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煤炭技术》2016,(11):322-324
对某难浮煤泥进行浮选脱灰试验,结果表明:在药剂制度相同、精煤灰分基本相当的条件下,通过浮选柱与浮选机一粗一精开路流程对比,浮选柱浮选精煤产率高出浮选机5.49%。浮选柱对该煤泥的浮选效果优于浮选机。  相似文献   

2.
倪超  谢广元  蒋兆桂  刘博  彭耀丽 《煤炭学报》2013,38(11):2035-2041
针对煤泥“2+2”分选工艺在工业应用中处理粗煤泥灰分较高和(或)高灰细泥含量大的煤泥时,存在粗精煤泥和二次浮选精煤灰分偏高、重介精煤“背灰”的问题,提出在该工艺中引入TBS分选粗煤泥和旋流微泡浮选柱作为二次浮选设备的工艺技术,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TBS不仅分选出合格的粗精煤泥,而且数量效率达85.01%,可能偏差Ep=0.069;旋流微泡浮选柱作为“2+2”分选工艺的二次浮选设备比常规浮选机优势明显,当煤油用量1 000 g/t,仲辛醇用量125 g/t时,浮选柱比浮选机的精煤灰分降低3.76%,精煤产率增加4.10%,浮选完善指标提高9.97%。  相似文献   

3.
针对原煤泥化导致浮选精煤灰分偏高的问题,田庄选煤厂开展了降低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后几室精矿灰分的技术研究,设计了二次浮选工艺流程。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二次浮选工艺可使浮选精煤灰分从10.56%下降至10.17%,浮选精煤产率提高了1.66个百分点,且改善了浮选系统操作困难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张龙鑫 《煤炭工程》2014,46(2):22-24
为解决精煤泥两次浮选、双段脱水回收流程处理高灰难浮煤泥二次浮选精煤灰分偏高,重介精煤"背灰"严重的难题,文章提出采用旋流微泡浮选柱作为二次浮选分选设备并进行相关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浮选柱能解决重介精煤"背灰"难题,相比于传统浮选机,在精煤产率相当时,浮选柱分选精煤灰分降低3.44%,尾煤灰分提高1.67%,浮选完善指标提高6.54%;在精煤灰分相当时,精煤产率提高10.27%,尾煤灰分提高6.91%,浮选完善指标提高5.14%。  相似文献   

5.
高灰难选煤泥浮选降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平煤集团入洗原煤中高灰难选的丁戊组煤比例越来越高,导致浮选精煤灰分超标、重介精煤"背灰"现象日益严重。以平顶山天宏选煤有限公司一矿区高灰难选煤泥为对象,研究了该煤泥的表观形貌、粒度、密度特征,在分步释放试验的基础上,考察了搅拌速度、矿浆浓度、药剂用量对浮选精煤灰分的影响,并探讨了一粗一精浮选工艺的降灰效果。结果表明:与浮选机粗选+精选相比,浮选机粗选+浮选柱精选流程灰分降低0.29%的同时,产率提高3.71%。  相似文献   

6.
《煤炭技术》2017,(3):314-316
针对目前浮选设备入料浓度低、处理量小、难以适应较高浓度煤泥浮选等一系列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浮选设备—充气旋流微泡浮选柱。通过不同浓度下对浮选机、旋流微泡浮选柱和充气旋流微泡浮选柱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充气量0.5 m3/h时,随入料浓度增加0.25~0.5 mm粗粒煤泥占入料量也增加,100、120、140 g/L 3种入料质量浓度水平下粗粒煤泥占入料量分别为12.72%、15.29%、17.24%,入料浓度140 g/L时,充气旋流微泡浮选柱精煤产率81.27%,精煤灰分11.67%,对各个浮选设备的精煤产品进行筛分发现充气旋流微泡浮选柱与普通旋流微泡浮选柱相比对0.25~0.5 mm粗煤泥的回收率增加了3.13%,在保证精煤灰分低于11.5%的条件下,入料浓度的增加有利于充气旋流微泡浮选柱对粗粒煤泥的浮选。  相似文献   

