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珠江口盆地白云西—开平凹陷油气聚集及勘探目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三角洲沉积体系、凹陷类型比较、层序地层学及多种特殊处理等方法、手段对珠江口盆地南部坳陷带白云西-开平凹陷的石油地质条件进行综合研究。认为白云西-开平凹陷是始新世的断陷,文昌组三角洲沉积体系具有丰富的生烃潜力;始新统三角洲体系和中新统海相砂泥岩是主要的勘探目的层;油气生成较晚,以短距离运移为主;KP6-1、11-1等构造是极为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2.
东濮凹陷沙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东濮凹陷沙三3-4亚段可划分为两个Ⅲ级层序,每个Ⅲ级层序都可划分为低位体系域、高位体系域.湖侵.湖退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低位三角洲沉积体系、低位扇沉积体系、千盐湖沉积体系.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高位三角洲沉积体系、高位湖底扇浊积砂沉积体系、辫状河沉积体系-浊积砂沉积体系.湖侵-湖退体系域主要发育湖泊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辫状河沉积体系、湖退-湖进三角洲沉积体系、滩坝沉积体系.低位三角洲砂体、低位扇砂体是油气勘探最有利的砂体,其次是高位三角洲砂体、高位湖底扇砂体、辫状河砂体、扇三角洲砂体.  相似文献   

3.
在勘探程度低、结构复杂的陆相湖盆中,单纯依靠地震相分析沉积相的方法很难形成从源到汇的系统性认识。文中尝试将"源-渠-汇"耦合的思想运用到陆相湖盆沉积体系研究中,通过运用古地貌、古水流、层序地层、地震相分析等手段,从成因角度全面分析沉积物来源、输送渠道和沉积形式,并形成相应的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逐级深入的分析方法。基于二维地震资料,总结出了开平凹陷文昌组长轴方向沉积相演化规律:早期,各次洼分隔,发育近源沉积扇体;中期,水体连片,开平主洼成为沉积物汇聚中心,发育中深湖相沉积;晚期,来自西部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在开平主洼广泛沉积。依此判断,开2构造带文昌组储盖条件良好,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4.
始新统文昌组半深湖相烃源岩分布及规模是开平凹陷油气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区域沉积背景为基础,利用孢粉组合与地球化学指标判断文昌组沉积环境;利用岩心、薄片、测井和地震资料,类比陆丰凹陷文昌组沉积相,分析开平凹陷文昌组沉积特征;基于地质认识,利用多属性神经网络方法,预测文昌组半深湖相空间分布。研究认为,开平凹陷文昌组为河流-湖泊沉积环境,气候温暖略干,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滨湖、浅湖和半深湖亚相,建立起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相模式;利用有监督的多属性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方法,预测半深湖相从文六段沉积时期开始发育,文五段持续扩张,文四段规模达到最大,到文三段时期半深湖相萎缩,文一—二段则不发育半深湖相。其中开平凹陷主洼在文四段半深湖面积达166 km~2,体积达98.6 km~3,推测主洼东部及东洼也有半深湖相发育。  相似文献   

5.
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发育的滩坝沉积主要有砾质滩坝、砂质滩坝和碳酸盐岩滩坝。滩坝的形成与物源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受物源类型、物源供应强度及水动力等的综合影响。东营凹陷各地区滩坝的宏观分布特征与微观沉积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在详细分析沉积特征的基础上,认为东营凹陷主要存在基岩-滩坝沉积体系、正常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和碳酸盐岩滩坝沉积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三角洲沉积体系与沉积模式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为陆相碎屑岩沉积,其中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湖泊扇三角洲体系和湖泊三角洲体系2类.湖泊扇三角洲体系主要见于上侏罗统遂宁组、莲花口组地层之中,由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前扇三角洲亚相构成.湖泊三角洲体系主要分布于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等地层中,有长轴三角洲和短轴三角洲2种类型,包含的亚相有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的沉积模式有2种,即冲积扇-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模式及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模式.   相似文献   

