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采用粉煤气化同水电解制取H2/CO摩尔比为2的合成气合成甲醇,CO可全部利用,CO2为零排放,避免了CO2对大气产生温室效应的危害。论述了粉煤加压纯氧气化工艺的特点、工业化过程、生产操作参数和主要设备。介绍了水电解制氢工艺的开发历程、工艺技术和工业化电解槽的设计,阐述了现代水电解技术的改进和研究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粉煤纯氧气化生产甲醇,甲醇弛放气联产合成氨工艺路线在煤炭综合利用、环境、粮食安全等方面的基础地位;分析了谢尔粉煤气化工艺的气化原理、气化效率、煤种灵活性和环保效益;介绍了采用粉煤纯氧气化同水电解制氢,达到CO2零排放的煤制甲醇大型装置单元组合;对中国石化工业原料优化及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粉煤纯氧气化生产甲醇,甲醇弛放气联产合成氨工艺路线在煤炭综合利用、环境、粮食安全等方面的基础地位;分析了谢尔粉煤气化工艺的气化原理、气化效率、煤种灵活性和环保效益;介绍了采用粉煤纯氧气化同水电解制氢,达到CO2零排放的煤制甲醇大型装置单元组合;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工程科技现代化。用科技开发资源再生利用(如土地、水力、林木等),发展天然再生原材料和能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我国煤炭热能利用现状;阐述了煤炭气化过程中元素物料的化学反应原理和热能增值利用的基本原理;从物尽其用的观点出发,介绍了煤炭清洁转化同水电解氢制取甲醇的工艺路线;通过对比壳牌粉煤气化和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工艺的气化数据,提出了利用我国已引进的壳牌气化炉的多项煤炭综合利用途径:①煤炭同水电解氢制甲醇采用粉煤纯氧气化,甲醇弛放气联产合成氨和尿素;②甲醇油催化用作汽车燃料;③煤制甲醇脱水制取烯烃;④创新型120万t/a甲醇联产合成氨和尿素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5.
试论煤炭高温电化学转化制甲醇的碳循环工业革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CO2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产生与循环以及碳元素化学反应平衡理论基础;分析了国内几大工业生产中碳的利用率与CO2排放量;针对节能减排,揭示了我国煤炭转化工艺技术存在的误区,从工艺流程、设备开发、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阐述了粉煤气化同水电解氢制甲醇的CO2零排放工艺技术;提出了在我国建设大型煤制甲醇能源化工基地的战略方案。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我国合成氨尿素工业的生产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小型合成氨厂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我国石化能源在开发、转化和创新方面的技术成果;从构建节能环保型氮肥工业的观念出发,论述了轻烃高温转化制取合成气联产氨醇醚工艺和粉煤气化配水电解氢创新工艺;建议以煤炭清洁转化制甲醇或合成氨尿素的CO2零排放生产技术作为我国氮肥企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无烟粉煤和粘结剂成型制得型煤,用富氧空气为气化剂,在3 m型煤移动床富氧连续气化炉上进行了工业化气化试验。结果表明,型煤移动床富氧连续气化,可以实现安全稳定可靠气化运行,制出合格半水煤气,气质能满足合成氨、甲醇生产,可代替间歇式移动床气化。气化火用效率为67.2%,气化效果较好,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但有效气体成分偏低,CO2含量比较高。可采用高活性的晋城无烟粉煤生产的型煤气化或通过添加剂提高煤灰熔融温度、气化温度等措施,降低煤气中CO2含量。  相似文献   

8.
《化学工程》2021,49(8)
针对工业化兰炭生产中存在的粉煤资源利用率低和煤气热值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全粒径煤制备兰炭新工艺。其由干燥与分级、粉煤气化和块煤热解等单元构成。原料煤以烟气为干燥和分级介质,粉煤气化采用H_2O和O_2为气化剂,气化半焦为循环热载体;块煤热解以气化煤气为热载体。同时,块煤和兰炭作颗粒层除尘的滤料原位捕集煤气携带的粉尘。利用AspenPlus模拟软件构建了工艺流程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了热解温度为600℃的兰炭制备工艺实现能量自平衡的工艺参数范围。在粉煤与块煤质量比4,气化温度800℃,H_2O/C 0.83,O_2/C 0.44,燃烧温度1 000℃和循环比3.89的条件下,能量自平衡工艺中粉煤气化所需热量的80.5%由循环半焦提供,块煤热解所需热量的77.0%由气化煤气提供。  相似文献   

9.
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了以CO2和干煤粉为主要原料的气流床气化生产CO的工艺技术,研究了该工艺路线和反应条件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室平台实验,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高度吻合,说明采用基于粉煤气流床气化的CO2制CO工艺路线是可行的,进一步分析指出该工艺的两个关键操作指标为温度和压力。研究可为未来放大研究和工艺放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永才  刘伟 《中氮肥》2010,(2):18-20
0引言 航天炉(HT-L)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属于加压气流床工艺,是在借鉴壳牌、德士古及GSP加压气化工艺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由北京航天万源煤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具有独特创新的新型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此项技术没有经过小试、中试,直接按照工艺设计建设工业化示范项目。2008年先后在安徽临泉、河南濮阳建成2套单炉日投煤量720t的示范装置。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低碳和强化低碳模式,对煤气化发电CO2零排放工艺技术进行了对比和研究;从化学反应、工艺流程、工程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干粉煤气化发电同电解水制氢副产干冰CO2零排放工艺技术和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CO2捕集埋藏工艺技术;对我国能源和环境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指出煤气化联产干冰CO2零排放工艺技术是达到CO2零排放,实现煤炭清洁发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评判大型煤气化装置的优越性和适用性,对比了我国引进开发的SCGP、Texaco、GSP3种煤气化技术的技术性能和配置特点;分别论述了壳牌干煤粉气化炉、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炉、索斯泰克气化炉的工艺过程、气化特点、关键设备和应用效果;提出了煤炭气化发电同水电解氢多联产系统组合的CO2零排放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我国引进壳牌和GSP干粉气流床煤气化技术以及自主开发HT-L、WHG等煤气化技术的历程;分析了国内各种粉煤气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现状;提出了干粉气流床气化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展望了粉煤气化技术的工程化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煤气化发电,电解水储电,联产氢、氨、甲醇以及CO2制干冰作植物养分的碳循环综合利用方案;介绍了我国干粉煤纯氧气化技术的工艺特点和生产应用效果;论述了合成气电解水分离H2和CO2替代传统变换脱碳的创新工艺技术;对煤气化发电制甲醇、乙烯等化工产品的生产基地进行了规划、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朱世明 《煤化工》2021,49(1):50-55
煤气化技术对煤化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某40万t/a煤制乙二醇项目为例,选取有代表性的某干煤粉气流床煤气化技术和某水煤浆气流床煤气化技术,在原料煤可同时适用的前提下,通过对原料制备、原料输送、气化和灰水处理、变换等主要工艺单元的对比,分析了两种技术在能量消耗和利用、操作安全稳定、环保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原料制备和输送环节能耗较低、操作安全环保,虽然气化工段煤耗、氧耗较高,但是可通过回收高温粗煤气的显热副产大量高压饱和蒸汽,能量利用率高,气化过程不需要加入蒸汽。综合对比,水煤浆气化技术生产成本低于干煤粉气流床气化技术。  相似文献   

16.
恩德粉煤气化技术对煤种适应性宽、三废处理简单、技术成熟可靠,选用劣质褐煤生产的工业煤气成本低、综合效益好。所生产的煤气热值适宜,对用气量的波动调节灵活,适用于较大规模钢铁企业的煤气生产。文中还对恩德粉煤气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