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考虑属性权重优化的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 提出一种属性权重多目标优化方法. 首先, 根据属性值的均值、方差以及属性间的关联度建立属性权重确定模型; 然后, 利用方案与犹豫模糊正理想点的相似度对方案进行排序; 最后, 通过算例分析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黄智力  罗键 《控制与决策》2015,30(8):1365-1371

针对指标权重未知的三角模糊数型不确定多指标决策问题, 提出4 种新的三角模糊数比较可能度的等价定义, 并得到一些优良性质关系. 借鉴合作博弈中极大极小算法, 提出一种基于三角模糊数比较可能度关系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集结所有决策方案比较的可能度, 并对决策方案集进行最优判定和排序, 即可得到三角模糊数型不确定多指标决策的比较可能度关系法. 最后通过算例表明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区间直觉模糊信息下的双向投影决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权重完全未知、评价信息为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多准则决策问题. 考虑犹豫度影响, 给出备选方案与正理想方案、负理想方案形成的向量表达方式, 提出一种针对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的向量投影测度方法; 构建基于方案投影总偏差最小的非线性规划准则权重确定模型; 给出基于方案投影的相对贴近度测算公式, 并以此对方案进行排序. 最后通过算例对比分析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徐选华  孙倩 《控制与决策》2016,31(10):1908-1914

针对多属性大群体决策信息的模糊性以及属性差异性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属性多粒度的区间二元语义大群体决策方法. 首先, 依据决策成员偏好将大群体进行聚类, 形成偏好聚集结构, 考虑到各聚集中决策成员对所处聚集一致性的贡献不同, 以及不同聚集的偏好对于群体偏好的贡献不同, 提出双层权重模型; 其次, 利用扩展的可能度公式对各聚集内决策成员的权重进行确定, 利用模糊熵确定各个聚集的权重; 再次, 结合模糊相对熵和优劣解距离法(TOPSIS) 得到决策方案的排序; 最后, 通过案例的分析与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二元语义一致性的混合多属性灰关联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指标权重未知的混合型多属性决策问题, 提出基于二元语义一致性的灰关联决策方法. 首先, 针对异质决策信息问题, 提出了使所有决策信息转化为二元语义变量的一致化方法; 然后根据离差最大化原理, 客观确定属性的指标权重, 利用灰关联分析对决策方案进行排序; 最后以某供应链中供应商的绩效评估作为算例, 用所提出方法对混合型多属性决策问题进行求解, 结果表明该方法易于操作且可为决策者提供丰富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6.

基于区间数相离度理论和熵值理论, 探讨了一类多阶段多属性三端点区间数型群决策中的动态属性权重、动态专家权重和阶段权重问题, 提出了多阶段属性权重确定方法和阶段内专家权重的计算方法. 计算出属性权重、阶段内专家权重和阶段权重, 并利用区间数贴近度方法生成最终的群决策方案排序. 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决策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在多准则下考察传感器的融合权重, 提出一种新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 通过多个性能指标折中估计传感器权重, 以降低决策的主观性和偶然性; 提出从不同融合级别来定义多个准则, 定性地提高了多准则的信息量; 在没有决策者对各准则偏好信息的情况下, 以最小化准则冗余度和最大化评价差异度为原则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准则权重向量优化求解.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相比于单准则和单层次的融合方法, 所提出方法具有更低的决策风险和更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准则权重不完全确定, 方案准则值为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多准则决策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前景理论的双向投影决策方法. 首先, 给出一个考虑犹豫度的区间记分函数; 其次, 以零点为参考点计算各准则下的综合前景值; 然后, 利用定义的方案和理想点以及临界点形成的向量表达方式, 建立双向投影测度方法, 构建并求解基于方案区间投影总偏差最小的非线性规划模型, 并结合最大熵原理获得准则权重; 接着, 利用所提出的基于两个方向区间贴近度公式对各方案进行排序; 最后, 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偏好具有冲突性且权重信息完全未知的直觉模糊多属性群体决策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决策的求解方法. 首先, 建立以决策方案差异程度和决策成员偏好冲突程度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决策模型; 然后, 利用极小极大方法求解该模型, 得到各方案的属性权重和决策成员权重, 据此确立最优方案; 最后, 通过数值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于超  樊治平 《控制与决策》2015,30(8):1434-1440