7.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贝尔凹陷下白垩统地层进行划分和对比,建立了等时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不同级别层序界面的特征。对沉积体系的研究表明,不同沉积期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和配置关系有明显区别。SQt-SQn_2层序为断陷湖盆型层序,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滨浅湖等沉积组合;SQd_1- SQd_2层序为断坳期半深湖-深湖盆层序,发育三角洲、滨浅湖、浅湖和半深湖等沉积组合。不同层序发育期各次级构造单元的分布决定着特定沉积相带的展布,沉积体系域的沉积相构成也有变化。贝西次凹中部洼陷带、贝西次凹西侧的反向同沉积断裂或古斜坡坡折的下斜坡带以及贝南次凹是后期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8.
陡坡型和缓坡型扇三角洲及其油气储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陆相箕状凹陷,特别是凹陷的短轴陡岸区,扇三角洲十分发育.通过对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冷东-雷家地区沙河街组的沉积学、地震地层学和测井地质学的研究,识别了两种类型的砾质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即陡坡型扇三角洲和缓坡型扇三角洲,并对两类扇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储层意义进行了阐述.这一研究为陆相箕状凹陷断坡带的油气勘探和油藏描述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吐哈盆地台北西部中侏罗统三间房―七克台组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吐哈盆地台北西部主要勘探目的层系中侏罗统三间房―七克台组沉积相类型与特征、沉积相模式及沉积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间房组―七克台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2种沉积相类型,并存在5种微相组合模式;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在盆地短轴方向凹陷西部的湖岸缓坡带,主要微相是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滩砂、泥滩等;从中侏罗统三间房期至七克台期,研究区整体表现出湖域逐渐扩大、湖水变深的过程并发育了呈下粗上细旋回的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还探讨了沉积相带与油气聚集的关系,认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及前缘席状砂等沉积微相是研究区较好的油气聚集场所,是今后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地震、测井及录井资料,恢复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时期莱州湾凹陷构造-古地貌特征,分析构造-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沙三段沉积时期,莱州湾凹陷可划分为8个构造-古地貌单元,包括东部断坡带、东北斜坡带、北部斜坡带、西部斜坡带、南部斜坡带、中央凸起带、北部洼陷带和南部洼陷带,西部和南部斜坡带存在明显沟谷.受构造-古地貌控制,沙三段沉积时期莱州湾凹陷的东部发育扇三角洲,西部和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主体发育部位明显受次洼的控制.受东部断坡控制形成的扇三角洲砂体,受西部和南部缓坡及沟谷控制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特别是受西部缓坡控制在北部洼陷发育的大型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图7参17  相似文献   

