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文红 《硅谷》2010,(15):53-53
从内盲孔射孔器的可行性入手,分析内盲孔射孔器与外盲孔射孔器相比所具有的突出优点。并将内盲孔射孔器的穿透深度与外盲孔射孔器的穿透深度进行对比。通过对在油田应用的射后效果进行收集、分析,表明内盲孔射孔器工艺可行,可提高射孔穿透深度10%以上,从而达到提高油气井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射孔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文中介绍了国内射孔器发展历程及技术现状,通过对国内外射孔器及射孔工艺技术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今后我国应在射孔器性能、射孔机理研究、射孔工艺技术及射孔器材检测等方面多做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射孔工艺在油田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射孔完井是油田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射孔是目前油田生产中主要的完井方式,也是措施增效的重要手段。但是射孔技术只有不断优化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通过探索对射孔工艺的优化改造以提高射孔效率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射孔优选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油气井的产能,本文概述了影响射孔完井产能的各种因素,通过深入研究射孔完井影响油井产能的机理,找出各种射孔参数对油气井产能影响的规律,提高对射孔产能影响机理的认识,并应用到胜利油田实际开发中。  相似文献   

5.
霍爱曾  安恩向 《爆破》2010,27(2):77-80
为解决目前的复合射孔技术存在的安全问题、射孔效果、压裂效果问题,研究开发了下挂式复合射孔技术。现场采用不同规格、不同燃速、不同点火面积的多级气体压力发生器组合装药,经试验证明,该技术安全可靠,能有效地提高油气井的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影响射孔完井产能的各种因素,通过深入研究射孔完井影响油井产能的机理,找出各种射孔参数对油气井产能影响的规律,提高对射孔产能影响机理的认识,并应用到油田实际开发中。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油藏是胜坨油田开发的重要阵地,但是存在着埋藏深、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射孔后压实带严藿、油层污染等问题,导致了储层流动效率低、供液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射孔参数对产能的影响,确定了走深穿透、减少油层污染的射孔技术方向。积极开展了射孔技术的调研及优选工作,综合考虑低渗油藏特点、射孔技术指标及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优选了双复射孔、水力喷砂射孔、多级脉冲增效射孔三种射孔技术,在低渗油藏试验与推广。从2008年到目前,双复射孔等三种射孔射孔技术在低渗透油藏大规模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因钻井、完井、作业、注汽等环节造成油井近井地带堵塞污染是相当普遍的现象,通常表现为油井产液量下降、供液不足,严重的造成油井不出液或停产。目前常规的解堵方式主要以化学方法和物理法解堵两大类,化学解堵以酸化为主,物理法以高能气体压裂解堵为主,存在的问题是化学解堵实施后存在一定的二次污染,高能气体压裂解堵,投入成本高,对套管有一定程度的伤害。强负压解堵技术属机械解堵方式,对油层不产生任何伤害,地面无需配置附加设备。该技术既能解除油井近井地带的堵塞,同时具有导流的作用,投入成本低,能恢复油井生产能力和提高油井产量,可以说是最理想的油井解堵方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日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经济发展中所必不可少的,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也就成为必然。因此,加强对油田的探勘和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射孔技术是油田探勘和开发的重要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射孔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跨越,在对国内外射孔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部分射孔新技术发展史、目前国内外应用的射孔技术以及射孔技术的发展方向等做了简单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射孔技术作为完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试油技术的主要环节,是利用高能炸药爆炸形成的射流射穿油气井管壁、水泥环和部分地层,建立油气层和井筒之间油气流通道的一种技术。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复杂的储层类型以及多样的油气井完井工程对射孔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不同的需求,近些年来射孔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介绍了油气井射孔工艺技术的现状以及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射孔技术作为完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试油技术的主要环节,是利用高能炸药爆炸形成的射流射穿油气井管壁、水泥环和部分地层,建立油气层和井筒之间油气流通道的一种技术。