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川西九龙是目前燕山期花岗岩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有铁厂河、桥棚子-烂碉及新火山岩体。踏卡穹隆外围花椒坪分布有约0.5 km2的花岗岩岩株,本文通过对该花岗岩开展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以确定该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及其与周边花岗岩的时空联系,为松潘-甘孜南缘里伍式铜矿的对比研究提供依据。结果显示,花椒坪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63.1±1.4) Ma,该岩体遭受了晚期(146±3) Ma的岩浆作用或构造热事件改造,与周边铁厂河、新火山、洛莫地区花岗岩体经历的地质事件一致。花椒坪花岗岩浆温度为592~727℃(平均温度648℃),明显低于桥棚子花岗岩浆温度(766~804℃),为低温花岗岩。结合区域地质背景,170~140 Ma,松潘—甘孜地块南缘岩石圈处于伸展阶段,早期(163 Ma)以花椒坪为主体的花岗岩浆活动,晚期(146 Ma)遭受了岩浆作用或构造热事件的改造。这一发现丰富了九龙地区燕山期岩浆或构造-热事件。  相似文献   

2.
红安群天台山组解体为变质花岗岩、变质基性岩(墙)、变质火山岩三类岩石组合。锆石U-Pb定年结果:变质花岗岩形成时间为(813±10)Ma,属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岛弧花岗岩。变质火山岩形成时间为(739.1±6.4)Ma,属新元古代南华纪大陆裂谷火山岩。桐柏—大别地区广泛发育850~740 Ma岩浆事件表明,新元古代时期桐柏—大别山地区是扬子克拉通北缘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历年煤炭地质勘探工作成果资料、煤炭生产矿井资料以及相关的科研成果资料的统计分析和推断,对重庆地区未开采和隐伏的晚二叠世煤层进行了煤类预测,并绘制出了煤类分布图。重庆地区晚二叠世煤层的煤类分布在横向上较有规律,主要以高变质煤和中变质煤为主,大体呈北东向展布的总趋势,隆起区煤阶较低。煤变质主要以深成变质作用为主,排除岩浆热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局部受深断裂热变质作用(华蓥山、七曜山基底断裂)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河北煤田新阳井田特殊煤质规律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阳井田的煤层变质规律特殊,总体上变质程度由上~中~下部呈中~中低~高变化,单层煤南高北低。形成原因除深成变质作用影响外还受燕山期济南辉长岩体的区域热变质作用和煤系地层中上、下2层岩浆侵入体的接触热变质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5.
获各琦铜矿的铜矿体特征及赋存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获各琦铜矿矿体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其它控矿因素等方面的分析得出,该矿区铜矿体主要赋存在狼山群第二岩组中段的条带状石英岩中,并且构造控制了矿床的展布;地层控制了矿体的规模;岩性控制了矿体的种类和产状。因此,获各琦铜矿是典型的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喷流沉积矿床,后经变质及岩浆作用改造形成。本文进一步了解获各琦铜矿的成矿规律,为矿山的深部和外围探矿做准备。  相似文献   

