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建和  方健  李晓华 《人民长江》2000,31(1):11-12,24
1998年8月7日,九江市和茳干堤4~5号闸口间发生溃口,经2万多军民奋战5个昼夜堵口成功,创造了我国堤防溃口堵口史上的奇迹。九江溃口形成7m冲坑,溃口下段地层中含有淤泥质土,为了确保复堤后的堤防工程安全,必须对堤基进行处理。全面闸述了溃口复堤段地形、地质条件,堤防现状,溃口复堤方案,堤线布置,堤型选择,堤基处理,安全监测等设计原则,分析计算成果。并根据1999年汛期(最高不位22.43m,居经二  相似文献   

2.
长江簰洲湾堤防于1998年特大洪水期间发生管涌,最终导致溃口。因堤基粉细砂层厚度大,垂直防渗措施不适于该堵口复堤工程。经渗透稳定性评价和综合分析,在簰洲湾堤防堵口复堤二程中采用堤外铺盖和堤内压基相结合的渗流控制方案,实践证明该渗控方案易于实施,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3.
长江簰洲湾堤防位于二元结构地基之上,1998年特大洪水期间,由于长期高水位浸泡,堤身和堤基已充分饱和,渗流计算结果表明,堤基弱透水覆盖层承受着40%的堤防水头,但堤基覆盖层的厚度较小,堤防溃口时堤基覆盖层的渗透坡降接近甚至超过了临界渗透坡降,因而堤基覆盖层被渗流顶穿,粉细砂层随之发生管涌,最终导致堤防溃口,因堤基粉细砂层厚度大,垂直防渗措施不适于该堵口复堤工程,经渗透稳定性评价和综合分析,建议在簰洲湾堤防堵口复堤工程中采用堤外铺盖和堤内压盖相结合的渗流控制方案,实践证明该渗控方案易于实施,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4.
九江市长江河段江堤溃口复堤工程的基础处理分部工程已通过验收 ,施工质量达到优良等级。介绍了在溃口复堤工程基础处理实施监理过程中 ,开展质量控制的依据、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5.
 九江市长江河段江堤溃口复堤工程的基础处理分部工程已通过验收,施工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介绍了在溃口复堤工程基础处理实施监理过程中,开展质量控制的依据、方法和内容 。  相似文献   

6.
黄建和 《人民长江》2001,32(2):11-12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九江市长长江干堤溃口。汛后九江市委托长江水利委员设计院承担堤防回固整治工程设计。设计中大胆使用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溃口复堤工程当年建成,当年挡水。汛期对基础渗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水泥土搅拌桩防渗体起到了良好的防渗体作用。在1999年九江市持续1个月的高水位,整个复堤段滴水不漏,彻底改变了过去存在的基础渗漏和管涌现象。重点介绍了九江市长江干堤软基处理中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汉江遥堤险情较多、溃口频繁,其防洪能力与所承担的防洪任务不相称,亟需加固治理。在加固工程的设计中,采用振动沉模工法进行堤身堤基防渗处理,使用钢纤维混凝土解决进水闸拱涵底板磨损严重问题,利用盖重结合减压井综合整治措施处理深层堤基渗透。工程加固后,汉江遥堤在防御2003,2005,2010年及2011年汉江大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防洪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洞庭湖区防洪大堤洪水溃口堵复工程中,针对填筑土含沙率与含水率高以及工期限制等实际情况,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综合处理:利用大型挖泥船吹填大堤基础,解决水下基础施工困难和土方量大的问题;对吹填的砂质基础采取简易的排水措施,加速堤基的干燥固结;堤身进行填充式灌浆,使土体密实;大堤迎洪面大面积铺设复合土工膜作防渗处理,降低浸润线,增强大堤稳定性;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防冲刷防渗等复合技术,溃口堵复后的新堤经汛期高洪水位检验,取得了良好的防渗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9.
凌汛期河道存在大量冰凌,导致河流壅塞、水位上涨,对堤防安全造成了严重隐患。为了探究凌汛期黏性土堤的漫顶溃口破坏规律,建立了室内水槽物理模型,模拟了冰凌条件下的堤防漫顶破坏,通过改变堤身含水率和河道流量,分析了冰凌条件下溃堤时的溃口破坏形式、溃口发展过程和水位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溃堤过程中冰凌挤压对堤体的破坏作用明显,堤身含水率和河道流量对溃堤过程有显著的影响;与洪水条件相比,冰凌条件下溃堤时溃口前期发展较为缓慢,而中、后期较为强烈;冰凌条件下的堤前水位峰值要高于洪水条件。  相似文献   

