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对塑钢门窗制作;安装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加钢衬的塑料(PVC、U—PVC)窗用量增大,但由于设计、施工单位均未进行抗风压计算,一些标准、通用图又存在料型单一,中横框未予计算,边梃仍需计算和未计瞬时风作用系数等问题而难以实用。因此,有的造成窗的安全度不足,有的造成样窗多次试验达不到抗风压要求。为此,作者编制了一张塑钢窗计算用表(表1~5),  相似文献   

4.
5.
6.
塑钢窗以其优良的耐久性、保温性及低廉价格被广泛使用,由于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发现了一些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7.
塑钢窗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定一个典型的住宅户型,用标准中规定的塑钢窗冷风渗透量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几个城市典型户型冷风渗透热负荷占总热负荷的比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示踪气体法对塑钢窗冷风渗透量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塑钢窗单位长度渗风量的范围.通过对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认为该计算方法符合实际,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田卫忠 《四川建材》2011,37(1):6-6,8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提高,塑钢窗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塑钢窗与钢窗、铝合金窗、木窗的工程特性相比,不仅拥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性能,还具有气密性、抗风压性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因此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塑钢窗具有独特的性能,本文对塑钢窗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风是决定人健康、舒畅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室内空气的更新及对温度、湿度的调节,对人体起着有益的影响。专家介绍,通风是遏制“SARS”病原体传播最为简单有效的途径。家庭环境的洁净首先要保证通风换气,现在的天气越来越暖和,即使在中午和下午长时间地开窗也不会对屋里的温度造成什么影响,所以可以把经常开窗作为家庭保持清洁的一项措施。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博士、内科副主任医师耿庆山最近综合医学同行及个人研究指出,通风透气对防治很重要,致病微生物一般只有在空气中积聚到一定的浓度时,才会有传染的危险,所以保持空气的流通是相当重…  相似文献   

11.
刘学军 《工业建筑》2006,36(Z1):309-310
分析并讨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计算中,易忽视和出错的三个问题,它们是受力钢筋净间距、钢筋选用、保护层厚度与钢筋截面积的关系问题,对设计由粗放型向节约型、集约型转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玻璃钢板材加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玻璃钢板材的本构关系的研究,获得了玻璃钢板材的基本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对粘贴有玻璃钢板材的钢筋混凝土T形梁进行静力试验,得出了玻璃钢板材对提高梁受力性能的贡献,并与钢筋混凝土梁及粘钢加固梁做一对比。应用程序进行计算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本文为玻璃钢板材加固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型钢混凝土梁变形的特点与影响因素;然后用材料力学原理建立梁变形计算公式,将型钢混凝土梁变形的计算归于截面刚度的计算并介绍了两种关于型钢混凝土梁截面刚度的计算方法;最后就一具体算例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纤维增强塑料筋锚杆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纤维增强塑料(FRP)筋锚杆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是目前国际土木工程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介绍了锚杆材料的发展,讨论了纤维增强塑料筋锚杆的组成、生产工艺和这种锚杆的优点及其工程应用,并对纤维增强塑料筋锚杆锚具的设计问题也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在钢筋钢纤维增强部分混凝土梁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理论分析 ,探讨钢纤维对正截面抗裂的影响 ,研究与普通钢筋混凝土计算理论相衔接的钢筋钢纤维增强部分混凝土梁正截面抗裂的计算方法 ,提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对由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构成的平板网架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钢网架进行了对比,为CFRP材料在大跨度空间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纤维增强塑料锚杆锚固性能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建立的纤维增强塑料锚杆在岩土体中的粘结锚固基本方程为基础,结合纤维增强塑料锚杆的连续光滑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式,提出了纤维增强塑料锚杆锚固性能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并通过与FRP锚杆锚固试验结果对比确定有关参数。将数值计算结果与锚固试验结果以及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粘钢加固框架节点与碳纤维加固框架节点方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余琼  陆洲导 《工业建筑》2003,33(12):77-80
介绍了粘钢加固框架节点和碳纤维加固框架节点的方法 ,并对两者在承载力及抗震性能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汤昱川  叶列平 《工业建筑》2001,31(12):33-36
根据钢骨混凝土构件受力分析的一般叠加法 ,分析了钢骨混凝土梁正常使用阶段的内力分配规律 ,推导了其抗弯刚度计算的内力分配法。该方法概念清楚、计算简便 ,且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SRC)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国良  文双玲 《钢结构》1999,14(4):22-25,34
基于平截面假定,根据截面中型钢所处的位置不同.建立了包含型钢和混凝土应变比βa(反应型钢屈服程度)的实腹式SRC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和相应验算条件及中和轴的界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