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大豆蛋白纤维应用讲座 第三讲 染整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 1 问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制品需要进行漂白处理吗 ?主要工艺方法如何 ?答 :本色大豆蛋白纤维在染色时 (包括其制成的纱线、织物染色时 ) ,其纤维上的色素会影响染料与纤维分子的结合 ,从而影响产品的色彩和光泽 ,所以需要在染色前进行漂白处理。大豆纤维产品的漂白可以采用散纤维漂白 ,也可以采用纤维条或纱线或织物漂白。由于散纤维和纤维条漂白时 ,纤维呈疏松状态 ,漂白助剂和水份渗透性好 ,因而漂白效果好 ,还能节省物料和时间。其加工工艺一般采用氧漂法、氧漂—还原漂复合法等。通常染深浓色的产品不用漂白 ,中色产品采用氧漂工艺 ,…  相似文献   

2.
《印染》2008,34(6):58
棉花散纤维染色能使棉纱获得特殊效果,极大地提高色纱的附加值和效益。棉花散纤维染色设备分敞口式染缸和半自动型散纤维染色机,分别介绍了两种设备的结构、性能等及操作方法。棉花散纤维染色一般采用活性染料,文中用曲线图分别阐述了棉花散纤维精练前处理工艺、漂白工艺和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染后散纤维要经充分皂洗和水洗,然后固色上油,可显著改善纤维的手感,提高色棉可纺性。  相似文献   

3.
竹浆散纤维染色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震  周红丽 《上海纺织科技》2007,35(6):12-13,43
介绍了竹浆纤维的性能和竹浆散纤维的染色工艺,并针对漂白白度不稳定、内外层色差、内层泛黄、色牢度差和可纺性差等问题提出了提高染色质量的有效途径和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羊绒低温染色工艺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在羊绒散纤维染色中,对酸性媒介染料、弱酸性染料、毛用活性染料等应用低温染色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和生产实践的结果表明,采用这些染料进行低温染色后羊绒的染色牢度基本不变,纤维损伤降低,手感和纺纱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探讨双氧水对牛奶纤维针织物的漂白工艺,以织物白度、织物顶破强力为评价指标,优化了双氧水和还原剂漂白的工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维纶基牛奶纤维双漂工艺,发现双氧水→二氧化硫脲漂白法效果最佳。通过分析活性染料、酸性染料、毛用活性染料、阳离子染料、分散染料等染料对维纶基牛奶纤维的染色,并与羊毛、丝绸和大豆纤维的染色性能作比较,初步探讨其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6.
大豆蛋白织物的选择性漂白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李景川  王雪燕 《印染》2002,28(8):8-10
采用亚铁离子试剂预处理大豆蛋白纤维,使亚铁离子与大豆蛋白纤维中的色素形成络合物,再利用铁离子的双氧水漂白的催化作用,使纤维中含色素部分局部氧化,而达到选择性漂白,本文探讨选择性漂白的预处理工艺,氧漂工艺条件及清洗助剂对大豆蛋白织物漂白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多样毛用黑色染料,对兔毛散纤维进行黑色染色工艺对比,选择经济适用、效果最佳的染色工艺。结果表明,德司达公司生产的天龙黑LD-01匀染性好、牢度好、色泽纯正、对纤维损伤小,使用方便,易染制黑色兔毛散纤维的理想染料。  相似文献   

8.
牛奶蛋白纤维的H2O2漂白及Lanasol型活性染料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牛奶蛋白纤维经过亚铁盐预处理和助洗剂清洗后,不同的漂白条件对纤维白度的影响.采用Lanasol型活性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进行染色,对影响染色的温度、pH值、盐用量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较适宜的染色工艺.由于牛奶蛋白纤维本身具有米黄色,在染色过程中影响产品的鲜艳度,因此产品染色前须经过漂白处理.  相似文献   

9.
大豆蛋白纤维的漂白和染色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豆蛋白纤维漂白和染色的难点,并针对这些难点进行了漂白和染色工艺的优选.结果表示,氧化-还原一浴二步法漂白工艺和酸性媒介染料、双活性基活性染料的染色工艺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狐狸绒纤维染色生产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延虎 《印染》2007,33(15):18-19
采用皂洗和双氧水漂白前处理去除狐狸绒纤维的残留异味和油脂;选用Lanaset系列染料和染色助剂WD-201进行低温染色工艺。该工艺可使纤维强力得到保护并获得良好的染色牢度,保持纤维原有色光。染色后的狐狸绒可纺性好。  相似文献   

