进行了大幅度地改进,重新设计的开关量输出板实现了上电后自行瞬时初始化、电源掉电瞬间闭锁输出,在线检测等功能,GPS接口板通过软件方式实现实用化的守时钟,降低对单个PPS秒脉冲的依赖性,A/D板采用循环冗余校验法保证坏数据被可靠滤除,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稳控装置运行的可靠性,极大地降低了装置误动的机率。  相似文献   

16.
FACTS装置用于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综述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从电力系统稳定控制出发,分析了FACTS控制器的特点,根据控制器设计过程对电力系统信息提取和综合途径的不同,将FACTS装置的稳定控制策略分为基于系统内部结构,基于系统外部特征及综合智能控制三种方式,并概述了各种控制策略研究中所应用的稳定控制手段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黑龙江省东部电网区域稳定控制系统(二期)的主要技术。该系统包括一期的5个子站和二期的2个子站,在故障情况下采取切机措施以提高黑龙江东部电网的稳定水平。二期系统利用双通道微波通信实现实时数据通信和控制命令的传送,使用双机互备主机裁决的结构提高控制子站的可靠性,使用灵活配置的监控软件完成各子站的监测任务并实现子站的控制策略,并实现了对策表人工在线修改,同时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提供高精度时钟实现全网同步监测和相量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