针对指标期望为随机变量情形的多指标决策问题, 提出一种决策分析方法. 该方法首先通过计算指标值相对于指标期望的损益值, 将决策矩阵转化为关于指标期望的损益矩阵; 然后运用随机占优准则, 通过判断针对每个指标两两方案之间的随机占优关系, 进而构建两两方案的随机占优关系矩阵, 并使用PROMETHEE II 方法对方案进行排序; 最后以某研究所移动硬盘采购问题为例, 对所提出方法的实用性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不完全偏好信息大群体决策问题, 引入访问控制中的信任机制, 建立直接信任度与推荐信任度, 提出一种基于信任机制的补值方法; 分析了基于距离相似度存在的问题, 定义了一种新的距离相似度, 并与余弦相似度结合, 构建了决策偏好二元相似度的相聚模型; 利用聚类方法求解决策成员的权重, 并与补值后的完整偏好矩阵进行合成, 求得决策方案排序. 最后, 利用一个现有的文献案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TOPSIS 的区间直觉模糊数排序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传统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 思想, 运用区间直觉模糊数的欧氏距离, 给出区间直觉模糊数相对于最大区间直觉模糊数的贴近度公式, 并给出区间直觉模糊数贴近度所具有的优良性质, 这些性质表明贴近度作为排序指标是合理的. 通过与文献中有关区间直觉模糊数排序法的对比分析, 表明基于贴近度的排序方法具有更高的区分能力. 运用新的排序指标提出一种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 并通过实例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陈振颂  李延来 《控制与决策》2014,29(7):1239-1249

针对具有正态三角模糊随机变量且属性权重未知的多属性决策问题, 提出基于前景均值-方差(M-V) 准则的正态三角模糊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 该方法首先构建正态三角模糊随机决策矩阵, 进而通过运算得到属性值的期望与方差, 并将其转化为M-V 决策矩阵; 然后, 通过定义前景效应构建前景M-V 决策矩阵, 利用改进灰色系统理论模型求解属性权重值, 获取综合前景M-V 决策矩阵; 最后, 定义前景序关系, 两两比较前景M-V 价值获取方案排序. 在此基础上, 通过案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常志朋  程龙生 《控制与决策》2014,29(7):1257-1261
针对传统灰关联度不能有效处理属性间存在的交互作用问题,定义了灰模糊积分关联度的概念,并给出了利用Фs函数将属性权重与属性间的交互度转换为λ模糊测度的方法;对于属性权重的计算,提出一种利用施密特正交马田系统计算属性权重的方法,该方法不但考虑了决策者的主观偏好,而且可以消除属性间的重叠信息,从而使权重的计算更加合理;构建了灰模糊积分关联度决策模型,并给出了详细的决策步骤.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决策模型的可行性,并分析了不同交互度对决策结果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自适应加权融合的分布式滤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存在丢包的传感器网络中每个传感器节点对目标估计确信度不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加权融合的分布式滤波算法.考虑节点在网络中的影响力及其节点属性,将节点重要度与传感器网络节点观测数据间的支持度线性加权,获得每个传感器节点对目标的估计确信度,并将该确信度构成的融合权值引入节点状态估计值的一致性协议中,更新传感器节点对目标的状态估计值,提高分布式滤波算法的估计精度和传感器节点估计值的一致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多粒度语言偏好信息下的群体共识决策问题. 首先, 从个体和群体两个角度充分挖掘偏好信息下隐含的专家重要度信息, 基于个体一致度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似度构建确定专家重要度的优化模型; 其次, 以专家重要度引导非共识偏好的识别和修正过程, 提出一种自适应的语言共识模型; 然后, 给出一种群决策方法, 确保在集结专家意见前群体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 最后, 通过算例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