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观音阁水库大坝坝体水平缝辅助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观音阁水库碾压混凝土坝三个越冬面即206.25,218.25,233.25m高程处出现了产状、宽度相同的水平裂缝,其中对坝体稳定危害最大的206.25,218.25m高程的水平缝在1994年9月观音阁水库下闸蓄水前在坝体上游面己做了防渗处理,为进一步削减渗透压力,增加坝体的稳定性,又采取了从中层廊道(225.00m高程)向底层廊道(193.50m高程)打排水孔的辅助处理措施.经过4个年度的观测,排水孔能将裂缝渗水在坝踵区有效地排出, 是与大坝上游面封堵相辅相成的处理措施.2采用排水孔措施做辅助…  相似文献   

2.
观音阁碾压混凝土坝导流底孔基础项道顶拱出现裂缝、蜂窝及横缝渗漏,敌对其进行灌浆加固,灌浆材料为水溶性聚氨脂.灌浆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部位及裂缝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灌浆方案,对于特大漏水量裂缝的化学灌浆,采用不凿槽、控制出浆深度及以催化剂配制速凝浆液灌浆的措施.实践证明,灌浆效果良好,且经受了60m水头的运行考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观音阁水库大坝碾压混凝土和常规混凝土施工及混凝土养生及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4.
观音阁水库大坝是采用RCD筑坝技术在严寒地区修建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由于在严寒地区修建,坝体上下层温差和内表温差过大,致使三个越冬层面附近的上下游坝面产生了水平施工缝的开裂,因此,必须进行处理,其中高程为209.25,218.25m的两条裂缝已在施工期间采取浇筑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予以处理;高程233.25m的水平施工缝开裂由于被淹没水下而未进行处理,2001年辽宁春旱,是处理裂缝的难得时机,裂缝处理工作包括两部分:(1)开裂水平施工缝处理;(2)与其相交部位横缝处理,水平缝采用“锚固的表面粘贴”双层防渗处理方案;横缝采用化学灌浆处理,效果显著,上游坝面水平缝开裂的处理,为兼顾水库的正常调度运用与坝面缺陷处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1 裂缝产生的原因观音阁水库位于太子河干流上 ,拦河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坝顶长 1 0 4 0m ,共分 65个坝段。坝体剖面为“金包银”形式 ,上游面 3m厚防渗层、下游面 2 5m厚保护层和 2m基础垫层为常态混凝土 ,其余内部均为含粉煤灰 30 %~35 %的干贫混凝土。在大坝上游面产生的裂缝中 ,最主要的有 3条 ,高程分别为 2 0 9 2 5m ,2 1 8 2 5m和 2 33 2 5m。前两条裂缝已作了处理 ,对高程为 2 33 2 5m的水平裂缝 ,由于当时无法处理 ,留作以后处理。本研究工作即围绕这条裂缝如何处理来进行 ,目的是为将来处理该裂缝做准备。这条裂缝总长为 5 …  相似文献   

6.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是保证大坝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监测资料的分析,可以掌握坝体变化的物理规律,以便及时采取对应措施.文中以观音阁水库为例,对一段时间内的水库大坝的水平位移安全监测资料建立了回归模型,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建模,并对模型和资料所反映出的水库安全状况做出了评价.对于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资料分析与...  相似文献   

7.
水平位移观测是大坝安全检测的主要项目之一,该文对落坡岭水库大坝27观测点采用视准线法进行观测,并对观测水平位移实测资料进行分析,采用统计模型法对水平位移进行回归分析,模型精度较好,最后讨论了坝顶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及水位、气温和时效等因素对坝顶水平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观音阁大坝是我国第一座在北方严寒地区修建的完全按照日本RCD工法施工的碾压混凝土大坝。本文针对以上特点对设计和施工中的坝体结构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温度控制及裂缝处理措施等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介绍真空激光准直系统工作过程、系统监测成果、采集工作站等的基础上,分析了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底层廊道各坝段的水平位移变形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观音阁水库碾压混凝土大坝温度应力仿真计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音阁水库库区地处严寒地带,气候条件恶劣,每年的冬季有5个月不能浇筑混凝土。1994年2~4月间,现场发现部分坝段越冬面上的水平施工缝张开,最大深度达(3~6)m。为研究裂缝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确保今后越冬面不出现裂缝,用有限单元法对观音阁大坝的典型坝段按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了施工期至运行期的温度及温度徐变应力的仿真分析及预测计算分析,研究了避免新浇混凝土施工期及运行期产生裂缝的温控条件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依据吉林省老龙口水库大坝外部变形监测控制网布置情况,通过对施工期和工程下闸蓄水初期外部变形监测资料的分析,初步掌握了大坝整体位移变形情况和运行状态,为水库的正常运行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2.
在碗窑水库大坝蓄水后的有效观测时段内,对大坝水平位移、坝体挠度监测资料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坝坝体水平位移与库水位、温度的相关性较好,变化规律基本符合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变形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参窝水库大坝真空激光位移监测的设计原理、设计过程,对参窝大坝真空激光监测一些关键的设计指标的选择做了说明,并对实际运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黄坛口重力坝12号坝段水平位移监控指标拟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坛口混凝土重力坝12号坝段水平位移观测资料,建立了水平位移混合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采用典型小概率法拟定了该坝段水平位移监控指标,为监控大坝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溢流坝段在正常高水位时,由于闸门的启闭导致大坝承受水压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库水位与水平位移关系曲线不连续情况,在建立水平位移混合模型时引入了分段函数和阶跃函数。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 面板堆石坝内部变形的分层水平位移观测断面主要布置在最大横断面及其他特征断面(原河床、合龙段、地质及地形复杂段、结构及施工薄弱段等).测点布置宜构成观测垂线,以便于数据的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17.
水平位移观测是混凝土坝安全监测的主要项目之一,潘家口主坝水平位移观测由垂线、量距仪、引张线等观测项目组成。在介绍水库绝对位移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分析计算了水库水平位移误差,结果表明观测精度达到了《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湖南镇大坝坝顶测点水平位移量全中误差不能满足DL/T 5178-2003《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规定的±1.0 mm技术要求的问题,提出高精度全站仪配合高精度免调节变形监测通用棱镜组采用小角度法进行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案,通过该方案改造后,最弱点水平位移量全中误差降至±0.94 mm。该方案的成功实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其中高精度免调节变形监测通用棱镜基座实现了变形监测现场棱镜的快速安装和调试,提高了安装精度和降低了成本,可在各种变形监测领域中使用棱镜作为观测目标的配套产品,以替代常规棱镜基座。  相似文献   

19.
大坝水平位移观测方法有多种,当采用视准线法观测时,还可以细分为四种不同方法。本文就视准线法四种不同方法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进行阐述,并做相应的精度分析比较。实测试验表明,当坝体长度超过了300m的情况下,观测精度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