7.
谢登峰  王杰  张军 《煤炭技术》2022,(11):241-243
在实验室内分别用浮选机和浮选柱对同一煤泥样品进行浮选试验,研究发现在相同浮精灰分指标条件下,浮选柱的分选指标略优于浮选机,且浮选柱浮选时药剂消耗量明显更低。此外,浮选柱具有结构简单、调控方便,浮选精煤灰分可调节范围优于浮选机。  相似文献   

8.
细粒煤泥浮选降灰提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以山东鱼台地区选煤厂细粒煤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煤泥的煤质特性。在药剂用量试验和浮选浓度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浮选机作分选设备,最终得到精煤产率为56.55%,精煤灰分为8.78%的浮选指标;利用浮选柱进行了试验探索,得到精煤产率为57.87%,精煤灰分为8.71%的浮选指标,表明浮选柱是处理细粒煤泥浮选降灰提质的有效设备,浮选指标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煤泥粒度组成对浮选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实验室试验分析了细煤泥含量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宽粒级煤泥浮选时高灰细泥对浮选精煤污染严重,浮选精煤灰分高,尾煤灰分低,严重影响精煤产品质量。当细泥含量为12%左右时,浮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试样为-0. 045 mm含量较高的高灰细粒难浮煤泥,根据浮选机确定的最优工艺试验条件,利用旋流微泡浮选柱通过调节循环泵压力进行分选。实验结果表明:在0. 12 MPa压力下,精煤产率达到41. 72%,精煤灰分降低至10. 65%,浮选柱精煤灰分相比于浮选机精煤灰分低了0. 54%,浮选完善指标高16. 96%,产率提高9. 94%,说明对于高灰细粒难浮煤泥采用浮选柱分选可以获得更好的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秀梅  郭德  王露  程雅丽  付晓恒 《煤炭学报》2018,43(4):1127-1133
粒度组成细、高灰细泥含量大的煤泥浮选时,浮选精煤易于超灰且精煤产率低、生产操作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在总结载体浮选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以浮选精煤作为自载体改善煤泥浮选效果的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用浮选出的精煤作自载体可显著改善煤泥的浮选效果。随自载体量的增加,精煤产率、浮选完善指标、尾煤灰分均提高,浮选精煤灰分降低。乌海煤泥采用该工艺浮选时,确定出最佳自载体用量为入浮煤泥的10%,加入自载体经4次循环后即可达到稳定的浮选效果,浮选精煤产率提高7.11%、灰分降低1.14%,浮选完善指标提高7.25%。EDLVO理论的计算研究表明,精煤本身的疏水性和捕收剂在煤粒表面吸附产生的疏水力,促使细煤粒黏附于粗颗粒载体,细颗粒间也会发生疏水絮凝,改善了浮选环境和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任瑞晨  宋金虎  程明  庞鹤  卢智强 《煤炭学报》2015,40(5):1143-1147
针对河北唐山地区煤炭黏土含量大、多高灰细泥、浮选效率低的问题,采用磨矿、小锥角水力旋流器脱泥、分步释放浮选等试验方法进行了浮选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50 mm与75 mm旋流器串联脱泥工艺,底流和溢流灰分差值为13.05%,说明旋流器串联脱泥工艺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能分离部分高灰细粒级煤泥,对底流进行分步释放浮选试验研究,在保证精煤质量前提下,精煤产率也相应得到提高,说明采用小锥角水力旋流器对原煤泥进行浮选前脱泥,能够有效降低高灰细粒级对浮选的影响,提高精煤的浮选效率;浮选尾煤灰分仍然较低,为38.27%,对低灰尾煤进行磨矿-脱泥-浮选试验,精煤产率为35.47%,综合精煤产率(占全级)相比较原煤泥直接浮选提高率达54.20%。  相似文献   