6.
煤的变质作用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验和野外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研究了煤的变质因素——温度、压力和时间的关系,着重提出了四点看法:(1)成煤物质和成煤条件对煤变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某些反射率低但变质程度较高的煤是由于煤结构不同所造成的;(2)动力变质和应力变质作用,不能使煤在大范围内发生变质;(3)温度是煤变质的主导因素,但是若没有适当的压力配合,煤变质将向焦炭方向发展;(4)热变质作用是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煤变质的主要方式,根据对各种岩体的研究,提出了岩浆喷气作用和气体导热作用是岩浆热变质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煤对应力、应变和温度十分敏感,在多期次、多层次的构造-热运动下必然会留下各种应力作用(静压力和构造应力)痕迹。采用工业分析、元素分析、XRD,SEM及ICP-MS等方法,探讨了新化中生代天龙山岩体侵位对煤系变形变质、煤结构变化的构造效应以及元素迁移富集的应力-应变环境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天龙山岩体侵位引起的岩浆热及构造应力作用,促进煤化程度升高逐渐转变为隐晶质石墨,煤及围岩出现大量热变质矿物;岩体侵位施加放射状挤压应力集中带,节理与岩组主压应力轴方位与岩体边界近于垂直,靠近岩体构造变形增强;构造应力与岩浆热变质叠加作用对煤的大分子结构影响显著,d_(002)值、L_a/L_c分别随变质程度降低及远离岩体而减小。岩体附近煤层受岩浆热作用显著,岩浆侵位的构造效应(机械能、热能及化学能)造成煤岩结构破坏、变质程度升高以及元素富集、迁移,煤中REE含量增加;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模式曲线特征可划分为3种类型,其中A型与C_1型靠近岩体叠加了岩浆热变质作用,与泥盆纪灰岩及硅化灰岩稀土元素分配模式曲线相似,岩浆热液使围岩矿化,但局限于蚀变带。岩浆热变质作用驱使稀土元素向富轻稀土方向演化,构造应力驱使稀土元素向着富重稀土的方向演化,导致ΣL/ΣH比值偏低。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寻乌县斗晏地区铀矿控矿因素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斗晏地区位于北东向武夷山隆起带南端与纬向南岭隆起带东端,是铀成矿的优越地段,是花岗岩型铀矿床最主要的控矿单元,区内大面积出露富铀的罗浮花岗岩[γ25(3)b]及龙廷岩体[ηγ52(2)],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岩浆中的成矿物质及其碱质和挥发分经过交代作用和自变质作用逐步富集在岩浆岩体的某些部位,北东向及北西西、及东西向构造的发育为铀的活化迁移富集最后形成具工业有意义的铀矿体。重点对斗晏地区赋矿岩体、空间分布、矿石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其成矿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得出该区找矿前景以及今后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9.
黔西地区晚二叠世煤层变质规律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煤镜质组反射率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煤田勘探资料分析,总结了黔西地区晚二叠世煤层变质规律,综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野外地质、微观构造和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对煤层变质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黔西地区晚二叠世煤层煤种齐全,变质程度普遍偏高,整体上具有南北高中间低、东部高西部低的特点,分别以盘关向斜和水城两个低变质区域为中心向四周递增;黔西地区晚二叠世煤层深成变质作用是其主控类型,J 3 -K 1 期间叠加了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燕山运动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构造形态决定了煤层的不同的埋藏深度,进而决定了煤层的变质程度,水城-紫云断裂等深大断裂只是形成于上地壳的脆性变形构造,并且处于强烈的挤压应力场中,并非岩浆侵入通道,岩浆侵入煤系促进煤层变质只存在于局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了黑龙江省煤类分布5个不同时代成煤期的变质规律和特点。煤变质以深成变质为主,中生代煤变质迭加有岩浆热变质,岩浆热变质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动力变质作用微弱。对黑龙江省煤类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小灶火一带共圈定12条昆仑玉矿体。矿体主要产于华力西期斑状花岗岩与元古界金水口群中岩组的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上,呈脉状和似层状展布。矿体多位于断裂带、侵入岩的接触带及其构造面附近。矿床类型属于接触交代变质矿床。区内有利的围岩条件、构造条件以及岩浆热液条件为昆仑玉矿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形成受地层和构造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12.
小灶火一带共圈定12条昆仑玉矿体。矿体主要产于华力西期斑状花岗岩与元古界金水口群中岩组的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上,呈脉状和似层状展布。矿体多位于断裂带、侵入岩的接触带及其构造面附近。矿床类型属于接触交代变质矿床。区内有利的围岩条件、构造条件以及岩浆热液条件为昆仑玉矿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形成受地层和构造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双桦煤田煤变质特征及其演化,分析了影响煤变质的主要因素,估算了古地温,确认岩浆热变质是形成焦煤的主要作用形式,为在该煤田寻找焦煤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龙宫勘探区的岩浆活动(岩浆热变质作用)是影响二1煤性质和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造成本区二1煤煤种较多、分带明显的主要原因,对二1煤煤成气的形成和赋存也有较大的影响.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恢复地热演化史,对将来分析矿井瓦斯的成因亦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龙宫勘探区的岩浆活动(岩浆热变质作用)是影响二1煤性质和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造成本区二1煤煤种较多、分带明显的主要原因,对二1煤煤成气的形成和赋存也有较大的影响。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恢复地热演化史,对将来分析矿井瓦斯的成因亦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大悟县夏店地区饰面用花岗岩矿床主要分布于燕山期侵入岩夏店岩体中,岩石类型主要以细中粒二长花岗岩和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为主,花岗岩矿是岩浆型花岗岩经历后期改造作用形成的,具有多期成矿特点,成矿作用主要包括岩浆侵入活动、构造运动、侵蚀及风化作用等。花岗岩体的出露、节理裂隙较少的岩块、弱风化带是该地区饰面用花岗岩矿重要的找矿标志。为促进大悟县矿业开发,制定饰面用花岗岩矿专项矿产资源规划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黑龙江省煤种分布及煤变质特征,阐明了黑龙江省煤种的变质作用是在深成变质作用的基础上,叠加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热液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岩浆侵入煤层时发生接触变质作用,导致煤的显微组分、煤级、化学成分、物理化学结构、工艺性质发生改变。不同的构造-热条件下形成不同类型的接触变质产物。为从大分子结构尺度揭示不同类型接触变质煤的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采用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反射率测定、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等测试方法,并结合地质背景分析,开展山西大同塔山矿区天然焦系列样品和湖南鲁塘矿区煤系石墨系列样品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小型浅成岩体沿断裂侵入煤层后,热作用时间短,热封闭性差,属于高温低压条件,接触变质带窄,发育天然焦-热变煤序列;该系列处于碳化作用阶段,煤大分子结构以化学变化为主,芳构化作用和环聚合作用占主导地位,表现为富碳、去氢、脱氧。侧链和官能团等活性部位缺陷减少,芳香结构单元增长并导致芳层面内缺陷增加,芳香层片并未有序排列。区域性挤压构造背景下侵入的岩株、岩基等酸性、中酸性深成岩体,热量充足,热封闭性好,为高温高压条件,接触变质带宽度可超过1 km,发育石墨-半石墨-无烟煤变质序列;煤系石墨系列的化学成分成熟度高且变化小,大分子结构以物理变化为主,主要发生拼叠作用和秩理化作用。非定向的芳香层片在力...  相似文献   

19.
龙宫勘探区岩浆活动对二1煤层的影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宫勘探区的岩浆活动(岩浆热变质作用)是影响二1煤性质和结构的重要成因因素之一,是造成本区二1煤煤种较多、分带明显的主要原因,对二1煤煤成气的形成和赋存也有较大的影响.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恢复地热演化史,对将来分析矿井瓦斯的成因亦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当岩浆侵入破坏煤系时,煤层瓦斯赋存规律会变得异常复杂。利用瓦斯地质学和煤层气地质学的方法,对岩浆侵入破坏区煤层瓦斯地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浆侵入煤层与煤发生接触热变质作用,使生成的瓦斯量发生变化;使瓦斯的赋存状态发生变化,同时有可能导致瓦斯成分的改变;还会使其影响带的煤体结构遭到破坏,局部形成构造软煤分层,在岩浆岩体尖灭处及岩浆岩体与断层的组合部位是煤与瓦斯突出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