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国是世界上优质山羊绒的主要产地,山羊绒制品可谓天然纤维中的纺织佳品,然而在山羊绒精纺过程中所落下的超短纤维,不但细度细、而且质量好,只因为长度太短,致使纺纱困难而作为下脚料另作它用,这是一种资源浪费。1997年,我们开始研究羊短绒纺织技术,即将羊绒超短纤维与可溶性维纶混和纺纱,织造后在水中加热,使维纶粘合于布料核心或全部溶解维纶,最终生产出拉伸佳、触感柔软的新颖毛织物———核心维纶粘合的双面羊绒织物和纯细羊绒织物。1 原料检测情况1.1 超短羊绒纤维羊绒超短纤维原料含油量为1.65%;平均细度为12.6μm,变异系数17.3;… 相似文献
3.
4.
分析细羊毛与羊绒纤维的组织结构、形态特点以及物理、化学特性,总结了传统光学显微镜法、扫描电镜法、染色法、溶液法等鉴别细羊毛与羊绒纤维的原理及方法,简单介绍高端的计算机自动识别法和生物芯片法,最后就所有这些方法的优劣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7.
为了改善羊绒织物易毡缩、易起毛起球的服用特点,以甲基丙烯酰胺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对羊绒纤维进行了表面接枝修饰,分析了纤维接枝率的影响因素,测试了接枝羊绒纤维的形态结构和主要性能,结果表明:得到不同增重率的接枝羊绒可采用浴比1:20、引发剂KPS用量1%,单体浓度为40%、反应温度为80℃、反应ph值为2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实现;接枝增重率为10%的羊绒纤维,在保持着完整的鳞片结构的基础上,纤维表面得到了一定的修饰,其力学性能略有提升,摩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缩绒性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8.
9.
10.
羊绒纤维通过交联剂(戊二醛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的架桥作用实现胶原蛋白在其表面的接枝改性。考察接枝过程中反应的时间、温度以及交联剂用量等工艺参数对接枝增重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改性前后羊绒表面化学成分变化进行分析,并对改性前后羊绒纤维的强力、上染百分率、白度、伤口愈合性及抗菌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交联剂与羊绒本体及胶原蛋白发生了开环反应,改性后羊毛强度和上染百分率均得到提高,其白度值基本不受影响。伤口愈合性和抗菌结果证明羊绒表面接枝胶原蛋白后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1.
细羊毛与羊绒纤维的鉴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分析细羊毛与羊绒纤维的组织结构、形态特点以及物理、化学特性出发,总结了传统光学显微镜法、扫描电镜法、溶液法等鉴别细羊毛与羊绒纤维的原理及方法。提出了对计算机自动识别法、生物芯片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主要研究采用激光纤维直径分析仪对羊绒(无毛山羊绒或分梳绒)纤维平均直径的测量,并且根据激光纤维直径分析仪法与投影显微镜法的测量结果,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以激光法替代投影法对无毛山羊绒纤维平均直径测量的校准关系式。而采用激光纤维直径分析仪对无毛山羊绒纤维平均直径的测量具备了对杂质、尘粒、乃至纤维的重叠和交错的辨别能力,能将其剔除而不进行测量,并且具有获取纤维直径分布多种数据和纤维含粗百分率、可纺细度、舒适指数之特点,具有测量速度快、劳动强度低、准确性好、精确度高之优点。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选用适当的比例的水溶性维纶纤维与羊绒纤维混纺,可以提高纺纱支数,降低成本。文章主要介绍了羊绒与水溶性纤维伴纺生产羊绒围巾,采用新的尝试在纺纱后去除维纶纤维,然后织造再进行后整理加工羊绒围巾,使围巾获得丰满的手感,弹性十足,悬垂性好。 相似文献
18.
19.
羊绒与羊毛纤维表面形态的图像处理与识别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分析了羊绒和羊毛的表面鳞片形态特征 ,综合利用灰度差值、模板代换、边界搜索、轮廓跟踪、拐点分析等一系列图像处理和识别的方法 ,对羊绒和羊毛表面鳞片形态进行处理 ,提出了鳞片内外 2个方形因子的指标 ,对羊绒纤维实现了自动的识别。 相似文献
20.
彩棉纤维玉米纤维羊绒纤维混纺针织纱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开发出彩棉纤维玉米纤维羊绒纤维混纺针织纱,在各原料的性能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采用条混的工艺流程.针对不同纤维采用不同的清棉及梳棉工艺,并条工序合理设置牵伸工艺,粗纱工序防止意外牵伸,细纱工序控制成纱条干与强力,使该品种生产顺利,成纱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