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简述济南市近年来机动车及摩托车保有量的变化情况及机动车主要排放污染物的危害和在环境空气中的分担率,指出济南市进行机动车排放控制可以采取的管理办法及一些能够降低发动机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措施,为济南市做好机动车排放控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区机动车危险气态污染物排放的模型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杭州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及其构成、车辆登记分布和累积行驶里程的调查分析,获得了杭州市区机动车的基本运营特征参数.采用修正的MOBILE6.2 模型计算了杭州市区2003年机动车排放的危险气态污染物(苯、1,3-丁二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的排放因子.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杭州市区机动车危险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清单和分车型的排放分担率.结果表明,杭州市区机动车危险气态污染物的综合排放因子很高,汽油车、摩托车、重型柴油车的
排放因子分别是美国同期水平的1.3~6.9、1.7~4.4和3倍,2003年杭州市区机动车危险气态污染物苯、1,3-丁二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总量分别为810.0、116.7、412.2、123.8和18.0 t.研究还表明,车速对此类污染物的排放影响很大,当平均车速大于30 km/h时,排放因子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地区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和抽样调查,分析研究了各类符合不同排放标准的机动车的保有量、年均行驶里程和排放因子,建立了2008年京津冀地区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对机动车排放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2008年机动车CO、NOx、HC、PM10排放量分别为264.05、78.79、63.09、4.83万t,其中符合国0标准的机动车排放所占比例最大,CO、NOx、HC、PM10分别为56.74%、35.51%、47.55%和45.90%.摩托车和轻型客车等汽油车是CO、HC的主要排放源,其中CO分别占总排放的40.92%和35.43%,HC分别占总排放的55.18%和28.33%,重型货车、重型客车和大货拖挂等重型柴油车对NOx和PM10的排放贡献较大,三者排放量总和分别占到NOx与PM10总排放的88.59%和75.10%.就单车平均排放的区域分布特征而言,北京较其他城市相对较低,CO与HC特征相似,NOx与PM10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4.
为了科学有效地支持城市化机动化进程中交通治污治堵一体化工作,研究建立了交通指数与基于车辆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VSP)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相关联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交通指数与微观车辆行程速度分布的一致性规律,利用海量逐秒运行工况数据和车辆排放特征数据,建立了机动车辆在实际道路上运行速度与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以北京市为例,研究发现交通指数与小客车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在道路类型、工作日周末、上下午等因素下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是道路类型、工作日周末、上下午.  相似文献   

5.
针对青岛市道路特点及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现状,本文根据移动线源排放源强理论,建立了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预测模型。通过采集典型线源道路香港中路的车流量和车速数据,结合相应的风速、风向、机动车排放因子等参数,模拟计算了机动车在预测点处污染物排放的质量浓度。计算结果表明,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随着风速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机动车CO和HC的排放量随着车速的增加,下降比较明显。该研究为青岛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科学有效地支持城市化机动化进程中交通治污治堵一体化工作,研究建立了交通指数与基于车辆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VSP)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相关联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交通指数与微观车辆行程速度分布的一致性规律,利用海量逐秒运行工况数据和车辆排放特征数据,建立了机动车辆在实际道路上运行速度与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以北京市为例,研究发现交通指数与小客车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在道路类型、工作日周末、上下午等因素下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是道路类型、工作日周末、上下午.