11.
在深入分析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西南部边缘Y1井油气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PetroMod软件开展了该区油气地质及地球化学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仅始新统流沙港组二段暗色泥岩达到较好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标准,但其成熟度较低,尚未达到成熟生烃门限。迈陈凹陷总体上地温场偏低,综合判识确定其成熟生烃门限为埋深2 600 m,比涠西南凹陷及乌石凹陷始新统烃源岩成熟生烃门限明显偏深。由于Y1井未处在生烃凹陷成熟烃源岩有效生烃灶供给范围内,故其不能获得充足的烃源供给,乃至在其局部构造及圈闭中富集成藏,而最终导致Y1井钻探圈闭为无油气聚集的空圈闭。因此,研究区今后应重视寻找古近系烃源岩有效供烃系统之内的有利区带及圈闭目标,以期获得商业性油气勘探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陆坡区含油气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陆坡区的沉积凹陷积厚、面积大,但勘探程度低,是油气勘探的新区。本文根据有限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认为,该区存在始新统、渐新统和中新统三套生烃层,广泛分布有三角洲、生物礁、低水位扇、盆底扇、海底水道砂等大型储集体,还发育了面积较大的披覆背斜、挤压背斜、古潜山、地层超覆等圈闭,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笔者从分析含油气系统入手,论述了研究区的成藏条件,以展示了良好的含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深水西区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证实深水区具备良好的烃源和油气成藏条件。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烃源岩规模及生烃潜力、油气成藏机制及分布规律、下一步勘探突破领域依然不是很清楚。针对上述关键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地球化学与地质分析方法,开展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烃源条件与油气成藏机制研究,进而指出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下一步有利的油气勘探突破领域。研究认为: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深水区发育始新统湖相、渐新统崖城组海陆过渡相及半封闭浅海相2套3种类型的烃源岩,其规模大、热演化程度高,生烃潜力巨大,为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天然气勘探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但深水西区与深水东区油气成藏机制存在一定差异。深水西区乐东_陵水凹陷中央峡谷周缘上中新统轴向水道、海底扇岩性圈闭带和陵水凹陷南部斜坡古近系/潜山圈闭带以及深水东区的宝岛凹陷宝南断阶带、长昌凹陷西部环A洼圈闭带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突破领域。上述成果对于解决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天然气勘探瓶颈问题、指明下一步勘探突破方向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勘探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惠陆油区具有3个经油气勘探证实的含油气系统,分别是惠西、惠东、惠中北含油气系统。惠西与惠东含油气系统烃源岩为始新统文昌组中深湖相;而惠中北含油气系统烃源岩为下渐新统恩平组煤系。惠陆油区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存在2种类型即:古近系半地堑洼陷自源型油气运聚成藏模式与三角洲砂岩及生物礁外源型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前者油气运聚成藏的主控因素,主要取决于半地堑洼陷内生烃灶充足的烃源供给、优质储盖组合及圈闭的良好配置。这种油气藏分布于半地堑洼陷之内,具有自生自储近源运聚成藏特征,由于此类油藏埋深较深,深部储层物性优劣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后者油气运聚成藏主控因素,则主要取决于富生烃洼陷及其附近的油源断裂和输导砂体及不整合面组成的复合运聚疏导体系与浅层不同类型有效圈闭的连通配置和相互衔接耦合。  相似文献   

15.
A REVIEW OF HYDROCARBON HABITATS IN BANGLADES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ngladesh, with approximately 25 trillion cubic feet (TCF) of gas initially in place and 15.52 TCF of initial recoverable reserves, and an average success ratio of 3:1, has emerged as a new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frontier. The country occupies the major part of the Bengal Basin and is essentially located in a convergent-margin basin that owes its origin to the Early Cretaceous rifting of the Indian Plate away from Antarctica, the formation of the Indian Ocean (part of Palaeo-Tethys), and ultimately the collision of the Indian Plate with the Eurasian Plate. The Bengal Basin is filled with approximately 20km of mostly Tertiary siliciclastic sediments comprising a spectrum of facies including deep- to shallow-marine, deltaic and fluvial types. The presence of thick sequences of reservoir-quality sandstones coupled with organic-rich shales, and of different kinds of traps including broad anticlinal structures, makes the basin highly prospective fo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Of the exploration wells (52 onshore; 12 offshore) so far drilled in Bangladesh, a total of 22 reported commercial discoveries of natural gas from sandstones in the Miocene-Pliocene Surma Group. The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older sequences, especially the Eocene Sylhet Limestone and the Oligocene Barail Group, are not adequately known at present. However, initial indications (e.g. the presence of suitable source rocks, high-pressure zones, "dim" and "flat" spots and velocity sag in reef complexes in the Sylhet Limestone) tend to favour the hydrocarbon prospectivity of these sequences.  相似文献   