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复杂的储层类型以及多样的油气井完井工程对射孔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不同的需求,近些年来射孔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介绍了油气井射孔工艺技术的现状以及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无围压射孔技术的工艺原理,射孔器器的性能特点,从低渗透油田现场应用效果情况看,施工后,枪体无变形、最大胀径小于5mm,满足安全施工要求;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无围压射孔工艺比常规射孔技术穿深提高原因,同时依据负压射孔理论,分析认为无围压射孔技术较适易地层胶结较好的油层应用;并且对开发层系隔层大、地层压力差异大的分层合采井的完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复合射孔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综合分析了复合射孔现有方法和技术,以及各种方法、技术的优点和不足.STIMGUN系统装药量大,作业效果好,避免了炸枪,可使用常规射孔枪;但有时不得不使用小直径射孔器.分体式复合射孔技术药量调整范围较大,不会炸枪,可使用常规射孔枪;不足之处是由于火药装药与射孔段不在同一层,气体利用效率较低.一体式复合射孔技术火药装药与射孔段在同一层位,火药产生的高压气体正对射孔孔道做功,效率高,作业效果好;缺点是装药量少,产气量较低,需使用带泄压孔的特制射孔枪,有时发生炸枪事故.双复射孔器可以适当扩大枪径,提高了射孔枪的承载能力,具有避免炸枪、环空峰压减缓、作用时间加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赵旭 《爆破器材》2019,48(6):43-47
深层水平井多级复合深穿透定向射孔技术利用深穿透射孔和定向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在油层部位形成沟通孔眼及多个辐射状径向裂缝,以扩大泄油面积和降低生产压降。分析了该技术的原理,根据技术适用性对试验井进行选井选层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试验井的多级复合深穿透定向射孔设计方案,并从试验准备及施工工艺方面论述了试验井的现场实施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施工过程达到了方案设计要求,试验井的产油量得到了提升,产油量由措施前的0.4 t/d提高到7.2 t/d;含水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产液量由措施前的33.4 t/d降到了7.8 t/d。分析认为,该技术成功的关键是射孔压裂深度、方位的控制、选井选层的合理性。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老油田剩余油挖潜提供一种经济、高效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油井机械防砂在井筒内留有残余物、施工程序复杂、作业成本高和化学防砂存在伤害地层、成功率低、有效期短、成本高等问题,研制开发出将射孔和防砂两个工艺一次施工完成的射孔防砂一体化技术。射孔防砂装置是将射孔弹、防砂材料和助推火药组合而成的特殊装配结构,围绕其安全性形成的一系列配套技术,通过对射孔防砂装置的研制、配套技术的研究以及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设计合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油井射孔防砂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油井机械防砂在井筒内留有残余物、施工程序复杂、作业成本高和化学防砂存在伤害地层、成功率低、有效期短、成本高等问题,研制开发出将射孔和防砂两个工艺一次施工完成的射孔防砂一体化技术。射孔防砂装置是将射孔弹、防砂材料和助推火药组合而成的特殊装配结构,围绕其安全性形成的一系列配套技术,通过对射孔防砂装置的研制、配套技术的研究以及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设计合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油井射孔防砂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油气井射孔是石油勘探和开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射孔弹的作用就是射穿井下封闭目的层的套管、水泥环并深入目的层,形成目的层与精通的有效渗流通道,保证油气井获得应有的产能。除在石油射孔完井方面的应用,射孔弹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也正在逐渐被发现和使用。总结射孔弹的作用原理和结构,以及应用领域,新型射孔弹的研究现状,对于射孔弹的发展和使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聚能子弹射孔技术是在聚能射孔技术,特别是复合射孔技术基础上研发的,是复合射孔技术的延伸和发展。除了具有复合射孔技术射孔、造缝、、消除压实带、清洗孔道4个作用外,该项技术子弹在弹道末端爆破,减小套管损伤,其爆破可产生大于70MPa的爆轰波,使得地层产生更长更多的裂缝。2009年在欢西油田选取3个区块6口井进行了聚能子弹射孔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日产液增加7.9倍,日产油增加6.8倍,平均单井日增液30.8t/d。  相似文献   

19.
射孔完井过程中油层伤害机理主要是射孔压实带和射孔液的伤害,为降低油层损害度,射孔完井过程中采用负压射孔和射孔保护液,以保证取得良好油层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井下复合射孔动压测试及其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井下复合射孔器工作机理,使用井下多参数记录仪,全面获取内置式复合射孔和外挂射孔两种完井工艺的井下动态压力数据并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两种完井工艺动态压力曲线,分析其工作机理的异同,并对全过程曲线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大量测试数据显示:复合射孔器的井下动压作用特性主要取决于复合火药装药量和起爆方式,对准确认识和定量分析复合射孔井下动态过程,提高复合射孔器设计水平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