  相似文献   

7.
为考虑温湿度、坡度、中型车比例、公交车比例、交通需求5种因素对小汽车、中型车、公交车的NOx、CO、HC排放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方案,利用VISSIM软件获得每种试验方案对应的交通流量、速度等数据,结合MOVES模型得到每一路段不同车型不同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排放因子.采用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处理正交试验结果,对坡度与排放因子进行回归分析,还比较了进口道与非进口道上、不同排放阶段下所得排放因子的差异.结果显示,温湿度、坡度、中型车比例、公交车比例、交通需求对机动车排放量有显著影响;当交通流处于非拥挤状态时,随着下坡坡度的减小或上坡坡度的增加,各车型各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均增加;机动车排放因子及其随坡度的变化率在进口道上均为在非进口道上的1.5~6.5倍;国四、国五、国六阶段的机动车排放因子相比国三阶段分别降低约27.5%、38.8%、54.9%.研究成果表明,温湿度、坡度、交通流组成、交通需求、是否处于进口道以及排放阶段都对各类机动车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城市道路中人、车冲突的状况,基于交通流理论研究了一套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指标,作为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的依据和准则,并利用该指标对西安市道路一些平面交叉口处安全度作了实例分析,安全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车辆运行油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车辆通过道路交叉口处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将全过程分解为怠速、起动、加速等工况,通过代表车型的运行试验,得到各工况下的油耗量,最终完成了城市道路交叉口处车辆运行燃油消耗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路交叉口行车环境是导致车辆延误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评价城市道路交叉口行车环境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全面性,在分析城市道路交叉口行车环境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评价理论,建立了交叉口行车环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使各交叉口行车环境的评价具有定量性和可比性.为城市道路交叉口以后的改建、扩建以及交通管理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实例分析,使该综合评判模型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街道峡谷机动车排气污染扩散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排放物在大气污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研究机动车排放物在城市街道峡谷的扩散规律,可为城市机动车排放控制,城市街道建设,交通流量控制,城市街道大气污染的监测、评价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叙述了目前城市街道峡谷内机动车污染物扩散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颗粒物已经成为造成环境污染和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而机动车颗粒物排放占污染物的60%以上。目前中国对机动车颗粒物排放的研究较少,没有系统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文章首先分析了机动车颗粒物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根据《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统计数据,使用MATLAB建立了汽车、低速汽车及机动车数量与颗粒物排放量之间的数学模型,预测未来5a内的机动车颗粒物的排放总量。结果表明机动车颗粒物排放逐年增加,2015年将达到1.032 2×106 t;而低速汽车数的PM排放量会逐年缓慢降低,这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最后,根据分析预测结果,提出了机动车颗粒物排放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城市街道峡谷机动车污染物扩散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城市街道峡谷机动车污染物的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城市街道峡谷机动车污染物扩散的数学模型 ,对街道峡谷内部气流运动及污染物浓度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 ,获得了城市街道峡谷机动车污染物的扩散规律 ,并分析了街道形状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街道大气污染监测、评价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气缸套是汽车发动机中影响性能的重要零件。为了实现发动机性能达到欧洲联盟4号汽车排放标准,通过研究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微拉(PM)等污染物的成因和气缸套主要失效形式等,从缸套的结构、工作温度、使用材料、表面粗超度等方面,提出了改进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全世界机动车辆总数已接近7亿辆,机动车排放物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危害.美国是对车辆排放物采取日益严格控制,并已取得显著成绩的国家.本文主要介绍美国所采取的两大方面的措施:(1)由联邦政府环境保护署制定的越来越严厉的排放法规(即EPA法规).(2)立法推广使用降低排放物的各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规模的内循环流化床中进行城市垃圾衍生燃料(RDF)的焚烧实验,在线测量燃烧过程中床层温度和烟气中水蒸气,CO,CO2,SO2,N2O,HCl等成分的含量,研究焚烧过程中各气体污染物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RDF能够在内循环流化床中持续稳定燃烧,燃烧过程中O2,CO2,CO脉动值较大;烟气中CO,HCl,N2O含量较高,SO2含量低于国家环保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理念是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利益救济.该理念的实现在我国存在制度障碍,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计存在诸多问题.通过阐述问题之所在提出了解决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汽车试验中车速、侧向加速度和纵向加速度传统测试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更可靠的测试上述变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以往认为是难以测试的汽车质心和车轮侧偏角、汽车因数T B 和汽车行驶路径等汽车运动变量的测试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误差  相似文献   

19.
运用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上海市金陵东路街道为对象,研究分析了带人行拱廊街道内部机动车污染物的传输扩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街道内部形成了一个顺时针的漩涡,涡心位置偏向街道上部,同时在街道迎风面处的拱廊里形成了一个逆时针漩涡;在建筑物背风侧仍然形成了"爬墙效应",由于人行拱廊的影响,街道内部污染物的总体水平比不带人行拱廊时要高出很多,两侧的人行拱廊里都形成了高污染区域,在背风侧人行拱廊里污染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汽车动力性试验系统数据处理程序,阐述了动态测试中车速、时间、距离、燃料消耗量和道路行驶阻力的计算方法,对采样时间的自适应调节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