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胺值检测标准及京沪高铁用喷涂(纯)聚脲的判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不同的标准及检测方法,采用JISK7237—1995标准对聚脲用各原材料、聚脲、聚氨酯、聚氨酯(脲)的氨基组分的胺值分别进行检测,并与相应A组分的NCO检测值关联。通过与高铁用聚脲、聚氨酯(脲)胺值检测指标对比,判定该高铁用材料是(纯)聚脲还是聚氨酯(脲)。  相似文献   

2.
聚酰胺树脂中胺值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主要介绍用高氯酸一冰醋酸非水滴定法测定聚酰胺树脂中的胺值。该法简便、快速、灵敏且结果准确,可以作为聚酰胺树脂合成中控制其产品质量的主要质量中控方法。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影响比色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初级芳香胺空白试验值的几个重要因素,提出了降低空白试验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性环氧固化剂制备色漆和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液态环氧树脂作为水性环氧地坪涂料的成膜物质,考察了环氧值与胺氢值物质的量比、颜填料的选择、消泡剂用量、固化干燥时间等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氧值与胺氢值物质的量比为1∶0.8,消泡剂用量为0.1%,固化干燥时间为7 d时,漆膜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徐敏玉 《上海涂料》2000,38(2):41-44
利用惰性介质,解决因胺类固化剂在胺值分析测定中出现的混浊现象及对分析结果正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止锅炉腐蚀,pH值的调节至关重要。就影响锅炉水系统中和胺pH值的调节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氨、环己胺、吗啉和二乙基氨基乙醇等常用pH值调节剂的pH值调节能力受分配系数、相对分子质量和对纯水的pH值调节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选择中和胺pH值调节剂时应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同时还要考虑现场工况,即锅炉的压力和冷凝过程。  相似文献   

7.
pH值对啶酰菌胺晶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有机碱用量的实验条件获得了不同晶型的啶酰菌胺,利用DSC、XRD等分析手段,对啶酰菌胺晶体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结晶时p H值对啶酰菌胺析出晶型的影响,讨论了获得啶酰菌胺的单一晶型所需的p H条件,获得了制备啶酰菌胺单一晶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合成的环氧-二乙烯三胺的凝胶时间测试,和由此而得来的表观活化能以及它与胺加成物的胺值之间的关系来考察固化剂的反应活性规律。研究了不同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种类等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汪勇  郑继惠  王艳玲 《川化》2010,(1):35-36
在工业三聚氰胺(下简称三胺)国家标准(GB/T9567--1997)中,三胺色度的测定是将三胺用甲醛溶解后与以黑曾(Hazen)为单位的标准色度溶液以目视法进行对比。这种方法的测定值是一个区间的上限,即当目视法测定三胺的实际色度值在10—15黑曾单位(以下简称单位)之间任一值时,测定值视为15单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唑胺菌酯混剂对小麦白粉病及黄瓜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及田间药效,为防治2种病害提供合理使用依据。[方法]通过室内盆栽及田间试验方法开展试验。[结果]室内盆栽试验显示:25%福美双·唑胺菌酯SC和25%百菌清·唑胺菌酯SC对小麦白粉病EC90值分别为4.89、5.66 mg/L,对黄瓜白粉病EC90值分别18.07、18.11 mg/L。田间试验显示:25%福美双·唑胺菌酯SC和25%百菌清·唑胺菌酯SC在500、250、125 mg/L有效剂量下对小麦白粉病的平均防效为97.91%、92.17%、83%和98.23%、91.37%、81.66%;在400、200、100 mg/L有效剂量下对黄瓜白粉病的平均防效为89.03%、79.59%、66.21%和86.31%、79.08%、63.6%。[结论]25%福美双·唑胺菌酯SC和25%百菌清·唑胺菌酯SC对小麦白粉病和黄瓜白粉病有很好的活性。25%福美双·唑胺菌酯SC和25%百菌清·唑胺菌酯SC对小麦和黄瓜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壬基酚改性胺固化剂是由壬基酚、甲醛、胺经过曼尼希反应制成的环氧树脂固化剂。本文介绍了采用不同胺,不同反应配比进行的合成反应,并通过TAG-DTA研究了不同胺制成的固化剂与环氧树脂固化反应过程的热效应。表明采用壬基酚合成曼尼希碱,反应比较温和,易于控制,产品可用作环氧树脂固化剂。  相似文献   

