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韩爱荣 《石油化工》2005,34(Z1):847-850
主要介绍了使用荧光指示剂吸附色谱法、近红外光谱快速法、多维气相色谱法的测定原理及3种方法在测定汽油族组成中的应用,并对3种方法测定同一试样的结果进行了比对,找出各种测定方法容易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分析对策.  相似文献   

2.
多维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族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波 《石化技术》2003,10(4):46-51
介绍了南化学工作站控制的Reformulyzer专用多维气相色谱分析系统。利用该系统,根据试样性质和分析要求选择相应的分析模式,对汽油中的正构烷烃、异构链烷烃,正构烯烃、异构烯烃、环烷烃、不饱和环烯烃、芳烃组分和含氧化合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甲基叔丁基醚含量对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汽油族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顾洁  王艳斌  袁洪福  陆婉珍 《石油化工》2005,34(12):1208-1211
建立了快速分析汽油族组成的近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汽油近红外光谱随甲基叔丁基醚(MTBE)含量变化的规律,建立了不含MTBE汽油和含MTBE汽油的混合校正模型,评价了MTBE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校正模型预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TBE含量对汽油的近红外光谱的影响较大,随着MTBE含量的增加,汽油试样的近红外光谱向短波方向平移。混合校正模型的预测准确性不受MTBE含量的影响。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汽油族组成的结果与GB/T 11132—2002《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测定的结果一致。近红外光谱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在线分析。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一种采用具有多阀、多柱和吸附阱的多维气相色谱测定石脑油族组成的分析方法。通过5个阀对7根选择性不同的色谱柱进行准确切换控制,使样品分别进入不同的色谱柱中,分离出正构、异构烷烃,正构、异构烯烃,环烷烃,环烯烃和芳烃,然后利用程序升温,使各族组分再按碳数分离后进行定量分析。对标样的测定结果表明,组分质量分数可精确至0.01%,加标回收率为99.7%~108.6%,相对标准偏差为0.24%~1.40%。  相似文献   

5.
对分析汽油烃类族组成的PONA中的仪器参数、进样量、斜率灵敏度等因素进行探讨,并与FIA、MGC进行比对。试验表明,优化后的方法达到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多维气相色谱法测定油品的族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由化学工作站控制的PIONA专用气相色谱分析系统。利用该系统,可根据分析要求和样品性质选择相应的模式,对样品中C12以下(扩展PNA模式可达C15)的正构链烷烃、异构链烷烃、环烷烃、不饱和环烃、正构烯烃、异构烯烃和芳烃组分进行快速精确的分析。进样系统中的样品预切割装置(Prefraciontor)可将分析样品扩大到F.B.P为525℃的油品。  相似文献   

7.
刘馥  于丽萍 《广石化科技》2000,(2):51-53,47
以高效毛细管色谱柱将汽油中各烃类组分分离,采用程序升温保留时间法进行定性,给出各组分分析结果,随后按碳数(3-13)和烃族(烷烃、烯烃、环烷烃和芳烃)给出族组成分析报千,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毕延根 《石油商技》2001,19(6):41-43
介绍了柴油族组成分析的几种方法,即层析柱液相色谱法,荧光指示剂吸附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超临界色谱等,指出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SFC法适合于用柴油旋组成分析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立新 《安庆石化》1999,21(3):59-60,31
在汽油族组成分析过程中,根据不同种类的汽油色谱峰的特点,确定独自的参考峰系列,并对各个样品峰的保留时间进行预修正,降低分析对仪器及实验条件的要求,提高汽油组成定性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0.
11.
荧光指示剂吸附法测定汽油烃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邵波  谢怀忠  余学芬  金孝纯 《石油化工》2000,29(11):863-865
含催化馏份的车用汽油 ,烯烃含量大 ,用荧光指示剂吸附法不易测准汽油的族组成。经试验 ,找出了影响分析准确度的因素。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分析方法的实用性 ,同时提出对国际GB/T 1 1 1 32 -89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2.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芳烃抽提溶剂环丁砜中的烃类含量,回收率为93%~107%,贫溶剂和富溶剂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 02%和0 01%。与蒸馏法相比,该方法简便、快速,弥补了蒸馏法不能测出溶剂含有重质芳烃和热载体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重整汽油详细族组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采用近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重整汽油详细族组成 (C3~C+ 9链烷烃、C5~C+ 8环烷烃、C3~C7烯烃、C6 ~C+ 9芳烃 )的分析方法。试验表明 ,该方法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成本低 ,特别适用于中间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维色谱法测定含烯汽油馏分的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荷兰AC公司多维色谱仪测定了汽油样品的烯烃组成,研究了影响测定的因素,结果表明,烯烃吸附阱温度和样品的轻烯烃含量是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烯烃的穿透性随碳数的降低和烯烃阱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烯烃阱温度为160℃时,未观察到C5以上烯烃吸附效率降低。对C5烯烃,吸附阱温度高于130℃即可观察到明显穿透。烯烃阱吸附温度低于130℃,C11烷烃吸附明显,影响测定结果。国内催化裂化全馏分汽油样品的C5及C6烯烃含量较高且终馏点为200℃,必须采用二段分析模式测定烯烃组成,测定结果与荧光色层法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5.
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成品罐汽油的有关性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邵波  黄小英  王京华 《石油化工》2002,31(10):848-851
在标准方法测定数据的基础上 ,建立了厂内成品罐汽油的组成和性质的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 ,并用常规分析方法验正模型的准确性。实验表明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的准确性达到标准方法对测定结果的要求。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在 5min内快速、准确、简便地一次测定成品罐汽油的辛烷值、芳烃、烯烃、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根据烃源岩的热演化阶段、不同温度段烃类的含量和油气全烃色谱指纹特征来早期判断地下烃类相态的地球化学方法,达到了在钻探过程中经济、快速地进行地下储集层中烃类相态的早期预测的目的。这一方法耗时少,花费低,而且所需的原始实验数据容易获得,判识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把录井中获取的岩样在热真空下加酸处理,测定岩石中所含烃量,进而计算评价油气显示。酸解烃法经过两年的摸索、研究,现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技术、方法,经过数口井的试生产,证实它在油层评价上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作为新的录井方法,不失为有意义的偿试,有利于气测、热解等录井评价、解释结论的相互对比、印证。  相似文献   

18.
支菁  乔林祥  李正文 《石油化工》2004,33(2):166-169
采用HPAl2 O3/Na2 SO4 PLOT ( 50m× 0 32mmi d × 8μm )毛细管色谱柱对高纯 1 -丁烯中的微量烃类杂质进行了气相色谱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该色谱柱能很好地分离 1 -丁烯中的C1~C4 烃类杂质 ;使用液相进样阀液态直接进样可保证试样不失真 ,测定结果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汽油中烯烃、芳烃含量对尾气排放、蒸发排放以及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汽油组成对排放的影响与汽车技术紧密相关。在别克和桑塔纳2种车型上,降低汽油中烯烃含量对尾气排放的影响趋势不同,对别克车降低烯烃含量,排放升高;而对桑塔纳车降低烯烃含量,排放减少;汽油中芳烃含量对2种车型的排放以及燃油经济性的影响较大,且影响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