10.
无人机因其具有使用简便、机动灵活、数据分辨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在防汛应急抢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汛期,辽宁省绕阳河发生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同时河道水位长期超警戒,曙四联段发生了溃口险情。将无人机应用于绕阳河溃口险情中,执行应急测量、巡河巡堤、航拍等任务,对3个无人机应用场景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防汛应急监测无人机应用建议,为今后的险情应急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3年8月23日,黑龙江干流同抚大堤八岔段溃决,导致下游约100万亩耕地被淹,损失严重。通过现场调研,对八岔乡段堤防溃口过程、水位、溃口宽度、淹没范围、溃口堤防断面等资料进行收集,初步分析得出发生超历史洪水、堤身及堤基土质差且存在薄弱环节、堤身表面受涌浪和雨水直接冲刷、决口处所处位置是同江大堤八岔段堤防溃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防洪保护区堤防溃口设置方案是开展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的重要依据条件。为提高洪水风险图编制成果质量,对洪水风险图编制过程中河道险工险段、砂基砂堤、穿堤建筑物、堤防溃决后洪灾损失、河道洪水流量、流速变化等因素对溃口设置方案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洪保护区洪水风险图编制的堤防溃口位置选择、溃口宽度、溃决形式分析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洞庭湖区防洪大堤洪水溃口堵工程中,针对填筑土含沙率与含水率高以及工期限制等实际情况,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综合处理,利用大型挖泥船吹填大堤基础,解决水下基础施工困难和土方量大的问题;对吹填的砂质基础采取简易的排水措施,加速堤基的干燥固结;堤身进行填充式灌浆,使土体密实;大堤迎洪面大面积铺设复合土工膜作防渗处理,降低浸润线,增强大堤稳定性,采用混凝土预制块坡防冲刷防渗等复合技术,溃口堵复后的  相似文献   

14.
2010年6月21日,江西抚河唱凯堤溃决,导致抚河下游84.2 km2面积被淹,损失严重。通过现场调研,对唱凯堤溃口过程、水位、流量、溃口宽度、淹没范围、溃口堤防断面等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得出发生超历史洪水、堤身及堤基土质差、决口处所处位置是唱凯堤溃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洞庭湖区从1995年到1999年间有4年发生特大洪水,大小共计几十个堤垸溃或愉。1999年7月益阳民主垸溃疡后,长江不文部门组织施测了从溃口开始到堵口复堤期间长达90多天的水位、流量、溃口地形、河订地质等资料。通过大量实测数据,结合附近基本文站网的资料,把民主垸溃决作为一次分洪溃口的试验模型,对民主垸的入出流过程、入垸总水量、垸内 作用、资水中下游河段水位降低幅度及出险成因等方面进行限分析,为资水  相似文献   

16.
该文建立了洪水漫堤导致河堤溃决的平面二维水沙运动数值模型,以模拟溃口扩展和堤身冲刷的过程。该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采用显式格式求解平面二维水流运动和非平衡全沙泥沙输移方程,并考虑了边坡崩塌、底床急剧变形以及高浓度泥沙输移对水流运动的影响。溃口处的混合流场采用HLL approxim ate Riemann solver处理,非黏性土溃口边坡的崩塌采用不同干、湿静止角处理。通过对英国HR Wallingford实验室一组实验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非黏性土堤坝溃决过程中的溃口展宽、坝体冲刷、流场分布以及溃口流量过程线。对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显示了水沙耦合溃决模型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凌汛期堤防漫顶破坏溃口发展规律,分别进行了洪水和冰凌条件下的均质非黏性土堤溃决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条件下的溃堤过程均可划分为4个阶段:渗透过流、堤后冲刷、溃口展宽和冲淤平衡,各阶段发展速度和形式有所不同;通过分析溃堤过程、溃口宽度以及流速和水位变化过程的异同点可知,两种条件下流速和水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冰凌条件下峰值流速明显增大且出现时间提前,峰值流速最大可增加81.5%;同一流量下,增大堤顶宽度对流速和水位的影响不大,而减缓堤身断面的边坡能显著降低堤后水位的上升速度和溃口处峰值流速。试验结果有助于认识凌汛期堤防溃决的过程和特点,可为凌汛期非黏性土堤险情防控和抢险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武汉市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工程安全监测分部工程的仪器埋设及资料整理分析 ,对驳岸墙的防渗及内部位移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表明 ,驳岸墙防渗效果较好 ,堤身及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19.
1998年长江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湖北省长江堤防出现了34处溃口性险情。汛后,在对这些险情现场逐处查勘研究,室内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以填塘固基、增加盖重和铺盖为主,以排渗减压为辅,或垂直防渗与水平防渗相结合整治管涌险情,以翻挖回填、锥探灌浆的工程措施治理漏洞险情,改建或重建病险涵闸等整治方案,实施后有效减轻了1999年汛期长江防汛压力:同时也得到堤防工程管理、堤身隐患处理工作应重在平时等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1995年以来,长江连续发生大洪水,湖北浠水县3外堤段曾出现了贯穿性溃口。在险情实测记录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堤防贯穿性溃口险情的发生、发展、抢护等过程及特点是非常必要的。在贯穿性漏洞出现前,一般有管涌和散浸发生,漏洞发生之处一般都是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方,漏洞发生的同时伴有堤内模向裂缝的发生。从发生贯穿性漏洞到溃口的时间与堤身组成物、堤身断面大小、江水位高低有关。溃口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溃口处土壤组成透水性强,先发生散浸或管涌等险情,加上侵沧时间长,迎水面和背水面堤身沉陷不均匀,导致裂缝出现和冲刷的加剧也都促成溃口发生。贯穿性漏洞出现后,首先应找准漏斗,外堵为主,配以内导,抢险的重点应放在迎水面。由于险情发展迅速,必须争分夺秒、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抢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