12.
李慧  曾献邦 《粘接》2010,(6):51-52
用多元胺和缩水甘油醚、丙烯腈等进行改性反应,获得一种高性能改性胺固化剂。  相似文献   

13.
以聚酰胺651及自制的M6640改性脂环胺为固化剂分别与环氧树脂E-51配制成管式陶瓷膜表面封端用胶粘剂,通过示差扫描分析法(DSC)、胶粘剂力学性能及腐蚀液的化学需氧量(COD)测试,考察了环氧固化剂种类、M6640改性脂环胺与环氧树脂E-51的质量比、固化条件对环氧胶粘剂的力学性能及耐碱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m(M6640改性脂环胺):m(环氧E-51)=50:100,固化条件25℃/24 h+80℃/4 h时,胶的剪切强度17.49 MPa、拉伸强度78.72 MPa、压缩强度105.32 MPa、弯曲强度120.58 MPa、硬度90.5 HD,Tg65.3℃,耐碱腐蚀,可满足陶瓷膜端面胶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芳香胺改性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分析(DSC)研究了芳香胺改性双氰胺/环氧树脂E-44体系的固化反应,并探讨了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芳香胺改性双氰胺对环氧树脂E-44具有较高的固化反应活性,反应表观活化能明显降低,固化反应可以在中温进行。其固化反应机理与未改性的双氰胺环氧体系不同。  相似文献   

15.
以二甲基氨基乙醇和环氧乙烷开环加成,反应得到的二甲基多乙二醇胺,经威廉森醚化封端,醇盐化剂为氢氧化钠,醚化剂为氯甲烷,制得二甲基多乙二醇甲醚胺。考察了原料配比、醚化温度、搅拌速率和醚化时间对醚化度的影响。醚化产物通过羟值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电位滴定,建立滴定曲线确定滴定终点。结果表明:在醚化反应中,当氢氧化钠与二甲基多乙二醇胺的摩尔比为1.2∶1,醚化温度70℃,搅拌速率300 r/min,醚化时间4 h,溶剂用量为固液原料总质量的25%时,醚化度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6.
直接滴定法测定甜菜碱产品中活性物和游离叔胺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用盐酸-异丙醇直接滴定法和两相滴定法分别测定烷基羧基甜菜碱样品中游离叔胺含量和活性物含量。结果表明,用盐酸-异丙醇直接滴定法测定游离叔胺,对双十二烷基甲基羧基甜菜碱样品滴定终点为浅黄色,与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单纯的叔胺产品相同,但对十六烷基二甲基羧基甜菜碱样品,滴定终点为蓝绿色而非黄色,以黄色为终点将高估叔胺含量。与滴定单纯的叔胺产品相比,大量甜菜碱的存在使滴定过程中pH的突跃消失,体系pH随滴定体积的增加缓慢下降,但滴定单位质量叔胺所消耗的盐酸-异丙醇的体积不变。由于指示剂颜色亦呈现缓慢的变化,仍可以根据指示剂颜色变化来确定终点。终点颜色不随叔胺含量而变化,但可能因甜菜碱的分子结构而异。在酸性条件下,叔胺与甜菜碱都显示阳离子性质,可以用两相滴定法测出两者总量。于是在用盐酸-异丙醇直接滴定法独立确定样品中游离叔胺的情况下,通过两相滴定即可测出样品中甜菜碱活性物含量。  相似文献   

17.
以聚醚PEP-600与二乙胺为主要原料,雷尼镍为催化剂,通过临氢胺化反应制备了端叔胺基聚醚。反应产物通过滴定分析,确定为伯、仲、叔胺的混合物。对轻组分的GC-MS及GC分析表明:临氢胺化制备叔胺时,二乙胺发生了自身的缩合反应,生成氨气、一乙胺、二乙胺和三乙胺。  相似文献   

18.
结合醇一步法叔胺生产实际情况,介绍了生产过程工艺及其对质量的影响因素,品质优越的叔胺生产是以高性能胺化催化剂及有效的工艺控制为保障条件。通过不同品种催化剂、工艺条件(温度、氢气分压等)对胺化反应进程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讨论,认为胺化反应最终产物粗叔胺中伯/仲胺及残余醇的含量是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含芳环脂肪胺的固化反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含芳环脂肪胺兼具脂肪胺和芳香胺的优点 ,在高性能室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中受到极大的重视。对 3种新型含芳环脂肪胺的固化反应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与A - 5 0 (间苯二甲胺丙烯腈改性物 )的相应性能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During the manufacture of amine oxides information on the amount of unreacted tertiary amine present is needed in order to follow the reaction. A number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 have been devised to obtain this information. Wet methods include redox titrations of the amine oxide and differential titrations using derivatization of the amine or amine oxide. Various chromatographic procedures using GC, TLC and HPLC also have been reported. All of these procedures have some limitations. A simple, rapid,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 would be useful. A rapid, nonaqueous titration procedure has been developed in our laboratory that makes use of the “anomalous salt” behavior of amine oxides. A modified solvent and titrant is used to obtain two potential breaks in the titration. The first break corresponds to half of the amine oxide. The second break represents the second half of the amine oxide plus any unreacted amine. With this information the amine oxide and unreacted amines can be calculated. The precision and accuracy of the titration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samples spiked with known amounts of am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