16.
东海盆地丽水西凹陷含油气系统与油气勘探目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亮  王毅  金强 《石油实验地质》2001,23(4):368-372
丽水西凹陷位于东海盆地台北坳陷西部,烃源岩、储集岩均属于下第三系明月峰组(E1m)和灵峰组(E1l)泥岩和砂岩.该凹陷被石油地质学家一致认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远景.作者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对其进行了全面分析,划分出深部E1y-E1l油气系统和浅部E1m-E1w复合油气系统,探讨了烃源岩生排烃与圈闭发育期的匹配关系,油气运移方式及通道,提出了油气富集规律以及油气的勘探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发育大型三角洲体系,形成了两套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并发育多套油层。勘探实践证明: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受延长组生油凹陷的控制,三角洲储集砂体是形成大型油田的物质基础,次生浊沸石溶解在低渗透背景上形成相对高渗区,储油砂体上倾岩性变化构成隐蔽性岩性圈闭遮挡条件,形成的三角洲油藏具有规模大、工业产层多、油气资源丰富的特点。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石油成藏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出岩性油藏的成藏特征及勘探方法,深化和丰富了岩性油藏勘探理论,推动了陕北地区三角洲油藏的勘探步伐。  相似文献   

18.
辽河西部凹陷滩海地区古近系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辽河西部凹陷滩海发育3个含油气系统,多个含油气系统在其形成过程中共享某些成藏地质条件,构成一藏多源、一源多藏的古近系复合含油气系统。通过对含油气系统静态要素和动态作用过程的描述,认为古近系复合含油气系统油源充足,成藏条件匹配良好,油气资源丰富;东营组、馆陶组沉积时期和明化镇组沉积末期是复合含油气系统油气成藏、运聚的关键时刻,决定了油气生-运-聚高峰、圈闭形成和油气保存。系统内发育3类圈闭组合带,即潜山披覆型、陡坡型和缓坡型复合圈闭带,油气充注后形成相应的复合油气聚集带,发育特有的油气藏类型组合。今后应以复合油气聚集带的理念为指导,加速该区的油气勘探。图4参19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东濮凹陷的盆地结构、断裂活动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开展了地震资料解释、非地震物探资料分析、钻井岩心和测井曲线分析。结果表明:①东濮凹陷古近纪盆地具有多断、多凸、多洼的结构特征。始新统沙河街组沙四段沉积期为单断湖盆,湖平面宽广,形成了一套优质烃源岩,为三角洲、浅湖—半深湖沉积,局部见深湖沉积。②沙三段下亚段沉积期以“多凸—多洼”构造样式为主,湖盆中心向西迁移,生烃层段较沙四段有所变化,为三角洲、浅湖、半深湖和深湖沉积。③沙二段上亚段沉积期继承性发育多洼构造,湖盆萎缩,生烃潜力变差,卫东—文东断层系开始发育,导致东部的洼陷区沉降幅度加大,烃源岩快速成熟。④断层活动频繁期,断距大的区域发育优质烃源岩,邻近烃源岩的近洼带发育的三角洲前缘砂体、滩坝砂和浊积砂均是良好的储集层;早期形成且长期活动的二、三级断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因此,可以判断柳屯洼陷和濮卫洼陷的浊积砂岩油气藏与马寨洼陷沙三段的上倾尖灭型油藏均为未来勘探挖潜方向。该研究成果对东濮凹陷的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辽河滩海地区的生排烃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河滩海地区西起葫芦岛,东至鲅鱼圈连线以北,沙河街组三段和一段分别为该区的主力烃源岩和储层.根据本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资料,参考邻区的部分参数及专家意见,进行的生、排烃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区内主力生烃层为沙河街组三段,次为沙河街组一二段,平面上以盖州滩洼陷、海南洼陷和清水洼陷为主要生烃中心,以海南次洼和锦州9-3南次洼为次要生烃中心.模拟区的东部凹陷生油兼生气,西部凹陷以生油为主,东营组时期进入生烃高峰.排烃高峰期始于东营组一二期.一直持续至今,排油中心与生烃中心吻合,但排气强度略有区别,东部凹陷的排气强度高于西部凹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