13.
该文阐述了浮选柱的优点,并以某选煤厂煤泥为例,分别进行了浮选柱与浮选机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浮选柱在降低精煤灰分、提高分选效率方面,浮选柱比浮选机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孙璇 《煤》2020,29(1):22-25
为了探究浮选机孔径大小对煤泥浮选试验的影响,通过煤泥颗粒与气泡的碰撞概率及粘附作用,适当调节叶轮转速,求得不同条件下精煤产率、精煤灰分、尾煤灰分以及可燃体回收率等值,验证浮选机孔径变化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增大浮选机进气管孔径,矿浆内大直径的气泡较多,与粗煤泥的携载作用增大,与细粒煤泥碰撞概率降低,部分矿粒无法粘附;减小浮选机进气管的孔径,其作用与上述情况恰好相反。两种条件下选取适当且相同的叶轮转速,试验后可以看出,气泡孔径的大小对粗细煤泥作用影响不同,但究其综合因素较复杂,增加或减小气泡尺寸对试验结果无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倪超  谢广元  李彪  刘博  彭耀丽  董玉蛟 《煤炭学报》2014,39(12):2513-2518
为降低旋流微泡浮选柱(FCMC)处理高灰细泥含量大煤泥的精煤灰分,构建了强化重力沉降作用、沉降物单独回收的沉降-旋流微泡浮选柱(S-FCMC),研究了结构参数对精煤灰分、产率及浮选完善指标的影响,并与最优工艺参数的FCMC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FCMC相比,最佳结构参数组合的S-FCMC精煤灰分降低1.17%,尾煤灰分提高10.79%,精煤主导粒级(0.045mm粒级)灰分降低2.48%,0.074 mm粒级产率基本相当;沉降物中0.045 mm粒级占本级产率50%,灰分58.16%。S-FCMC通过强化浮选过程中高灰细泥的重力沉降脱除,有效减少高灰细泥对精煤的污染,降灰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潘一矿选煤厂浮选入料中细泥含量高、灰分高的问题,采用浮选入料脱泥池对其进行选前脱泥。介绍了浮选入料脱泥池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对其底流量进行了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脱泥池底流细泥产率与分选完善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底流中细泥产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分选完善指标就增加0.73个百分点;脱泥池入料灰分较低时,将底流流量控制在400 m3/h左右是合理的,当入料灰分在>40%时,更应该如此。  相似文献   

17.
蒋善勇  张凯  裴健宇  刘炯天 《中国煤炭》2012,38(4):83-85,102
为了解决浮选精煤灰分偏高对精煤质量和产率的不利影响,拜城县众泰煤焦化有限公司采用X-射线衍射对入浮煤泥成分进行分析,依据入浮煤泥成分选定六偏磷酸钠作为浮选抑制剂,试验确定抑制剂用量为1 kg/t入浮煤泥时效果最佳.在公司浮选系统应用实践中,精煤灰分由抑制剂使用前的14.36%降至10.56%,浮选精煤产率仅下降7.8%,由于浮选精煤灰分的降低,重选精煤灰分可以由9.00%提高到11.00%,使综合精煤产率提高5.18%,年增经济效益达8652万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浮选试验、接触角测定及单矿物吸附量测量研究了糊精对浮选体系中煤和石英可浮性的影响及抑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糊精用量为200g/t时,灰分为12.1%,与未添加糊精相比,精煤灰分(质量分数)降低了1.53%,浮选效果得到较大改善|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加入糊精后,浮选精煤接触角增大,在糊精用量为300g/t时达到最大值96.26°,显著提高了煤泥可浮性|吸附量测定结果表明石英对糊精的吸附量较煤对糊精的吸附量大。糊精药剂用量增加抑制了大量精煤上浮,导致精煤灰分含量相对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