11.
脱色工艺对紫羊绒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玉娟  王俊杰 《纺织学报》2007,28(11):85-88
为了提高脱色紫羊绒的染色质量,探讨了漂白工艺因素对脱色紫羊绒染色性能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原绒的色泽、白度值,助剂SLS,去铁处理等因素对羊绒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白度值的升高,脱色紫羊绒的染色平衡上染率降低;漂白对酸性染料、活性染料、媒介染料的上染率都有影响,漂白后各种染料的上染率都降低;对于媒介染料染色的上染率,残留的亚铁离子在染色过程中会与铬离子竞争与染料反应;脱色紫羊绒对染色条件更加敏感,匀染性下降,可采取低温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羊绒纤维低温等电点染色、媒介染料低铬染色工艺进行了理论及实践探讨.按照从小样实验到批量生产的程序,对羊绒低温等电点染色与高温染色工艺,低铬染色与传统媒染工艺进行了对比.实践证明:在半精纺羊绒染色过程中采用低温等电点染色、低铬染色能够减少纤维损伤,提高半精纺色纺纱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Lanasol系列活性染料对山羊绒进行微悬浮体低温染色,对比微悬浮体低温染色工艺与传统低温染色工艺对山羊绒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低温染色工艺相比,微悬浮体低温染色工艺可进一步降低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缩短约20%,不影响染料的利用率及染色均匀性,减小了纤维染色时所受的损伤,保证了纤维染后品质(较好的手感及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14.
对高温与低温染色工艺下的山羊绒纤维,利用电子单纤维强力仪测试其强伸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染色前后纤维的表面形态进行观测.实验结果表明:低温染色纤维的强伸性能比高温染色纤维的强伸性能好,特别是深色染色更为明显.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出:低温染色工艺中纤维鳞片表面的损伤比高温染色纤维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15.
陈晓光 《印染》2001,27(11):30-32
讨论新型纺织面料棉/羊绒混纺织物的染整加工工艺,根据羊绒,棉对酸碱敏感程度的不同,制订了在弱碱性条件下煮练,漂白的加工工艺,并且研究了单一DrimareneS型活性染料对棉/羊绒两种纤维同浴染色的上染情况,确定了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16.
采用低温染色工艺(尤纳素LHF染料,染色温度80℃)和常规染色工艺(毛用活性染料,低温助剂LTD,染色温度92℃)对橙色、灰蓝色、酒红色、藏青色、黑色5个颜色进行大生产,对比2种工艺对羊绒纤维物理性能、纱线物理性能及短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尤纳素LHF染料染羊绒纤维,纤维长度损伤减少了50.0%,单纤维强力增加9.0...  相似文献   

17.
陈守贵 《毛纺科技》2012,40(5):38-40
采用低温染色工艺和常规染色工艺,将山羊绒条染成浅色(浅蓝灰)、中色(中绿)、深色(枣红)3种颜色,然后比较不同染色工艺和不同色泽的山羊绒纤维和纱线的强伸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低温染色工艺的山羊绒纤维和纱线平均断裂强力增加了0.59 cN和12.16 cN,平均断裂伸长率增加了5.76%和1.16%,可以减轻对山羊绒纤维的损伤,提高纱线的强力,有利于后续工序的加工;同时降低染色温度,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稳尔速在毛绒类纤维低温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敏  刘永 《毛纺科技》2004,(5):21-24
针对羊毛、羊绒散纤维在高温沸煮条件下染色,易使纤维受损伤、泛黄,影响产品手感、得色鲜艳度、光泽和纺纱制成率等问题,采用英国ICI公司研制的稳尔速(ValsolLTA-N)羊毛低温染色助剂应用于羊绒纤维染色。经大生产实践检验表明,应用该工艺减少了纤维的损伤、水电汽的耗用,降低了染色时间、染化料用量,同时染料上染率、纺纱制成率、色泽鲜艳度、劳动效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羊绒制品染整工艺发展新思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志刚 《纺织导报》2005,(6):98-101
通过对羊绒纤维特性、染整工艺存在问题的分析,着重探讨当前羊绒制品染整工艺发展的趋势;介绍了环保染色、紫绒脱色、低温染色、纳米技术应用、羊绒肤色去除、羊绒产品印花等多种工艺,为羊绒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及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